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兵力部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前期的军队部署实行内外相制原则,京师兵力和其他地方兵力相等,以互相牵制。这一原则在宋神宗时发生变化,大部兵力分布在西北地区,而京师地区兵力不断减少,北宋末只剩数万。南宋前期,恢复实行了内外相制的兵力部署原则,临安地区驻兵最强,后期再次颠倒,重兵多在边防。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兵力部署在地域上都是重北轻南,南宋政府对南部内地的防卫尤弱于北宋。北宋的东线防御立足于兵,并不依赖黄河天险,重兵都在黄河以北;南宋重兵分布在长江沿线,对天险的依赖加强,但几乎放弃了边界的另一天险——淮河,表明其防御是消极的以守为主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诸伟奇 《安徽史学》2008,(4):120-122
谈迁《枣林诗文集》卷5有一篇《读朱文公集》。文中涉及南宋名臣李纲、赵鼎和另一位大臣吕颐浩的行为及朱熹对他们的评价。文章不很长,其中内容又未见历代研究朱熹者所论及,故迻录于下:  相似文献   

3.
<正>被参升官北宋大臣毕士安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名相,他有个不争气的女婿叫皇甫泌,依仗着岳父的权势为非作歹。毕士安曾多次对他劝戒管束,但皇甫泌依旧我行我素。无奈,毕士安决定将这一情况申奏朝廷,用国家的法纪来约束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婿。这一日早朝,毕士安  相似文献   

4.
多角罐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墓葬中,时代自唐至明多有出现。依其特点,可分为15型,从年代、形状观察,其角饰呈现出一种"简单有规律—趋于复杂—复杂无序—简单无规律—消失"的形态。多角罐可分为五期,第一期,唐末—北宋前期。第二期,北宋中期—北宋晚期。第三期,北宋末期—南宋前期。第四期,南宋中期—南宋末期。第五期,元明时期。  相似文献   

5.
《四川文物》2021,(4):85-94
2016年,在成都市区的十一街、羊市街先后出土了一批南宋时期的铭文城砖,通过释读铭文内容可知,它们是在宋宁宗嘉定十年至十一年(1217—1218年),受四川制置使司具体办事官员的监督和管理,由修城所负责,摊派于成都府下辖的新繁县、郫县、广都县等地砖瓦窑场烧制,并交付成都府城使用的。其动因或与当时金军在西线边境发动的大规模军事入侵有关,是紧急形势下采取的城防措施之一。北宋初年以来,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对地方州县的城墙修筑多持消极态度,但自北宋中期开始,这一情况有了明显改观。文献记录宋代成都的筑城活动共有六次,多集中于北宋至南宋初年,这批铭文城砖的发现,弥补了史料之阙漏,对于探索南宋中晚期成都的城市面貌和政治、军事状况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般提到“开元之治”,就会首先把目光集中在姚崇、宋璟、韩体及张九龄等一代贤相身上,大摆他们的事迹,但这些名相是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玄宗任用贤良的用人路线有什么特色?“开元之治”时期的宰相政治中又存在什么问题及玄宗主要采取什么策略对付这种问题?等等,尚很少看到有专门的文章论及。在这篇短文里,不可能对有关“开元之治”时期宰相政治中的方方面面都研究清楚,只就其主要方面略抒己  相似文献   

7.
人称江干南端的古柳浦、凤凰山一带有霸王之气。隋移州治于柳浦西,唐州治于凤凰山后,吴越立国于凤凰山下,北宋州治仍在凤凰山下,南宋建行宫于凤凰山东麓,在宋以前,这一带确实是风水宝地,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8.
正自北宋亡国至南宋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的这十余年间,南宋与金互派使者现象十分频繁,特别是南宋,一支支求和的队伍奔波于使金之途,一个个南宋官员冒险出使,前赴后继,络绎不绝。其中,宇文虚中就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宇文虚中在南宋以资政殿大学士、祈请使身份使金,结果被扣押。金人以高官厚禄招降,宇文虚中遂变节投降,在金廷服务达十七年之久。在金期间,他以才华和能力效忠  相似文献   

9.
正在北宋末到南宋初订立"绍兴和议"以前,宋、金一直处于战争的胶着状态,黄河南北、长江上下,一直被战火硝烟所弥漫,金国虽有胜,但少有完胜;南宋虽有败,但也不至于完败。而南宋之所以能与金军相持十数年而没有彻底亡国,这是因为有一大批爱国英雄在以匹夫之躯和志士之血阻挡着外族的侵略,是他们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汉民族的南宋政权,使之最后能保住半壁江山,苟延残喘。于是,后来的功劳簿上就有了岳飞、韩世  相似文献   

