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埃尔南德斯(Carlos Miguel Pereira Hernandez),2006年10月至2011年7月任古巴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相似文献   

2.
2012年夏天.央视播映的大型革命史诗题材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其中对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早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刻画,引起我的关注。因为我于2004年夏天,在法国蒙塔日市开展民间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活动时.曾在该市政府的档案馆里挖掘出时年17岁的邓小平的居留卡。  相似文献   

3.
苏和(Here Ladsous,音译埃尔韦·拉德苏),1950年生于法国,父亲为法国海军军官,母亲为法律工作者。苏和毕业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法学系(中文、马来文专业),23岁即出任法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副领事.是当年法国最年轻的驻外官员。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苏和任法兰西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现任联合国负责维和行动事务的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梅兰芳、俞振飞两位大师,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后人很难企及。俞老生前多次对笔者谈及梅兰芳大师与他的结识和交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5.
蒙可 《世界遗产》2013,(6):30-37
法国葡萄酒的历史长达两干多年,香醇的美酒早已渗入法国人的血管里,成为法兰西的血液,并塑造了法兰西的绝世风情。  相似文献   

6.
1932年出生于巴黎的雅克·勒内.希拉克(Jacques Rene Chirac),从1995年至2007年间,一直担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相似文献   

7.
1920年1月17日,保罗·德沙内尔(1855—1922)当选总统入主爱丽舍宫,从而成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第10任总统。德沙内尔先天神经质,性情急躁,讨厌繁文缛节;他当选总统后,公务繁杂,应接不暇,开始谈话失常、举止古怪,最后发展到神经错乱,濒于崩溃,不得不在任职8个月后辞去总统职务。他任职期间最轰动新闻界的一件事是从火车上掉下来。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春天,笔者采访茅盾(沈雁冰)之子韦韬时.荣幸获赠到韦韬、陈小曼著《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书中有多处用黑色钢笔修改的痕迹。显然,这是韦韬的手边书,不知被他翻阅过多少遍.书中的错别字及不恰当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张结海 《世界》2006,(11):42-43
中国的电影中,人要飞檐走壁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可是西方的电影中,人要是想飞起来一定得有工具。超人是红的斗篷,蜘蛛侠是红色的蜘蛛服,金凯利是那个古代的面具。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老舍则是醉心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他们之间似乎不会有什么交集.即使抗日的烽火让他们流亡到了同一座城市——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然而,台静农先生珍藏的陈独秀致他的一百。四封简牍中,有五封提及了老舍。那么,陈独秀与老舍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自从近代民主革命爆发以来,比较盎格鲁—撒克逊民主和法兰西民主的异同便成了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在进行一番貌似客观公允的考察后,  相似文献   

12.
据白乐桑[Joel Bellassen)回忆,1973年首次到中国留学,“就像登上了月球,难得!”  相似文献   

13.
这座矗立在地中海岸边600米高岩石峭壁上的小镇,极富中世纪欧洲风情,石头砌成的房屋就凿建在两侧,倚望大海。每栋石头砌成的房屋都经过主人精心装饰,点缀着鲜花绿草。这仿佛是座空中小镇,沿着小路盘旋而上,向上看是深邃的天空,向外看是蓝宝石般的大海。这就是浪漫法兰西十大著名小镇之一,也是蔚蓝海岸最美的地方——埃兹小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红楼梦》研究学者何其芳,1912年生于四川万县;诗人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长何其芳7岁。两人终生的纯真友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传为佳话。臧克家与何其芳同为20世纪30年代登上文坛的青年诗人,神交已久。1932年,臧克家与何其芳先后在《现代》月刊上发表了诗作,当时何其芳的一首诗,是写爱情的  相似文献   

15.
战后法国的工人阶级与社会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坚 《世界历史》2003,4(6):23-35
法国工人阶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国内进行这方面系统研究的不多。本文着重分析战后法国工人阶级内部成分变化 ,指出工人阶级非产业工人化、职员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凝聚力 ,模糊了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界限。文章进而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指出工人阶级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完全改变工人自古以来的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是相对贫困化 ,第二是依附性 ,第三是缺乏安全感。最后 ,文章分析工人阶级的变化与社会冲突的关系 ,分析社会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缓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沈坚 《世界历史》2007,6(1):4-16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当前关于世俗化理论争论的梳理,说明法国世俗化问题的理论意义;第二部分,说明法国世俗化的特殊表现,强调了法国世俗化是一种非自然形式,是历史、理念、政治斗争交汇产生的结果,同时指出在西欧国家中,法国是世俗化表现最为激烈的国家;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法国天主教在世俗化之后的现代定位(包括组织定位、思想定位和文化定位),说明即使在法国被公认为完全世俗化的国度里,宗教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世俗化理论值得作出重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王鸿斌 《沧桑》2008,(3):45-46
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对法国和西班牙采取了合作或斗争的策略。政策的变化根本上取决于英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对外关系的调整则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在反对法国革命的过程中,伯克对卢梭的人格和政治哲学进行了严厉批评。他们的思想冲突根源于他们不同的个人命运、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特别是源自根本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从而导改革命和保守政治思想的歧异。卢梭崇尚自然状态,批判文明社会,否定现存的社会政治秩序,根据其社会契约论作出了乌托邦式的政治设计,在法国革命中引发了严重后果。伯克以维护英国光荣革命传统为使命,坚持有机的社会历史现,强调社会演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张一种权力平衡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权力滥用。伯克和卢梭的思想冲突反映出深广的思想和时代内涵。他们对民主这类重大政治问题的阐发和批评在今天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布尔吉(Robert Bourgi),恐怕是目前法国乃至全欧洲最热的新闻人物。他近日声称,多名法国前元首接受过来白非洲国家的政治献金。而他本人就曾经亲手负责传递那些装满现金的箱子。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到香港工作后,先后认识了3位法国学者:白夏(Beja)、潘明啸(Michel)和伊莎贝尔(Isabile)。当时白夏和潘明啸都存香港的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任职。这是一个由法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凡在法国高校攻读中阳学科的研究生都要到这里待上半年才能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