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态问题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都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关乎当今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的生态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本文着重从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理念:和谐理念、保护理念、风水理念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1931年 1月16日,朱厚泽在贵州贵刚出生。父亲朱梅麓,母亲熊兰仙。朱梅麓早年偕同学王若飞跟随校师黄齐生留学日本。回来后在达德学校任教,有时也为官经商。朱厚泽5岁时母亲去世,即由母亲姊妹二姨、四姨、五姨和舅舅等亲戚照顾。  相似文献   

3.
广东佛山人潘明洛,清末曾任独山州府师爷,民国时首任三合县商会长。他在与海外通商方面,注重航运资源,招商引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并较早地为贵州赢得了海外经商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1)张忞,原名张铭,字(忄营)普,贵州贵筑县人,生于清成丰元年(1851),是辛亥革命前夕贵州革命先驱之一。张忞的远祖时通公,明熹宗时曾任礼部尚书,因得罪魏忠贤,先后被谪会稽(今浙江绍兴)及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以后定居贵阳。子孙遵照时通公的遗命,不入宦途,世代均以教书或经商为生。张忞行四,少年时颇聪慧,乘承父亲竹楼先生遗志,不习举业。长大后喜读顾亭林的《日知录》,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相似文献   

5.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蓝勇明末清初的四川战乱造成四川人口大量耗损,土旷人稀,经济凋弊,以致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大量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地区。元明清时期云贵地区设立行省后,大量汉族移民通过屯田、经商、戍边等方式进入云南、贵州地区,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山陕会馆的雕刻题材为例,通过对明清时期商人的经商理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等的分析研究,挖掘蕴藏在会馆中的商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留居香港的桂籍作家曾敏之[贵州]黄泽佩留居香港的著名作家曾敏之,男,笔名洁尘、省身、望云、丁淙等。广西罗城人。祖籍广东梅县。其曾祖父因外出经商谋生而落户于广西。1917年10月出生于罗城的曾敏之,因父母早逝,家境清贫,15岁那年,才小学毕业便远离家乡...  相似文献   

8.
导?言
  江西抚州金溪乐氏自明初进入贵州。笔者十四世祖乐益章于清乾隆初年迁入贵州黄平旧州,与三百年前入黔之乐氏不同门。但是,同为金溪祖籍,两支黄平乐氏不仅同宗,而且乐益章很可能是追随早年乐氏入黔之足迹而来。乐益章入黔后在黄平旧州娶妻生子,其后人至十六代(洪字辈)始出现外迁趋势,恐与经商和“苗乱”有关。本族十七世祖乐永隆(海平)经商致富,在移居贵阳前,已在湖南洪江置办家业,后专门指派三子嘉芸(书臣)常驻洪江打理。乐氏共有十三人葬于洪江,其中十一人为嘉字辈及女眷。是以洪江为乐氏祖居地之说,并非指入黔之前的祖居地,而是后来家族商业扩张及外出避难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上半叶,贵阳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高家的谷子,唐家的顶子,华家的银子。”这“三子”,形象地概括了贵州近代社会名门望族的三类典型:高家的田产多,谷子满仓;唐家当官的多,朝冠上的顶子耀眼;华家经商致富,人称“华百万”,银子多多。  相似文献   

10.
宋代女性经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宋代文人文集、笔记、小说,结合正史相关资料,对宋代女性经商加以特别关照。分析了女性经商的主要形式,总结出她们经商的主要特征,并探讨这一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文化以稳定的心理积淀隐藏在人的心灵世界中,并形成固定的文化观念支配人的一切,以至于人在日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都会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刘显世是民国时期贵州督军、省长,“兴义系”军阀的领军人物,其祖籍为湖南,他在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大家族中成长起来,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固定的心理意识在支配着他,并形成其文化品格,这就使其思维及行为方式都表现出鲜明的湖湘文化的特征,那就是:兴办教育、重视人才;尚变求新、机敏睿智;经世致用、勇于任事。本文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对他一生作出最合乎逻辑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省民国时期档案与相关资料的分析,依据各县"不能生产之石山"占该县总面积的百分比,把相关39县划分为四个程度不同的"疑似石漠化"地区:重度石漠化地区(≥50%)、中度石漠化地区(<50%≥20%)、轻度石漠化地区(<20%≥5%)和无明显石漠化地区(<5%)。民国时期,毕节地区东部、安顺市、黔西南地区、铜仁及其周边地区的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除了铜仁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状况与今日的吻合。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程度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反映人类活动是石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地区与碳酸盐岩的分布高度吻合,反映了石漠化的自然成因。  相似文献   