10.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贬谪海南8年之久的胡铨遇赦北归,离岛之际,他不是为自己脱离羁押欢欣雀跃,而是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了一首《哭赵鼎》,来怀念被秦桧构陷、与他一同落难海南、最后被步步紧逼至绝食自杀的宰相赵鼎,诗曰:“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公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留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出宋代桂林知州(府)共有134人,其中北宋63人、南宋71人,一般兼领广南西路的兵马钤辖、经略使以及安抚使。北宋时期桂州知州的籍贯以河北路为主,占17.4%;南宋时期以两浙路为主,占29.7%。知州的任职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共有36人,占可考人数的46.7%。北宋桂州知州的平均任期是2.31年,南宋静江府知府的平均任期是2.05年,比其他地方知州(府)的任期长,但都没有达到宋代知州(府)3年一任的规定。知州(府)离任后的去向,北宋时期以继续在地方任职为主,占知州总数的44.4%;宋室南渡后,以在朝中任高官为主,占知府总数的38.0%,从知州(府)离任后的去向可知南宋时期广西的地位比北宋时高。  相似文献   

12.
修内司窑的正名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瓷器生产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宫廷所需瓷器由官办瓷窑生产,简称为官窑。宋官窑创烧于北宋徽宗时期,南渡后,“袭故京遗制”重建官窑。据文献记载北宋官窑有汝窑、钧窑;南宋官窑有修内司窑与郊坛窑,凡四种。 近年来,因北宋的汝窑、钧窑,南宋的郊坛官窑等遗址的陆续发现,使宋代官窑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而对于南宋修内司官窑,由于缺乏对有关文献记载的研究,又因其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则往往被加以否定,故对修内司官窑及其产品的特征,目前尚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章楶,建州蒲城(今福建蒲城)人,北宋哲宗时历任环庆路、泾原路安抚使,主持西北军务,颇有战功,为"一时良将"。哲宗朝是北宋对西夏在军事、外交方面的战略转变时期,在元祐年间,章楶的防御战略抵御了西夏来犯,而绍圣、元符年间,他的进攻战略使得北宋军队大举反攻,拓边西北。本文对章楶在不同时期所陈军事战略以及具体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陶易 《文史天地》2013,(9):53-56
一、科场关节北宋时京师开封流传着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是称赞包公断案的不徇私情,公正廉明。但在北宋的科举考试中,关节之风却已见端倪。据《宋史·刘师道传》,师道之弟刘几道想举进士,但廷试已糊名,陈尧咨为考官,教几道于试卷中密为记号。擢第后事情泄露,刘几道被黜落,并永远取消了参试资格,陈尧咨也受到降职处分。周密《齐东野语》卷八也记载,南宋"蜀中类试,相传主司多私意与士人相约为暗号,中朝亦或有之,而蜀  相似文献   

15.
宜兴紫砂陶艺术发展到今天,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北宋到明代前期,是紫砂壶艺术的初创期。北宋欧阳修、梅尧臣、蔡襄、米芾等人都写过歌咏“紫瓯”、“紫泥”的诗词。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古窑址中,发现了早期的紫砂壶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其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烧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印证了紫砂壶创始于北宋的看法。但是,这种紫砂壶不是后来用于沏茶的茶壶,而是用  相似文献   

16.
<正>吉州窑是我国宋元时期著名的民间窑场,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可知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虽仍有烧造,但已渐趋衰落,明代中期又曾有过小规模的短期生产,随之便废弃停烧了。  相似文献   

17.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美帝国主义者与蒋介石集团勾结,假借"展览"之名,阴谋盗劫我国的大批文物,这对于蒋介石集团来说是卖国罪行,对美帝国主义者来说则是极其野蛮无耻的强盗行为.这批文物的一个部分——缂丝和刺绣,计有北宋缂丝仙山楼阁图册页,南宋沈子蕃丝缂花鸟轴,沈子蕃缂丝山水轴及北宋末南宋初刺绣白鹰轴共四幅,是现在台湾我国全部缂丝和刺绣中的精华.北宋缂丝仙山楼阁图,原是北宋宫庭装璜六朝隋唐以来诸家名迹的锦标,当时织造虽多,但流传出来的很少,因而在当时就已经非常宝贵,历宋、  相似文献   

19.
宋敏求分类编集、曾巩考次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北宋元丰三年晏知止主持刊梓于苏州。静嘉堂藏本为南宋初年蜀刻本,源自北宋苏州刻本,但静嘉堂藏完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残本存在微异。缪曰芑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影刻宋本《李太白文集》,所据底本是“晏处善本”,在字体、版心、讳字上与蜀本有异,体现的是北宋苏州刻本特色,宜是影刻苏州刻本,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平兴国禅院,北宋时建在今四川省达县城外,明末清初之际毁于兵燹。该院有大钟一口,为禅院主僧惠达集资购驮山(在今万源县城郊)之铁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