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内区际间的人口大迁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人口地理变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流传至今的民谚“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生动地揭示了两湖地区在这场移民运动中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两湖地区暨江汉平原明清经济史研究综述张家炎地区经济史或称中观史学的研究近年来势头猛健,两湖地区作为地处内陆的重要省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明清两代是湖广崛起的重要时期,纳移民、开垸田、输米粮,以“湖广熟、天下足”而引起朝野的瞩目。近十年来以一批中...  相似文献   

3.
<正> 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民谚的出现及盛传,确认了以江汉一洞庭平原为中心的湖广经济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引人注目的是,随后有关长江流城内人口大迁徙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民谚也流传开来。这两句内涵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4.
评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吴宏岐历史人口地理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而关于移民的历史地理问题又是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范畴中一项极其复杂且不可或缺研究内容。近几年来,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在历史移民地理方面已有好几部专著...  相似文献   

5.
《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简评天良位于湖南、湖北两省毗连部的两湖平原(即江汉——洞庭平原),面积有六万多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一颗璀灿的明珠,明清以来一直为经济富庶之区,俗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谚。关于这一平原的历史开发,学术界注意得并不够,尚无人作过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蓝勇明末清初的四川战乱造成四川人口大量耗损,土旷人稀,经济凋弊,以致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大量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地区。元明清时期云贵地区设立行省后,大量汉族移民通过屯田、经商、戍边等方式进入云南、贵州地区,改...  相似文献   

7.
客家产生于迁徙,但并非迁徙者就是客家。人类古代迁徙是常见的,基督教成为世界宗教是民族大迁徙的结果,不了解部落的迁徙和融合,不了解亚洲的大移民,就不了解欧亚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也有无数的大迁徙,清魏源《湖广水利论》说到“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清初大移民,移民即“客民”。清陕西按察使严如姬《安流民》:“川陕边微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居其五,广东、安徽、江西各省居其三四。”闽粤赣边客民并非最多却成为客家,闽粤赣边均为客家地但客家问题却起于粤而不起于闽赣,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贵州明清时期人口迁移概况,汉移民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汉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围绕移民的形式及明清两代移民的特点,汉移民与土著居民在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同化融合的现象以及移民对促进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封闭局面的打开几方面来展开明清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是现存最早的明代湖广省志,其纂修经历筹划、定例、立局、刊刻、校补、重刊等复杂过程。其体例以《大明一统志》为准,以行政区划为纲,分设细目。其内容非常丰富,保存了两湖地区丰富的历史文献,其中户口、田赋、灾荒、教育等内容,犹为正史所不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两湖开发与环境变迁初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清时期两湖开发与环境变迁初议张国雄地处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湖北、湖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理单元,也是一个生态敏感区。人类活动引发该区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唐以来的千多年最为突出。其中,明清时期是这一变迁最关键的阶段。弄清这一阶段人地相互作用的机制,不仅...  相似文献   

11.
对“湖广填四川”与“中国移民圣地麻城县孝感乡”关系的讨论,近年来渐成热潮。“四川人都是移民的后裔”冒籍实事、“庥乡约”、“解手”等民间传言的附会原因等的研究,使一些传言逐渐得到澄清。但“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四川”这一根本问题,民间传言甚广而历史典籍却缺乏记载.本文依据历史典籍尤其是亲历者的日记,对这个问题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2.
一部真实反映清初移民社会生活史的族谱陈世松族谱是研究封建社会移民史的重要资料。迄今,在研究对四川乃至对全国都曾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移民浪潮──“湖广填四川”时,各种学术论著无不援引族谱作为分析论证的依据。目前在一些大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研究单位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13.
元明清时期的四川移民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尤其近年来,在对麻城孝感乡的建置沿革、移民历史等史实性的研究基础上.有些学者把历史记忆、移民传说等概念引入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并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以嘉庆版《四川通志·舆地志》中载录的有关元明清时期的墓志为研究对象,阐述迁川移民后裔是如何构建其祖籍记忆的。  相似文献   

14.
<正>《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为吴仁安教授的新著,2009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78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明清时期的江南及其所属府州厅县著名家族概况》,共四章。第一章论述明清时期江南著姓望族的历史概况与兴衰的深层原因。第二、三、四章分别为《明清时期江东望族个案研究与典型家族史解读》、《明清时期浙江望族个案研究与典型家族史解读》和《明清时期以徽州府为代表的皖南望族个案研究与典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从明初便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口大迁移,到明末清初更达到高潮。这场人口大迁移是由两句话概括而成, 即: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四川诸多县都曾做过关于“湖广填四川”的数据统计,湖北却没有“江西填湖广”的记录。江西填湖广,都填到哪儿去了呢? 武汉历史文化的渊源常可以在作为地方历史大事记的地名里探寻得到。那些被正史遗忘且尘封多年的民族迁移史竟然也从地名中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相似文献   

16.
“九斗碗”是四川民间宴会以大众便餐家常菜肴为主的筵席,又名田席、三蒸九扣席。它的得名,源于清康熙中叶(1681年)开始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三百多年前的外省移民们在垦荒、开渠、平田、挖井、建房、收割打谷、插秧抢种的劳动中。  相似文献   

17.
邓经武《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秘》从“历史的偏旁”切入“湖广填四川”的话题,微观入手,通过典型事例的深入剖析寻绎真知,在几成定论的问题面前举起“异帜”,以一家之言揭开“六百年迷雾”,旨在建构人们的巴蜀文化自信心,立意高远。探索学术化与大众化的融合之路,让学术争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一个四川乃至全国都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湖广熟,天下足”补证梅莉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是明清时期南半个中国粮食大流通这一经济现象的形象反映。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于60年代初,至今已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我们也曾就湖广粮食输出的内外条件、经济地理特征、过程、结构及...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春天去踏访川西的客家庄园——曾家寨,这是四个毗连的清代客家民居建筑,于仅以其建筑的宏伟精美留下芳名,而且以其宽敞的宅院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四川的山西铭贤学院的校园。当年在此就读的奉辛学子,不少人在海内外成了知名人物,曾家寨也因之而闻名海内外。一、创业者与第一个曾家寨曾家寨的得名,是以曾姓的姓氏命名的。在清代康熙年间,正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热潮中,居住在广东惠州府长乐县的客家人曾克让一家,跟随着湖广人入川的路线进入四川境内,几经辗转,终于在川西平原上的金堂县境的毗河畔插占落业(今属成都市青…  相似文献   

20.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张国雄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今湖南、湖北为中心的移民运动,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移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官方文献对其记载甚少,很难凭此了解其全貌,从而影响到了对两湖移民运动的考察。笔者有幸在几年的时间里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