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广州“海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大航海世纪——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展”,5月16日在广州中山图书馆举行预展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电视台、报纸八家新闻单位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原海军中将张序三将军、郑和后裔郑自海先生、绿眉毛号古船的总指挥薛冠超先生、省立中山图书馆李昭淳馆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1999年2月底,台湾省慈济化志业《经典》杂志社总编辑王志宏先生和撰稿人李菁菁小姐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签定提供郑和宝船、宝船队和沿海名海船模型、塑造郑和像以及学赴台湾参加“郑和下西洋特展”活动的协议,双方即开始了紧张的筹备。6月初接到《经典》邀请函,开始了申请赴台的办理手续;撰写学术交流的稿并于6月底交稿;7日底船模装箱启运,8月中旬船运直航抵达展览现场。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推动和平外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由中国侨联、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主办,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支持的“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论坛”于2005年5月1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宾馆举行,论坛主题为:“热爱和平、睦邻友好、合作发展”。来自海外和全国各地从事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嘉宾共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出席了论坛开幕式,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致开幕词。出席论坛的还有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年周年。7月随着气温的上升,全国各地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的活动也达到高潮。7月4—6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组织,由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和江苏太仓召开。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6日,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成立。该会宗旨是:联合北京有关高校、学术研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和海内外有关人士积极开展纪念、研究郑和下西洋活动.致力于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资源和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和发掘郑和下西洋历史  相似文献   

6.
香港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郭迪扬先生历十二年心血完成的一部音乐巨作——民族交响曲《郑和下西洋》,并曾指挥香港中乐团于1991年6月7、8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演出,2002年4月20日在台湾台。北中山堂中正厅演出,2003年11月28日在马来西业槟城大会堂演出,预定2005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演出,为祝贺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致庆,这是谱写郑和下西洋的史诗之作。  相似文献   

7.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至少保留了180余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卫所官军的升赏情形,于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据此较为原始的档案,我们可以大致确定郑和下西洋三次军事行动的具体年份,较大程度上填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具体人名,获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主要来源,进而确定其部队性质。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阿瑜 《旅游纵览》2012,(7):61-61
<正>纵览微话题#航海日#人类的繁衍生息与海洋有着深厚的渊源。航海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中国的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  相似文献   

9.
郑闰 《郑和研究》2009,(2):62-64
近日,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正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各界反应强烈。因为,“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终于能让中国人民,让全世界人民知悉了解。问题在于,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既以郑和真人真事为题材,就得尊重郑和后裔繁衍至今的历史真实。然而,《郑和下西洋》的编剧朱苏进居住在南京市区,明知南京有郑和后裔,明知南京有“郑和研究会”,却不愿合作,反而“闭关写作”,谎编、胡扯郑和收养“宋莲芯”遗腹子故事,从而造成“路人皆知”郑和后裔原来如此的“历史假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事件的郑和下西洋,海内外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作为经验的郑和下西洋,特别是作为知识积累重要里程碑的郑和下西洋,仍有探究的空间。从知识的视野来看郑和下西洋,规模宏大的远航正是中国人海外知识累积与递进的重要历程。这一认识有必要从郑和研究的兴起谈起。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在他60余年的生涯中,除了七下西洋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南京渡过的。南京称得上是郑和的第二故乡。南京又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出发地,并且是最早感受和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成就的地方,南京的郑和遗迹保存最多,也较为完整,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化价值。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荣生 《郑和研究》2005,(1):74-74
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海明同志于2003年12月编写了一本《郑和下西洋100问》。从郑和身世聪明才智、七次下西洋起止时间、所到之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等各方面的问题,总计100题问及解答,有的问题颇有新意,可供知识竞赛或宣传研究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保留大量郑和下西洋官军的资料,对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此辑录于下,供郑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涛 《郑和研究》2005,(2):76-76
5月21日上午,为了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白下区科协、白下区科技局联合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由白下区科技局局长谢羽中主持,曹长玺副区长致开幕词,南京市科协副主席崇浒关致贺词,江苏省郑和研究会郑凤翔、郑自海为一等奖获得者发放纪念品。  相似文献   

15.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研究,自20世纪初即在国内展开。而关于郑和下西洋性质的探讨,也在文献及考古资料不断丰富的背景下逐渐深入。那么,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与西洋诸国间是否真的存在着繁盛且规模巨大的贸易往来在对私人海上贸易严厉禁断的情况下,仅存的以国家关系为前提的朝贡贸易及在郑和船队主持下的民间贸易,究竟是海上贸易的巨大拓展还是萎缩本文即在这样的疑问下,尝试通过重新审视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人员配置、航行规模以及主要活动的文献记载等,结合考古材料的发现,对郑和下西洋的性质进行再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会 《郑和研究》2006,(1):47-47
江苏省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下发给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表彰通报说:“我省举办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郑和研究》2005,(3):19-21
“郑和七下西洋”是炎黄子孙的骄傲,郑和是中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和七下西洋”具有“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航海600周年的纪念年,积极宣传郑和伟绩和大力弘扬郑和精神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卉 《郑和研究》2006,(4):41-41
2006年6月25日,位于马六甲市中心广场钟楼对岸荷兰街的马六甲郑和文化馆举行落成开幕典礼.马来西亚总理巴迭维、马六甲州首席部长和中国驻马大使王春贵等出席了开幕式。巴达维总理剪彩后,参观了郑和文化馆,观看了《郑和下西洋》纪录片,并盛赞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郑和文化馆设有明皇宫、马六甲厅、妈祖宫、科学航海厅、李甲茶馆、郑和宝船、官厂模型、元明瓷器珍藏、郑和生平木偶戏,以展示600多年来中国文化和马来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展馆突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史迹,有人物雕塑,船队模型等.  相似文献   

19.
郑办 《郑和研究》2002,(2):14-14,6
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由江苏省郑和研究会主办、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政协办的2002年郑和学术研讨会,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南京金汇大酒店举行。出席会议有中外研究郑和的著名专家学者80多人,提交论文及讲演报告70篇。  相似文献   

20.
人仄 《郑和研究》2005,(3):71-71
7月4日上午,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上,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马克教授等人指出,在美洲密西西北河奥顿镇出现的“皮艾萨”壁画之谜,经他们依据各种历史资料考证,实际上是中国的“双龙”图案。其创作的时间与郑和下西洋的年代吻合,极有可能与郑和船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