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骨文、金文馘((戈耳)、(戈酋))字与其所从(目)字等的释读涉及相关甲骨文、金文数例.甲骨文、金文"( )、( )、( )"等字即馘字,馘字所从"( )、( )、( )、( )"等字即(目)字.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尽地考证了《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西周昭王伐虎方时,赐中之埰邑“(?)土”之“(?)”字。铭文宋时出土,“(?)”字未识。今考证其字亦即“(?)”字,亦是甲骨文之“(?)”地,古书所载之“潛(鬵、灊)地”,地望在今湖北省孝感市附近,地近古灊水。“(?)((?)、灊)”(水)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非今嘉陵江上游之古潜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之古潜邑。  相似文献   

3.
说“口凡有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卜辞中屡见“■(即《甲骨文编》151页第6行以下所录之字)凡有疾”之语。“■”当从徐宝贵说释为“肩”,“凡”当从唐兰说释为“同”。“肩”字古可训为“克”。“肩同有疾”,意即能分担王疾,反映了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的想法。卜辞中还有“克兴有疾”之语,应与“肩同有疾”同义。  相似文献   

4.
续释“寻”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文字学领域中对甲骨文“■”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唐兰先生早在1939年即将其释为“寻”字。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诸多甲骨卜辞,进一步论证了“寻”字在文献中有不同训义,在甲骨文中则主要为训“重”、训“用”、训“就”三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出土铜器铭文和陶文“具”字形体演变实例,考证了第四版《金文编》附录下第059号和第014号两个疑难字的形、音、义,指出此二字所从均为变形和移位后的“具”字。059号字应从“走”,“具”声.即《玉篇·走部》“■”字古文,014号字应是从“■”,“■”声,即《说文·■部》“■”字古文。  相似文献   

6.
殷墟甲骨文记事刻辞中的"■"字前人未曾论述,本文结合新出花东甲骨材料对甲骨文中的■、■、■字用法作了一番考察,认为它们实为一字异体,应释为"肇"之初文,含义上有"致送"一类意思;并强调了金文中"肇"字所从的"■"并非是"启"字,"启"在殷商甲骨文及西周金文中都是从"又"的,讹变成从"支"应是西周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7.
方稚松 《中原文物》2007,5(1):83-87
甲骨文中的“■”与金文中的“■”应为一字,可释为瓒;“■”就是金文中的“■”,应释为祼。此外,文中还对旧有甲骨卜辞中几个可能与祼、瓒相关的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释“■”     
本文认为1.“■”与“巽”相通,“■”作为楚国早期的称量货币的称名,也即是以“巽”名币的来 源。2.通过对包山145号简的释读,我们获得了西周之“■”在战国时代的演化线索。  相似文献   

9.
许慎《说文解字》释“爵”字为“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对于其中“象爵”之解,前人争论颇多,然并未解释透彻。详细考证甲骨文、金文“爵”字字形可知:早期的“爵”字为象形文字,是先人们根据青铜酒器“爵”的形象创造的,后经演变,“爵”字字形加入了分别表示手和酒的构件,变成了会意字,而古人造爵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雀的形体。  相似文献   

10.
一并非“冬雷震震”在商代甲骨文里,有字如图一。此字罗振玉释电,叶玉森释雹,郭沫若释虹,陈梦家释(阝齐),于省吾、孙海波释雷。金文有罍字如图二。从字形上看,甲骨文雷字就是金文罍字的前身。《说文》:“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所以罍即畾,就是雷字。它不过是被假借作为罍字罢了。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等字形通常隶释作“冎”字,与其密切相关的■等字形旧释“骨”(冎),或释“■”,现在许多学者则释作“肩”。依据■等字形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以及古文字和传世典籍等材料,并从■等字形与相关文字的形、音、义关系来分析,释“肩”依据不充分、不妥当,释“骨”更为合理。通过释论■等形及相关文字的释读问题,进而辨释“■”与“■”两种字形的形、音、义关系,我们认为甲骨文“■”与“■”已明显分化为两个字——“■”释读为“冎”,“■”等形则应释读为“骨”,也就是说“■”与“■”表示的是“冎”“骨”两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12.
田炜 《考古与文物》2012,(2):103-105
西周金文和战国晋系古玺中有一个从从世的字,旧有"朑"、"■"、"■"、"■"、"■"、"■"和"百世"合文等多种释法,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字形的比较分析,支持释"■"的观点,并进而指出"■"、"世"二字的古音相近,"■"实际上是一个两声字,是"世"字的异体。本文还通过对"■"字及与其形近诸字的形体辨析,指出战国齐系古玺中一个被释为"眅"的字应该改释为"■"。  相似文献   

