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常州的绘事在南朝的齐、梁之际,即已盛极一时,进入第一个高峰期。南齐时,太祖萧道成(晋陵武进人)博学善文,雅好书画,使江南一带的书画风气大增。南朝梁武帝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更是对诗文书画情有独钟,其中以元帝萧绎成就最大。上行下效,一时品评、庋藏书画蔚然成风,梁内府所藏金帙玉轴更是汗牛充栋。此时常州历史上的绘画名家较多,但可惜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民本思想,而无民主思想。民主这个词是外来的。中国古文献中有“民主’二字,却无“民权”一词。那里的所谓“民主”,并不是“民作主”,而是“作民主”。它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相通,而与近代民主思想义殊。据《尚书》载,周王朝建立后,为安抚殷商遗民,周公告之说,在夏代末期,夏王桀“慢神虐民”,“灭德作威”,引起天帝不满,乃更“求民主”,即另求民之主,看到商汤有德,便下召命给汤,诛灭夏桀,“代夏作民主”。但商代到了殷纣王,亦“暴虐无道”、“诛杀不已”、“淫乱不止”。天又赞美周文王有德,“兴我小…  相似文献   

3.
冯浩菲 《民俗研究》2007,(1):182-197
一、中国姓氏起源略说欲明冯姓之起源,必然要涉及到整个中国姓氏的起源问题。前人,包括古人谈到中国姓氏起源时,或曰:“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记其族”,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或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  相似文献   

4.
李鑫 《文史月刊》2022,(11):70-71
<正>在先秦传世文献中,“邑”是区别于自然生长的一般性村落的特有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了特有的含义。在最早的传世文献《尚书》中,“邑”主要指代的是王朝都城或“类都城”,如“夏邑”(《汤誓》《多方》)、“新邑”(《盘庚》)、“商邑”(《牧誓》《酒诰》《立政》)、“大邑周”(《武成》)、“新大邑”(《康诰》)、“洛邑”(《召诰》《多方》)、“新邑洛”“天邑商”(《多士》)。而如果结合殷墟卜辞所载,“邑”的指代就出现了多义性。但无论“邑”的早期含义如何,其在整个先秦时期所表现出的政治属性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提起中国文化的源头,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黄河母亲”,“黄帝始祖”。不过,那已是古老的传统观念罢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祥地,不止是黄河流域,甚且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东起大海之滨,西迄青藏高原,整个中华大地几乎都有中华先民活动的遗迹及其所创造的文化。如果说,过去对于中国文化源流还是个难解之迷,那末,从多年来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丽山”与“丽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年来,在秦始皇陵园内外出土了一些带有“丽山”和“丽邑”(图一)陶文的文物。这批资料对研究秦代的陵园制度十分重要,学术界已有所报道和考释。本文亦就此略述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谨就殷墟甲骨卜辞的“大宾”之祭略作剖析,同时对卜问“巳宾”、“宾巳乍”等卜辞重新加以释读,由此证明殷代“宅邑”必须祭上帝及先王,以求得保佑;而停止宾祭,就意味着停止作大邑。此外,还根据卜辞记载,论及武丁西省欲在唐地作大邑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丽邑与秦始皇陵如影随身,密不可分。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二十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丽邑也就随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九八九年一月,我依据秦陵考古队和临潼县文管会在新丰野外调查的材料向海外发了一条消息,其中引用林剑鸣先生《秦史稿》“魏献丽邑”提法,致有人在香港和美国报纸撰文质疑。这就逼着我这个史界外行对丽邑的来龙去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人们对丽邑众说纷纭。本文斗胆围绕丽邑提出一些看法,无异于班门弄斧,祈请史界学者指教。丽邑设置于骊戎邑故地唐李泰《括志志》在“新丰县”条记载:  相似文献   

9.
10.
王春华 《古今谈》2008,(2):70-72
饮食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大宗、中国最大特色之一。迄今几乎所有介绍餐饮业的文章都沿用如此说法:“满汉全席是清朝宫廷中的大宴,乃为宫廷御膳”、“清末民初,老北京饭庄经营的酒席,是以铺张的‘满汉全席’为主。”不仅以“宫廷”为最高贵,且特色集中于一个“全”字。  相似文献   