13.
This essay is written as an introductory essay to celebrate the third edition of Arthur Danto's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first printed in 1965. It raises question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and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given Danto's own philosophical theses on history, the essay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Danto's philosophy of history, philosophy of art, and the other areas of his philosophy that he regards to be all of a piece. It considers the nature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and its heyday in America in the postwar period, when, to some degree, it was used as an antidote to an ideology of history that had perverted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laims in a philosophy of history developed in Germany (mostly by Hegel) around 1800.  相似文献   

14.
《王玉连》是流行于望谟蔗香一带用布依语翻译、以布依族方块古文字记录的叙事长诗抄本。抄本产生年代在清末至民初,由王廷彬、王由戬、黄华祥根据历史故事"改汉作夷"(改编)而成。故事讲述王玉连被王二娘迫害被迫参军,母亲与妻子遭王二娘虐待外出乞讨,王玉连功成名就之后,在朝廷帮助下,惩罚了王二娘,与母亲与妻子重新团圆的故事。改变者的初衷是以布依族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汉文化,丰富布依族文化内涵。作品的改编在布依族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布依语改编本《王玉连》是研究清代布依族文人社会思想的重要史料,是研究布依文学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布依族古文字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对前民国政府终身立法委员郭登敖的一生加以评述,郭登敖先生热爱祖国、心念统一、反对台独;情系故土、仁爱桑梓;坚守风骨、为民喉舌;终生笔耕、享誉士林。  相似文献   

16.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退出经营第一线以后,一直从事推广经营理念的活动。最近,他在中国推出了新著《人为什么活着》。该书是对稻盛哲学的总结与发展,很适合中国企业家阅读。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潜意识的作用;生活的意义与利他经营;宗教意识与对未知世界的敬畏。通过分析该书的内容,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正确的宏观的指导思想,具体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加上经营者的人文关怀,定能创造美好的人生和出色的业绩。  相似文献   

17.
马登瀛,贵州清镇人。清末投身贵州新军,参加辛亥革命贵州新军起义,历任起义军支队长、贵州军政府都督府军务部副官、北伐援鄂黔军营长、副团长等职,后归隐于乡,以教书为生。  相似文献   

18.
莫友芝是晚清著名的学者,研究范围涉及目录学、文学、书画等领域。他品行卓越,心系国家,有着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他才华横溢,著述颇多,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学术文化宝库。他生活于晚清社会转型期,为贵州文化的开风气者,今天对他进行研究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莫友芝在文献学,特别是目录版本学领域的成就。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莫友芝编撰的《郢亭知见传本书目》、《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耶亭书画经眼录》等四部目录学代表作的研究,站在清代学术视野下讨论莫友芝目录学的实践,并总结其学术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9.
日本编纂出版的《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的目的与全志一致,皆是为其军国主义实现侵华提供全面、可靠的情报服务.该书其文献资料搜集之广泛、调查资料蓖集之丰富,在客观上成为民国时期贵州的史料集成,这有助于我们对其时贵州的社会经济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 short essay by Kang Youwei (1858–1927) – one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protagonists of late imperial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In it, he interprete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Russian modernization under Peter the Great (1672–1725) and used it as a “success story” for the renewal of Chinese monarchical institutions. It was written in 1898 and presented to the Manchu throne under the title “Account of the Reforms of Peter the Great”, and for our purposes will be the departing point for a “global intellectual circuit” through whic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be addressed: Why was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 Russia considered as a model for China by the author? How did he manage to adapt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Russia into a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hina? What was Kang’s historiographical method, and what kind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framed his reflections? What does this short essay tell us about Kang’s view on “Westernization”, on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itself, and on its use for historiographical purpo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