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经济时代我国特大城市发展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吕拉昌 《人文地理》2004,19(2):17-21
新经济的发展将会全面提升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本文认为,新经济对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有: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促进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创新环境--生产服务业发展。在新经济推动下,建立有效的知识通道将成为我国特大城市空间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知识源的选择、知识传导的路径及通道,知识使用地的吸引构造以及与软要素构成创新环境的规划、协调、共生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巨型区域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过程,提取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的城市经济、物质空间和人口空间因子。研究发现:①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经历"单中心"向"双中心"的演变过程,并开始呈现多中心网络化趋势;②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经历缓速演变、加速演变和转型演变三个阶段,效率由低级向中、高级形态变化;③从全球化、区域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分权化等维度来解释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和效率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建议从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空间均衡和加强资源环境协调等角度引导珠三角空间组织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清明  陈启宁  徐建刚 《人文地理》2000,15(1):39-42,65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规划用地中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研究;文中还就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介绍了其规划中的公平性问题处理的成功经验,最后强调了城市规划中对规划公平问题重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遗存县治"是县级行政区划变迁的政治(行政)聚落遗存。论文以浙江省为例,在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分析了"遗存县治"遗存特点,认为"遗存县治"是中国传统政治(行政)文化和城镇规划思想的重要载体,即作为曾经的中国古代地方基层政治(行政)中心,遗存了丰富的地名遗产,保留了古代基层行政文化,反映了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保留了较好的传统政治(行政)城镇格局,仍能与周边山水环境融为一体,是中国(东方)农业文明背景下的聚落遗存代表,拥有较高的遗产价值。加强对"遗存县治"类小城镇的学术研究是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为我国历史城镇遗产特别是历史小城镇遗产的申报提供了案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0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析了多层尺度下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以地级城市为载体的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化。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机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和城市尺度上非均衡分布较为显著;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和明显的位序关系;由船舶代理企业组织构成的四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与宁波)现已成为空间组织网络主干联系的中心节点。同时,传统“T字型”主干区正在向外扩展,区域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宏观背景、区域机制与企业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6.
杨琳艺  蒋梦菲 《旅游纵览》2016,(4):308-309,311
我国是一个佛教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许多城市中都有传统的佛教寺庙,然而这些城市中的传统佛寺由于修建年代较早,其建筑院落大多破旧损坏,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之下已经与佛寺周边环境渐渐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体现在城市功能、城市交通、景观及规划等多方面,许多传统佛寺已经在城市的逐渐发展之下受到"挤压",所以目前对这类佛寺片区进行规划改造建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过相关的理论研究却几乎很少。因此本文以现代城市发展下的传统佛寺为研究对象,对其片区规划建设、佛寺周边的景观设计思路及景观设计手法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功能及其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区域日益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多中心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形态,它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或者工具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关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城市和区域空间研究的一大热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对多中心城市区域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多中心城市区域内涵和定义、多中心城市区域测度方法、多中心城市区域演进,以及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孙群郎 《史学理论研究》2013,(1):106-118,160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乃是当代欧美主流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些理论在美国的应用导致了郊区的低密度蔓延和中心城市的衰败。20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城市规划学界对主流规划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批判,美国的新城市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这一运动对于克服郊区的蔓延和中心城市的衰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城市主义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而同样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加强了对城市的合理规划工作,以保证人们能够拥有优质的生活环境。竣工测量是城市规划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其测量成果必须具备客观性、真实性,以保证为建筑工程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文章就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建筑物竣工测量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方面规划建设的需要,对居民活动的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及城市规划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研究居民活动的方式。本文通过新浪微博平台提供的API接口,采用Ajax技术抓取包含时空信息的西安市微博数据,运用Arc GIS10.1中的热度分析工具,以可视化的表达形式揭示出:西安市居民夜间活动在大尺度范围内与城市的区域定位、居民结构及活动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本文采用微博数据来研究居民活动的方法为研究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自1980年代初以来,管治(Governance)思潮已经在西方社会汹涌澎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受到其巨大冲击。在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在众多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中取得一致的认同,这有赖于对管治的认识与理解。作为管治重要理论之一的元管治(meta-governance)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规范化的自组织协调机制--元管治的探究,试图以元管治为理论基础建立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从而在规划决策中发挥持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城市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文波  刘晓霞  王竹 《人文地理》2004,19(4):55-58,81