13.
“■”字纹饰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纹饰之一,在古代埃及、波斯、希腊、印度、欧洲、西亚等地区都有所发现。在中国,“■”字纹饰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一个图形符号,又是一个音形义具备的汉字。本文作者拟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初步将字纹饰划分为先佛阶段、佛化阶段、世俗化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并行存在,相互影响,然后初步总结和考察了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连劭名 《文物春秋》2003,(5):20-20,77
<正> 一、释平甲骨文中的“平”原作“■”,字从臼从用从土,是一个会意字。完整的字形见于西周初期的《小臣(?)鼎》铭文,象人手持农具平土之形。“用”象征农具,可能是“(?)”,《诗经·臣工》云:“(?)乃钱(?)。”毛传:“(?),锄也。”《国语·齐语》云:“挟其抢刈耨(?)。”韦注:“(?),(?)也。”《释名·释用器》云:“(?)  相似文献   

15.
疑尊、疑卣铭文开头人的名号应释为"中義子父",金文中偶尔有这种"伯"、"仲"、"叔"、"季"与"父"之间有二字的名号。疑尊器底铭文第一行"于"下的字应依李学勤先生释为"卜",其写法与甲骨文中部分"卜"字相同,这可能与器主是西周早期商遗民有关。"卜鄂侯于盩城",即通过占卜的方式让鄂侯到盩城建都。铭文第二行的■字,释读尚需进一步探讨。《记一件新见铭文铜戈》公布的齐国铜戈,铭文第一字当释为"栗"。"栗成"即"栗城",盖即秦汉时之栗;后世之"栗城",在今河南夏邑县。此地在前286年后数年间曾短暂属齐,此戈可能即此时齐国铸造。  相似文献   

16.
韩江苏 《中原文物》2020,(1):131-139
甲骨文■、■、■三种形体不同之字,前辈学者考释其为卣字的繁简之异。然三字所从文字偏旁有异,在甲骨卜辞中的语境和用法完全不同,说明这是三个有相互关联、而字义完全不同之字。把三字所从■偏旁与自然界实物对比后发现,■尽管形态有异,但它是匏(匏、葫芦)的象形文字。从瓠从皿的■字,是葫芦瓢漂在盛水器皿中之形,它是瓢的会意字。从瓠从倒立庐形的■字,殷商时期其材质由木质转变为青铜,盛放专用鬯酒,是为卣字。对瓠、瓢、卣三字的考订,证实了文字形体的细微差异与甲骨文字义关系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披露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古临安城(杭州市)发现的一件刻有“‘进’‘■’”字款的越瓷残片,论证其为南宋皇宫坤宁殿的用瓷,产于南宋初年古银锭湖寺龙口窑。  相似文献   

18.
“乐”字的本义自东汉许慎至今已有很多人作过探讨,结论多样,但多不可取。本文结合甲骨文、金文及文献材料认为“乐”之本义当为“栎”。  相似文献   

19.
国宝何尊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新 《文博》2005,(6):30-31
“中”和“国”两字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很多见。如在宝鸡山土的西周早期的何尊(图一)、大盂鼎,中期的卫簋,晚期的比鼎、毛公鼎等鸿宝重器的铭文中的,都有“(?)”、“(?)”和“或”、“彧”(图二)。依照汉字的造字规则,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甲骨文“(?)”和金文“(?)”,就是象形字, 象征着居于军队中央,指挥士兵作战的旗帜,即旌旗。中间为旗,上下各飘着为旗游,这种由各种飘带  相似文献   

20.
徐宝贵  孙臣 《考古与文物》2001,(1):78-82,95
于省吾先生释甲骨文此字为“橐”,他说:“至于橐 字作 ,其中所从的 ,为什么释为缶?我的解答是,商代金文宝字所从之缶,作父丁卣作 ,辇卣和 均作 。不仅如此,商代金文的宝字所从之缶,也有不从口者。例如,作父乙卣作 ,新尊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