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搜神记》向为世人所重,近十几年有多种新整理本问世.汪绍楹校注本以精审著称,成为后出各本的底本、参校本、但汪本可商之处不少.吴金华、张觉及笔者发表了多篇校补性的文章。今又续得若干条.集为一篇。本文虽是讨论《搜神记》整理本中存在的词语考释、校勘、标点等问题.但也约略可见古籍整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战国竹书《郭店楚简》,有几点心得,撰成此小文,供大家参考。(一)《老子甲本》:“人多智,而何物滋起。”(第30—31简)何物,“何”字释文原作左边一“奇”字,右边一“戈”字,释为“奇”字。李零先生《郭店楚简校读记》①(以下引李零先生之说均出自此书,不再作注)则径直写作  相似文献   

3.
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方南生先生校点本《酉阳杂俎》是目前唯一一本既有校又有点的《酉阳杂俎》本子,也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酉阳杂俎》本子。但是此本在点校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诸如失校、误校、标点错误等方面的问题,本在参照脉望馆本、《学津》本、《津逮》本、《稗海》本的基础上,力求对方先生本子的校点作部分订补。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方志》2008,(4):48-48
校对基本方法有4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雠的基本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对校法。对校法的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  相似文献   

5.
《搜神记》向为世人所重,近十几年有多种整理本问世,近十几年有多种新整理本问巨,汪楹校注本以精审著称,成为后出各本的底本、参校本,但汪本可商之处不少,吴金华、张觉及笔者发表了多篇校补性的文章。今又续得若干条,集为一篇。本文虽是讨论《搜神记》整理本中存在的词语考释、校勘、标点等问题,但也约略可见古籍整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古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传世藏书本《方言》提出一点意见。该本是最新的《方言》点校本。整理者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式标点,使用简体字.对这部旧本错误很多的古籍进行校理.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其中仍有一些值得商讨的地方。第一.该本对前人成果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以致在校点方面出现了一些疏漏。第二,该本在校勘体例上未能一以贯之.以致出现了失校、误校以及改动底本而不出校记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唐兰 《文物》1961,(10)
老友傅君在二十多年前从琉璃厂古董商人手购得错金字青铜器残片一块,金色灿烂,作乌篆,书法秀美。我每一次到他那里,总请他拿出来赏玩一番,并临摹一本。最近他把残片捐献给国家,我又从文物编者那里看到了照片,因而为之记。这块残片一面有铭文五行,连残字,共四十七字。字多不可识,加以上下残缺,无从读通它的字句。从字体看,跟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九的(能阝)原钟与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目前非常通行的本子,由名家标点分段,但错讹不少.虽然多年来经众多学者撰文补正,但仔细校读之下,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现将标点有疑误的地方,略加考订.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9.
史历 《古籍研究》2002,(3):34-37
《韩集举正》又叫《韩举正》,是南宋方崧卿校理韩愈诗时做的校勘记。它是一部“独立完整的校勘专”,Ⅲ为两宋时期私家校勘记汇编的典范。作方崧卿,字季申,南宋兴化军莆田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85),卒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他长期任地方官,颇有政绩,喜读韩,  相似文献   

10.
读《水经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这次读《水经注》是用陈桥驿教授点校的本子,陈先生说“我所采用的底本是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本,……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殿本中,无疑是最好的本子”。最好的本子加上陈先生的点校,当然是现在通行最好的一种版本。不要说“校”,标点古书也并非易事。过去,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和《国学基本丛书》本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在合肥古玩城集市购得蚁鼻钱34枚,从中发现一枚阴文“两”字文钱,长14.1mm,宽8mm,厚2.6mm,重1.03g。其钱文“两”字与秦半两钱“两”字相近。钱面微凸,呈半圆状,质地青铜。上部尚存有浇铸柄,形制与普品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钱体无孔。其主要特征是笔划细如游丝,秦钱风韵十足。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宋文进先生,来信、来电话谈了他曾在朝鲜两江道惠山市购得金钱“阜昌重宝”和西夏文“乾祐宝钱”的情况,并附来照片:从照片上看,这两枚钱皆上浮绿锈.古香古色,轮廓规整.字文深峻,品相上好。在宋先生《朝鲜发现西夏文“乾祐宝钱”》一文中,也谈到了笔者的一些初步看法。进一步思考,觉得言犹未尽,叉对此二钱做了一些考证,兹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发表的张宏明《<金石录校证>标点辨误一例》,指出《金石录校证》卷十一“祖丁彝铭”中一段文字的标点有误,这段文字是这样的:“李氏名公麟,字伯时父,有《古器图》一卷行于世云。”张文认为应在“字伯时”下断句,“父”字当属下句,亦即谓《古器图》为李公麟的父亲所作。他认为虽然《宋史·艺文志》著录了李公麟《古器图》一卷,但“《宋史·艺文志》成书于元朝,赵明诚《金石录》为南宋时著作,故《艺文志》之《古器图》记载当系误引《金石录  相似文献   

