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2年,一位与当时曾任党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很熟的同志被国民党抓捕,敌人根据获得的线索加紧搜捕当时隐蔽在上海的瞿秋白。1932年旧历年底前夕,中央特科又获得情报,敌人已经侦知,瞿秋白夫妇正躲避在鲁迅家里。由于鲁迅和瞿秋白的身份都非同一般,情况又十分紧急,陈云根据中央  相似文献   

2.
正在徐悲鸿纪念馆一间复原的徐悲鸿故居画室里,有一张徐悲鸿生前没有画完的油画,画中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两位巨人—鲁迅与瞿秋白(图1)。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生前不止一次地讲述过:"《鲁迅与瞿秋白》是悲鸿1950年就开始着手创作的一幅油画,因为十分敬重鲁迅与瞿秋白,所以徐悲鸿非常想画。可是他当时身体一直非常不好,高血压很厉害,让他无法安心作画。他还担任着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职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瞿秋白和鲁迅在革命和文学事业中,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瞿秋白曾先后三次避难于鲁迅家,  相似文献   

4.
鲁迅和瞿秋白是亲密的战友。早在1923年10月,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初版刚三个月,瞿秋白就在他写的《荒漠里》对鲁迅表示极其仰慕,并推崇说:“好个荒凉的沙漠,无边无际的!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只有空阔里的回音。”后来他又提到《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等。1931年,溜秋白受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排斥于党中央领导机关之外,来到上海养病。他在读了鲁迅送给他的刚出版的译作《毁灭》之后。就写了一封《论翻译》的信给鲁迅。开头以“敬爱的同志’叶B称,并说:“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5.
鲁迅闻知瞿秋白重返文坛后非常高兴,他们侃侃不尽,相见恨晚。他们的亲密合作,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识左联同志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派驻中国指导工作的米夫与王明诬陷、打击瞿秋白,将其排挤出政治局,长期不分配工作。此后,瞿秋白便与夫人杨之华搬迁新居,淡出门户,疏离政治,过着隐居生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家境富裕的“小开”谢旦如,因为热爱诗书而与冯雪峰、应修人及瞿秋白、鲁迅等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结识,因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深刻认识而进一步觉醒。在白色恐怖下,他冒险帮助掩护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瞿秋白。瞿秋白曾评价,住在谢旦如家的一年多,是他一生中最平静、最舒心、最安逸的日子。谢旦如还舍弃家产保护、出版革命志士的手稿,为中国革命史册留存下一批珍贵的文物。  相似文献   

7.
正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上海,"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我的高兴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瞿秋白已开始厌倦,党内斗争无了无休的是非功过的纠缠,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好在现在因病可以避开锋芒,过一段清静的日  相似文献   

8.
金其安 《江淮文史》2004,(6):99-109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一副对联,用来形容郑日仁与金稚石的友情颇为贴切。  相似文献   

9.
陈子善 《世纪》2020,(3):88-89
王仰晨先生(1921—2005)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出版家,先后主持《鲁迅全集》《茅盾全集》《瞿秋白全集》(文学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实在了不起。1986年离休后,他又与巴金先生密切合作10余年,共同完成了《巴金全集》和《巴金译文全集》的编辑工作。当年参加《鲁迅全集》书信卷注释时,我随人文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和参加注释的各地同仁,尊称他为"王仰",因此,此文仍以王仰称呼他老人家。  相似文献   

10.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一副对联,用来形容郑曰仁与金稚石的友情颇为贴切.  相似文献   

11.
马木 《文史天地》2004,(6):18-21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邮票目录》(图谱)上的两枚邮票图样,一枚是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1925年自画像,一枚是摄影作品,为徐画《鲁迅与瞿秋白会见》的大型油画素描稿。画面上的徐悲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看了这套邮票图样,使人记起徐悲鸿慧眼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无产阶级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对无产阶级新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鲁迅曾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这里我们准备初步探讨一下鲁迅的历史观及其树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以便更好地向鲁迅学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鲁迅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实现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转变的。正如瞿秋白同志所指出的: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士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短暂的36年人生中曾经有四次执教经历,而这四次执教经历多不为人所知。在瞿秋白诞辰11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瞿秋白在这期间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982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央党校文史资料室、北京人民出版社等先后派员来沪向我母亲了解先父俞颂华生前与瞿秋白、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交往。中央电视台的同志还为我母亲录音录像。由于父亲在世时关于瞿等人的遗闻逸事,  相似文献   

15.
正瞿秋白同志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给他带来了灾难。1972年中发12号文件称:“瞿秋白在狱中写了《多余的话》,自首叛变了。”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主席签发的。显然,毛泽东误读了《多余的话》。本来,毛泽东对瞿秋白曾经是肯定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动议编辑《瞿秋白文集》时,毛泽东于1950年12月31日曾为《瞿秋白文集》写了一篇序言。序言肯定“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  相似文献   

16.
朱洪 《纵横》2011,(3):44-45
赵朴初和瞿秋白是亲戚,这是赵朴初晚年本人在一次会议上说的。 1997年6月11日,赵朴初去世前三年,他在中国佛学院的一次毕业典礼上,由自己刚担任西泠印社社长,谈到印章,谈到了瞿秋白。他说:“瞿秋白的图章刻得也特别好。  相似文献   

17.
正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在常州,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1年5月,瞿秋白在莫斯科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1月,瞿秋白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状况,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耿法 《炎黄春秋》2005,(6):13-15
我面前放着《文人瞿秋白》一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书中写到红军主力长征后,瞿秋白被留在江西,1935年2月11日,瞿秋白一行从瑞金九堡附近动身,准备转道香港去上海就医,同行的有何叔衡、邓子恢、项英的妻子张亮以及梁柏台的妻子周月林。四天后在长汀县水口镇一个小山村被敌人包围,队伍被打散,邓子恢率少数几人突围,瞿秋白、张亮、周月林躲在灌木丛中被敌人发现俘获。瞿秋白化名林琪祥,只说自己是个医生、文化教员,没有暴露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也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这是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遗著的题词,也是毛泽东对瞿秋白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茅盾与瞿秋白相识是在1922年,当时只是文字之交。随后,他们在上海大学会面。其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茅盾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兼课教师。后通过郑振铎的介绍,茅盾与瞿秋白的接触日渐频繁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