11.
殷商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商时期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旱、水、蝗、雹、震等灾害频频发生.这些灾害肆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殷商王朝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区域内的气候因素所造成的。面对众多自然灾害.殷人首先寄希望于神祖的保佑.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力所能及的防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释“嘴” 甲骨文和金文韵“线”含,据令衡见韵形体可归见为兰类:气叹辱么蟹黝4燕》/钟字琢识.象人头上生发,前两例反映得尤为堵处,随淆字形韵简化,头、太成乃一体。这种写法在古文字中屡几示鲜.如“若”字:心东津乡妇7了瞥胃;少喀下》书夕 稼甲》合夕‘咚甲袅沪“3孙海波先生谓“象人跪聪涌两子扶其首,⑧,是.又“瑞,,字:,企介礁冬宁沪沙l.衫。嗯挤加‘心甲》‘邓“钱”字为动词,闹斌有两种:2.找某方(国)J:有线。 “钱”字从“少’从“,”。“少”持韵浑法有鸿、B、c兰种,小有更化,但郡是人首钧象形。可资比软韵字例如:声笋岁)行侄浪自…  相似文献   

13.
华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兽蛇的一些特征,创造了“龍(龙)”这种威力巨大的神异之物,且赋予它诸多特殊的神性。通过梳理殷墟甲骨文的材料,知“龙”于卜辞可作人名、国族名以及神祇名。殷卜辞所见的“龙方”主要活跃于商王武丁执政时期。为了深化对“龙方”的认识,我们结合相关资料的系联整理,就“龙方”的史迹及其与商王室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够对殷商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刘大胜 《史学月刊》2024,(2):132-135
<正>反思和批判国内外错误思潮,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必要条件。“中国社会停滞论”兴起于西方,延续至今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还深植于西方学者的文化心理中,同时影响了日本和中国的部分学者。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从古代一直到近代的社会发展是落后、愚昧甚至停滞的,在历史的某一时刻固定下来,再也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只有靠外力尤其是西方殖民侵略的冲击才能出现所谓的进步与现代化。1940年代,  相似文献   

15.
邓飞 《考古与文物》2014,(1):112-115
在甲骨卜辞中,"今来"可以用来修饰"干支"、"岁"、"秋"构成"今来干支"、"今来岁"、"今来秋"等时间表述形式。学界对这一组时间表述形式的意义的讨论仍在进行之中。我们通过系统的考察,除了需要作一些修订外,认可陈梦家"今来"的基本论证。在修饰"干支"时,具有"今"和"来"的意义,用来指称10日以内且与占卜时间不同在本旬的干支时间。修饰"岁"、"秋"时,可能只具有指称10日内时间的近指引申意义,表示接下来的"岁"和"秋",从而与"今岁"、"今秋"意义重叠,所以"今来岁"、"今来秋"类时间表述形式少见。  相似文献   

16.
向斯 《收藏家》2002,(9):56-60
一、《大藏经》的问世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因对教义、戒律产生分歧,佛教教团内部分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上座部遵守原始佛教教义、戒律,而大众部则有所改革和创新,并将教主佛陀神圣化。公元一世纪,从印度南部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大乘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道路”的意思,大乘之意就是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到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佛教贬称原始  相似文献   

17.
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帝即位之初,为削弱淮南国、齐国等王国势力,以防范和排抑功臣侯集团为名,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在齐国推行同样政策,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通过这一举措,文帝成功地将淮南王、齐王之子弟、外戚调离王国,置于汉郡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之下,从而分散和瓦解了这两支威胁最大的王国势力。  相似文献   

18.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郑若葵殷墟,作为殷王朝的都城故地,曾随着武王伐殷战火的熄灭而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数千年,两汉以来学者言论中的殷墟,基本上知其名而不知其地望之确切所在。安阳殷墟的重现,最先得益于一九世纪末期王懿荣服药辨“龙骨”之线索①,其后又藉...  相似文献   

19.
“四神”也称做“四象”或“四灵兽”。它是我国古天文学用以表现星空二十八宿布列方式的形象图案。这是四组星群概括地划分标志。也是区别方位,识别季节,观测天体运行,以及与历法密切相关的表现天象的一种图画形式。是古代人们对美丽星空的联想。  相似文献   

20.
“青州模式”造像的源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泳 《东南文化》2000,(3):97-102
本文对南北朝青州地区造像、成都万佛寺为代表的南朝造像进行了比较,从相似的风格演变中,得出青州造像模式源自南朝并影响至隋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