14.
清女词人沈宛——纳兰成德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叶恭绰编《全清词钞》,第三十一卷收有女词人沈宛词二首,沈宛名下简介云: 字御蝉,浙江乌程人,纳兰成德室,有《选梦词》。近读钱钟书补订本《谈艺录》页,382亦言“纳兰容若妇沈宛有长短旬集,名《选梦词》”。然余向尝略考容若生平,未见其“室”或“妇”有姓沈名宛者,何也?  相似文献   

15.
《后汉纪》校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是《后汉纪校读琐记》、《后汉纪饺笺》的续篇,中对《后汉纪》校理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唐高宗时许敬宗编撰的诗文集《文馆词林》为一千卷的巨帙 ,保存初唐以前的文献极多。可惜宋代以后是书中土亡佚 ,仅留残卷于日本。日本出版的《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是目前收集残卷最多 ,版本最好的本子。2 0 0 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一书是对这一本子的整理与考释。此书学界期盼已久 ,它的出版嘉惠士林 ,功不可没。近读此书 ,发现标点、校勘上尚有可商之处。此书卷六九一“贞观年中与干乾长敕一首”有“交州重镇 ,控驭夷夏 ,二佐之任不易其人遂安公寿虽是宗室近亲”句 (第 40 8页 )。后半句《校证本》标点为“二佐…  相似文献   

17.
楚铜贝俗称“鬼脸钱”和“蚁鼻钱”。对于这两种称谓的含义及区别在泉界已得到共识。但对于“鬼脸钱”、“蚁鼻钱”及楚铜贝的其它字考证却众说纷纭,有解“贝”说,有“合”之说,也有“记地”、“记重”、“记值”等之说。虽然这些说法从某种角度上能作出一定的解释,但都不能对楚铜贝字的共性问题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在标点、校勘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就翻检中所发现的四则胪列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索隐:……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P.2505) 按:当标点作:“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司马贞的意思是说:《史记》上讲吕不韦是阳翟人。但《战国策》一书,却把吕不韦说成是濮阳人。除此之外,《战国策》上还有很多地方记载吕个韦的事迹与《史记》该传不同。标点者于“多”后断句,殊失注者语意。  相似文献   

19.
晋代干宝之《搜神记》,是我国古典名著,如今甚为畅销.现通行之校点本有二;一为中华书局1979年9月出版的汪绍楹校注本(到1985年已印三次,共316500册).一为岳麓书社1989年7月出版的钱振民校点本(1989年7月印12500册).前者“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见该书《出版说明》),后者“以明末《津逮秘书》本为底本,以《学津讨原》本参校,亦酌取汪绍楹先生校注本之长”(见该书《前言·附记》).今复取《津逮秘书》本(即明代胡震亨、毛晋同订的《津逮秘书》第十乙集中的《搜神记》,汲古阁藏版)与《学津讨原》本(即清代张海鹏校正的《学津讨原》第十六集中的《搜神记》,琴川张氏藏版)及有关典籍校读一过,发现汪校本、钱校本之文字皆有失误.其误虽不多,却亦值得刊正.特别是汪校本,印数既多,且为中华书局版,甚有权威,故贻误更甚,其勘误实刻不容缓.例如:  相似文献   

20.
三年垣上官鼎校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洛阳西工区一带出土的三年垣上官鼎[1],形制、字体均与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垣上官鼎相似[2],只是略小一些。其铭文“垣”字和“上官”等字方向差90°,两器全同,无疑是同时的制作。蔡运章、赵晓军两先生已对这件鼎做了很好的研究,现在其基础上略加补充,和大家商榷。凡两先生已论到的,这里不再重复。鼎上第一处铭文是器的藏用者所刻,其文字是:我在小文《荥阳上官皿与安邑下官锺》中计算过两器的校量铭文[9],均属韩人所刻,铭文记的“大”、“少”是实测容积比预定的容积大或小。三年垣上官鼎的校量铭文,当系魏人所刻,所记的“大”则是预定容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