本文以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和启示为目的,探索性的从社会历史视角分析了导致美国城市蔓延的原由,并述评了美国各界针对蔓延问题引发全面反思,和在规划界形成的目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聪明增长"、"新都市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等新规划思潮、主张及其反对者的批判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以"前车之鉴"谋求可持续发展,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空间模式的关键点:①警惕蔓延;②完善城市交通格局;③挖掘"单位制"的新生命力;④促进混合高强度土地利用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论城镇群体空间的组织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催动及交通、信息条件的支撑下,城镇群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现象。文章介绍了西方国家城镇群体空间的典型调控模式,分析了市场力量与规划调节力量在其空间组织调控中的作用,并提出城镇群体空间的组织调控是一个准市场行为的观念,以期对中国的相应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朝阳  华智 《人文地理》2011,26(1):105-108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破解我国城市交通困境的唯一方法,是建立"两型"社会的科学要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香港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历程、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视角,归纳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即从中心区走向市域、从道路走向轨道、从线网拓展走向服务提升、从行政干预走向法制保障、从环境污染走向环境友好。并针对我国城市公交发展现状,从社会人文、城市规划、科技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公交城市、持续发展、系统协调、科技引领、体制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交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选取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存在的旧城更新、工业用地置换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空间重构的重点领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空间调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广场人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广雄  朱国传 《人文地理》2005,20(1):75-77,36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哲学和文化思潮,已渗透到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引发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人文化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广场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应是构建后现代公共行政制度,加强对广场建设的控制与引导;适应人体尺度和人口规模的需要,合理建设城市广场规模;注重功能多样化和布局系统化;突出广场个性与特色,坚持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并举的理念,建设体现浓厚人文关怀的城市广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Functioning public spaces, as ‘publ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arenas of citizen discourse, affect not only the citizen's quality of life, but are also indispensable infrastructure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This article offers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Iranian women's usage, feelings, and preferences in public spaces in present-day Tehran by not simply importing Western theories that sustain distinc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omen, but instead by hearing women's stories. This article raises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gender identities, the politics of space, and design of these places. Meidan-e-Tajrish, Sabz-e-Meidan, and Marvi Meidancheh in Tehran accommodate an ethnographic visualization of gendering space. The process by which Iranian women attach symbolic meanings to those public spaces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dentities and space politics. The contrasting urban locations, different design styles, and distinct social activities provide an excellen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elected public spaces. Findings suggest caution in using gender as an essential category in feminist geography research to better represent the diversity of experiences in public spaces. Binary categorization of modern versus traditional, secular versus religious, public versus private, and male versus female in urban studies should be carefully validated as Iranian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challenge the homogenizing Western theories, particularly the predominant critics of modern public spaces in North America. The research process also highlights the benefits of geo-visualization in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identities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城市犯罪中的公共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发曾 《人文地理》2003,18(3):8-12
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犯罪案件,数量大、类型多,造成的危害往往波及整个城市社会和公众,对公共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委实是城市犯罪防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工程。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种空间特性,指出公共空间功能面向的广泛性、人员物资的流动性、空间结构的开放性和空间归属的无主性等是造成大量空间盲区的重要原因。根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不同,本文将公共空间分为封闭型、相对封闭型和非封闭型等3种类型,并分门别类地阐述了综合治理各种公共空间盲区的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Jeff Ferrell 《对极》2012,44(5):1687-1704
Abstract: The consumerist economies of the late modern city, in combination with contemporary models of urban policing, operate to close down the public spaces of social life. In response, social groups dedicated to democratic urbanism utilize anarchic tactics of “dis‐organization” and direct action to reopen public space and to revitalize it with unregulated activity. Complicating and animating these spatial conflicts is the issue of drift. On the one hand, consumerist economies and contemporary policing strategies exacerbate urban drift, spawning the very sorts of spatial transgression they seek to control. On the other hand, many of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s that battle for open space and alternative economic arrangements themselves embrace a culture of drift, and explore drift for its anarchic and progressive potential. In this context drift can usefully be investigated as an emergent form of epistemology, community, and spati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20.
D. Asher Ghertner 《对极》2012,44(4):1161-1187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rratives through which associations of private property owners in Delhi depict slums as zones of incivility and “nuisance.” In tracing how this “nuisance talk” travels into and gains legitimacy in popular and state visions of urban space, the paper shows the role of discourse in justifying and enacting exclusionary urban imaginaries. As a lay term, nuisance is widely used to identify forms of aesthetic impropriety. But, as a primary ele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 nuisance operates discursively as a catchall category allowing diverse private grievances to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welfare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widening depiction of slums as nuisances hence reworks the public/private divide, inserting once local codes of civility into the core of public life. By examining how nuisance talk circulates between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s, the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the paper shows how slum demolitions have become widely read as a form of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