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朝在广西庆远府境内设立永顺长官司,是出于稳定地方形势的需要,曾经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入清之后,永顺长官司的治理逐渐失控,促使清廷对当地的行政区划和军事部署重新进行调整.此次事件也属于乾隆初期征服苗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廷通过平定此次起事,不仅震慑了周边地区的非汉族群,而且加强了对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  相似文献   

2.
龙小峰 《安徽史学》2021,(4):147-153
在明代不断将国家治理能力投射到边疆非汉族群聚居地区的背景下,莫氏通过"献地筑城"与"招抚蛮瑶",为边疆社会秩序的建构做出了贡献.官方也因之分别在成化和万历年间授予莫氏子孙免夫役的权利.入清后,随着人群结构的变化和边疆区域社会的变迁,莫氏免夫役的权利开始遭到质疑,但是基于莫氏家族自身的实力和在瑶人中凝聚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清代最终认可了莫氏的特权.  相似文献   

3.
梅山文化是以新化、安化两县为中心的湘中广大地区在900多年以前由当地的土著部落——"梅山峒蛮"在特定的环境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对它进行抢救和研究,能促进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能营造和谐协调的经济工作环境,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都(安)宜(山)忻(城)地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都宜忻工作委员会(前身是中共上林忻城工作委员会,简称"上忻工委")进行革命活动的地区,也是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前身是桂西北人民解放军第五团)开展游击战争的地区。都宜忻地区地处桂西北凤凰山和红水河之间,以都安东部(即夷江地区,夷江今称刁江)、宜山(今河池市宜州区)、忻城大部地区为中心,包括柳江大部及罗城、天河(今属罗城)、河池、柳城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5.
宋明时期汉族移民迁入广西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大致奠定了桂东、桂中汉人与桂西土著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宋代开启了岭北汉族移民规模性迁入广西的序幕,而明代则形成了以湖南、江西籍为主的岭北移民迁入桂东北,以及以广东、福建籍为主的岭南移民迁入桂东南的分布特征,并呈现出向桂中扩展的态势。宋明时期外来移民对广西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广西社会的变迁,奠定了清代广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广西崖洞葬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岩溶地形发育良好,溶洞众多,历史上先民利用天然洞穴葬人的崖洞葬俗十分流行。不少文献对此也有所记载。为深入研究这一特殊葬俗,近几年我们在各地、县有关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此做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一、崖洞葬的分布及现存情况广西的崖洞葬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南、桂西北的广大地区,以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为主要分布中心,小部分分布于桂中、桂北地区。目前,全区十多个县、市共  相似文献   

7.
尹宏兵 《江汉考古》2007,(1):73-79,53
蛮河流域与楚都探索有密切关系,楚丹阳南漳说和楚郢都宜城说均与蛮河流域有关,但该地区的考古工作极为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蛮河流域文物普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在该地区进行楚文化考古与楚都探索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明代及清初 ,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分布存在土蛮集中分布的土司区和汉蛮杂居区两大区域 ;土司区内民族构成中土蛮占绝大多数 ,汉蛮杂居区内汉人、土蛮间比例几乎相等。清代改土归流后 ,由于大量流民的涌入 ,形成土蛮大分散小聚居分布 ,汉、苗等兄弟民族插花般镶嵌分布的格局 ;民族构成转变为以汉族人居多、以土蛮为少数民族主体的构成格局。明清时期导致该地区民族分布与构成及其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自然因素提供变化的可能 ,人为因素决定变化的方向。当前该地区的发展还得多从人文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正清代中晚期,晋商不仅深入武夷山"办茶",还进入湘西北的安化设庄贩茶;最先使用机器制茶的俄国砖茶厂不是设在汉口,而是设在鄂南羊楼洞。2014年8月中旬,我和同事从万里茶道茶源地之一的福建武夷山、江西铅山,经南昌、长沙西行,来到湖南安化和湖北羊楼洞,探访万里茶道在两湖地区的茶源地。1763年,晋陕茶商铸千斤钟送安化供奉  相似文献   

