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得重新体味的清民之际的"封建"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黄遵宪、梁启超、严复、章太炎、孙中山等先进中国人参考日译新名“封建”,初步形成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用以表述中国、日本、欧洲的相关历史时段,较成功地实现了古今“封建”义的承袭与转换、中西义的对接与涵化。由于尚未能做深入的学术论证,清民之际学人的封建观无力抵御后来兴起的强势的泛化封建观,退隐而去,但其包蕴的合理精义,值得我们重温。  相似文献   

2.
反美主义是欧洲一种历史很悠久的传统,一直是萦绕在美欧关系上的一道无法消除的深深"阴影",归根结底是因为欧洲文化精英很难在文化上认同美国。在欧洲反美主义概念中,"欧洲"一词不再是个地理范畴,而是反映西欧文明的意识形态概念。欧洲反美主义具有本地区的特性,这可以追溯到欧洲人的文化优越感,但美国的"国际性"本质显然促使了欧洲文化精英把这种优越感转化为一套反美话语和实际抵制行为。他们的反美主义"话语"存在着对美国的虚构或不切实际的内容,对欧洲公众认识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与当代"过渡期历史观"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梁启超历史观的评价一般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是中国现代史学的开创者,其主要贡献是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史的解释框架之内,用线性的因果关系替代了王朝更替的历史观。另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从欧洲归来后完全放弃了他所倡导的“进步史观”,而成为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实际上,梁启超所采取的是一种过渡期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强调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又主张解释历史不能仅仅依赖于纯粹科学方法,而尚需运用直觉的手段,同时他又强调文化积淀而不仅仅是物质更新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这样的阐释方法使我们有可能超越西方历史观对我们思维的长期制约,也可避免“现代”与“后现代”两种极端解释取向所造成的偏颇后果。  相似文献   

4.
邓倩 《攀登》2023,(5):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是集中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其具有话语理念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科学性,以及话语价值的实践性三大鲜明特征。深入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来源和鲜明特征,对转变党的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阐释方式,夯实群众根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彰显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提升国家形象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东方”想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罗马文明在对“东方”诸民族与文明的认知中体现出一种东方主义特征。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之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并且以波斯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抽象的“蛮族”形象,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关于西方文明的“它者”的话语体系。到古典时代后期,希腊人关于“东方”的“它性”的话语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亚历山大东征并为其提供合法性依据。共和与帝制之交的罗马人接受和利用了希腊人的东方主义话语以实行对东方的统治。东方主义乃是西方文明中一个根深蒂固的悠久的思想与话语传统。  相似文献   

6.
雅典卫城     
刘以林 《旅游》2007,(11):10-11
我来到了欧洲的希腊,我站到了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希腊精神的飞翔之地,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点,来到雅典卫城,就是来到了欧洲的精神故乡。我走遍欧洲,走遍世界,我感到人类文明有两个大的波浪,第一浪是四大文明古国,第二浪就是欧洲。世界上凡沾到第一浪文明的国家都有久远丰沛的历史,凡沾到第二浪文明的国家现在都属于“发达国家”。有人说,到达欧洲就是到达文明的第二个父亲,我说,到达希腊就是到达欧洲的第一个父亲。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早期文明与罗马文明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提出,直接源于欧洲文明史研究中一直令论者关注的重大主题:从古典时代到中世纪,究竟是欧洲文明的断裂还是连续?自19世纪以来,这就是有关中世纪早期诸多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灿烂的古典文明与暗淡的蛮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代前期,福泽谕吉在自己的论著中,提出了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近代民权观。他吸收了欧美近代的天赋人权理念,强调人民天生便具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提出人民私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主张人民具有以某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管理的权力。这些观念对日本自由民权时期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齐海娟 《神州》2012,(30):14-14
日本茶道文化根源于中国,但如今却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性文化符号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吸收中国的饮茶文化之时并不是简单地完全照搬与模仿,而是经历了一个与日本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即本土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模仿复制与反岛、消化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不经历这一过程,就没有后来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文明是文化的实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①人类历史上曾先后或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文明,有的已经完结,有的存活下来,最早出现在8世纪至9世纪的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一样,是至今尚存的重要文明。当下头号大国美国,其实是欧洲文明的移植和发展,北美文化之根还是在欧洲,因此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又被称为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  相似文献   