10.
自公元前二世纪秦代开始,直到东汉时期,史书上对于分布沅江、资江、澧水、清江流域的蛮人,秦代称之为“黔中蛮”,汉代称之为“武陵蛮”,《后汉书》却对蛮族中的苗、瑶两族先民称之为“槃瓠蛮”。在此期间,大部分苗族先民都在他族奴隶主统治下生活,偏僻地带的人们,则是处在农村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至于与汉族杂居部分,充当傭耕奴仆的为数非砈邢蕖  相似文献   

11.
陈英 《广西文史》2000,(2):64-68
古西南夷地区,包括川、滇、黔的大部和桂西北一带。这些地带,积淀着彝族远古先民传承下来的深层文化。兹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2.
南疆指的是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广大地区。在两汉及隋唐时期,南疆是内地汉族人口主要迁入的地区。清前期,中央政府建立各种制度和采取措施,引导、鼓励内地居民向东疆和北疆流动,而对汉族迁入南疆地区并不积极,以致形成汉族北多南少居住格局。近代以后,英、俄西方殖民者对新疆地区渗透和蚕食与南疆社会动荡加深了中国的边疆危机。出于移民实...  相似文献   

13.
清末的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包:蹯地缘政治环境、行为、心理、思想和格局等若干方面。中法战争是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变迁的转折点,英法两国的地缘政治角逐是桂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1884年的中法战争起,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就处于上升趋势,桂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近代化发展加速,1907年南宁被迫自开为商埠,广西的地缘政治中心随之转到南宁,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法国将主要注意力转向云南,广西边疆安全形势趋缓,桂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骤降,导致以龙州为中心的桂西南地区近代化进程重新陷入长期的边缘缓慢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明初上石西州是位于桂西南左江上游的一个小土司,毗邻安南。自成化年间改土归流之后,上石西州的社会治理方式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直到清末仍保持着土司社会的基本特点。在众多改土归流的个案中,上石西州显然是一个例外,说明明清王朝对西南边疆改流地区的治理并不必然以"内地化"为主要目标,边防的巩固、改流地区的治理效果以及改流成本都是朝廷优先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地方文献保护整理的角度出发,对桂西南地区古代碑刻文献资料进行大致梳理和初步研究,介绍桂西南地区古代碑刻文献保存概况,指出其价值所在,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和加强桂西南地区古代碑刻文献保护整理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清代时,桂西南地区的伏波庙分布较多,而且在中法战争后所出现的边疆危机更是推动着马援信仰在桂西南地区影响力的确立,并通过不断重建甚至新建伏波庙来强化王权对桂西南地区的统治。伏波庙所承载的文化蕴含着中央政治权力对地方民间力量的重塑与创造,神与国家边疆社会秩序的结盟。  相似文献   

17.
红水河在历史时期有多种称谓。本文认为,一方面,其名称的演变,实际上反映了中原人士对红水河流域地理环境的认识,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演进过程。另一方面,红水河名称的最终确定,又与流域所经的滇东、黔西南与桂西北三省交界地区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宜城市博物馆在宜城境内进行第二次田野考古调查,重点踏勘了汉江与蛮河之间的周代文化遗址,探讨它们在楚文化发展、演变中的地位,考察楚文化中心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关系。本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大致年代,加深了我们对这一地区周代文化遗址群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法战争结束后 ,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在桂西南地区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 ,吸引了大批移民。移民实边不仅奠定了今天桂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格局 ,而且对广西的国防、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世居于川东北嘉陵江上游和渠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巴渝舞"的创始者——板楯蛮(賨人)与来自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廪君蛮(巴人先祖)并非同一族群。板楯蛮和廪君蛮虽统称为"巴人",但其"巴人"称谓是"巴地之人"、"巴国之人"的通称,而不是作为族称存在的。他们均出自"百濮"系统,只是起源地、分布地域、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所区别,这一点也是经过方家充分论证的。本文拟从民族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等视角对板楯蛮的历史起源、分布地域及其与百濮、廪君的关系作一导向性梳理,以釐清学界长期存在的关于廪君蛮与板楯蛮同源、同宗的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