11.
福泽谕吉(1834—1901年)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认识到“日本的文明落后于西洋”的严酷现实,主张为维护日本国家的独立,不仅应在有形的物质文明方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且要在无形的精神文明方面学习西方人的“独立自主精神”,为此,就必须批判日本历代统治者所利用的儒学,批判其宣扬的崇古陋习和依赖心理。福泽谕吉终生坚持对儒学的批判,直至晚年还写了《儒教主义之害在于其腐败》等文。福泽谕吉曾说:“欲从根底颠覆古来学说,更开文明学之门,……毕生心事唯在此耳。”于是有的中国学者认为,在明治启蒙思想家中,对儒教价值体系给予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头像印在万元大钞上,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被日本称为“文明之父”、“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人物——福泽谕吉。他晚年蜕变成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煽动对中国和朝鲜发动战争。他仰慕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鼓吹“文明=西洋,野蛮=东洋”。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冠以“文明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论古代西亚和北非文明中的几种回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 ,因为她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不断地适应和征服自然以及调整和改善其社会制度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同时 ,每一个文明在其发展历程中创造了适合自己的回忆模式。保持并且完善回忆模式对于一个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古代若干文明的几种回忆模式 ,并且强调了这些回忆模式对各自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泽谕吉(1835—1910)是日本明治初期的启蒙思想家、著名的民族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日本近代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就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民族性加以论述。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治确立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具体措施方面,明治政府决定:不惜重金聘请外籍专家、教师,帮助日本培养实行资本主义近代化急需人才;向国外派谴留学生,摄取先进文化教育。这一切,促使福泽谕吉认识上的飞跃,消除了他对政府所持的怀疑态度。注意力转向著书立说,开始潜心宣传他的  相似文献   

15.
茅海建 《清史研究》2020,117(1):1-24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授中谈到了"洪水说",即四千年前世界全陷于洪水之中,人类的历史从此开始,中国的历史从夏禹开始;谈到了"地顶说",即昆仑为地顶,在洪水期间保留了人类的早期文明,昆仑有"四大金龙池",是额尔齐斯河、阿姆河、印度河、黄河的源头,由此形成了繁荣的亚洲文明。这些奇特的学说究竟有什么政治目的?本文认定,《康子内外篇·地势篇》涉及到"地顶说",但已发展成为"地势说",是康有为在戊戌之后的思想。本文说明,康有为弟子徐勤、刘桢麟、梁启超政论文中的"地运说",即人类文明从印度发生,向西传播到欧洲和美洲,将通过东西两条路线(俄国西伯利亚、美洲经日本)传到中国,才是"洪水说""地顶说"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中原地区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谱系,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单是一个地域文化,也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特别是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在多元一体的史前文化格局中,起着核心作用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的地位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周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玉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整合形态  相似文献   

17.
福泽谕吉(1835-1901)是近代日本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他的《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著作,在唤醒目本国民反对封建主义和向欧美先进文明学习方面,起了相当大的启蒙作用。他那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独立论、文明论思想,从理论上回答了当时日本所面临的一系列急迫的课题,为日本迅速成为资本主义的近代国家,指示了前进的方向。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福泽后期转变为向外侵略扩张的狂热鼓吹者,不仅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制造理论依据,还赤膊上阵,亲自参与侵略扩张的行动。国内外学者对福泽谕吉晚年思想的研究、似乎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干是文化史。从20世纪初年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到20年代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间有发展变化,也有矛盾冲突,但总体上是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从文化史角度看,梁启超所构建的"新史学"理论体系,以文明史立根基,以普遍史致广大,以专门史为核心,以文化为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建设过程中由博到专、分工趋细的特点,又可看出文明史—广义文化史—狭义文化史—文化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这一逻辑结构对理解和反省当下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创者,二者为美学本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美学理论影响至今。今天在叹服其为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期筚路蓝缕的同时,不难发现二者美学理论中都受到了西方古典美学尤其是审美超功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1492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了美洲。这个“发现”应该加引号,因为在他来到美洲前,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就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不必去特地“发现”。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中断了这一文明的进程,使之成为一种失落的文明。美洲土著文明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分布在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分布在南美的印加文明,尤以玛雅人的文明成就最高。玛雅文明于公元前1000年开始萌芽,先后建立过许多城邦国家。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玛雅文明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他们文化成就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