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为例,根据地方志工作的职能,结合围头村的村情村史,从"融入史志元素,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地情资源,展现地方特色""发挥职能优势,助推乡村发展"等三个方面,助力围头村打造"战争与和平"和"两岸一家亲"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形成海峡文化交流品牌。探索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与方法,探索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创新是地方志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期打破地方志文化传统思维定式,协调多领域、运用高科技、采用新设备,调动专业人员形成"大修志"的工作格局。"因需选题""按需施编",实现地方志内容"围绕中心"与"适应个性"的兼容并重。挖掘地域资源内涵,拓宽编纂路径,丰富志书种类,扩大服务领域,展示城市诸多资源优势,实现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地方志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化旅游项目在我国的美丽乡村掀起一股热潮,"扎染""陶罐""苗绣"等手工制品大受游客欢迎,"乡村音乐节""乡村故事汇"等文化体验活动不断刷新乡村的名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得到游客青睐,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乡村振兴要塑好"文化"之魂,只有文化振兴才能帮助广大农民重拾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但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进行探索,对助力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编修地方志是两岸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方式,探究两岸地方志工作的异同,对于促进地方志工作的开展,发掘共同的文化基因有重要意义。2015年6月26日至7月3日,笔者随江西省地方志学会考察团赴台湾考察。考察期间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台湾史前博物"等文化机构,并与"国立中正大学"  相似文献   

5.
由溧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实施编纂的"吾村吾民"系列丛书,是江苏省首个系统化推进的村庄口述史项目。该项目通过采访的方式,由村民口述自己的村庄记忆,汇集乡民口中的"原味",记录乡村变迁的"风云",见证时代发展的"足迹",以此传承发展乡村文化,滋养乡民精神家园,让每个村民身上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从而激发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结合地方志和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可以从应用层面发现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如下途径:地方志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内涵支撑;特色志和影像志记录、传承和弘扬乡村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智慧;方志数据库、移动智能终端和扫码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效、便捷的地情信息资源;方志书屋、方志文艺和方志讲堂为育人资政、培育文明乡风提供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皇权不下县的传统,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靠乡贤维护秩序、施化乡民,形成了独特的乡贤文化。地方志与乡贤文化有着本质的关联,所谓"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传统志书有关乡贤的记载,已成为体例门类应有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加强乡村道德文化建设和多元化社会治理中,注重记述与传承好乡贤文化,既是地方志时代担当与使命追求的体现,也有助于地方志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已经为农村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内在要求的内涵高度耦合,是实现农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张家界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高度发达。通过对张家界市代表性村庄农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提炼出"民俗文化型""生态农业型""休闲旅游型"3种模式,并通过SWOT分析,提出突出文化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保护因素等具体措施,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法》的立法研讨,笔者认为,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立法应注意5个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志"概念应该下一个明确其内涵与外延的定义;还应辨析"志书""各级人民政府""史志事业""史志工作"与"法人和其他组织"等概念的区别,以使史志法的概念精确、规范、统一;国家志的编纂宜统合古今,由于国志的编纂现正处于论证阶段,没有实践,应暂立地方志法,待成熟后再提升为史志法;史志法要明确国务院的职责,和地方志鉴史编委会的职责;史志法要考虑到"官书"编纂与学术行为的区别和它们之间的张力,应为学术管理留下空间,法律边界要明确,对乡镇村、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志鉴史编修不能轻言施用行政乃至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人文内涵是地方志的文化特性之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地方志必不可少的文化特性之一,也是地方志作为文化载体而得以传承千年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必须重视和解决人文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受史料限制,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区域小地名的历史演变缺乏深入探讨,甚至大多停留在口头传说之中。而近年来清水江流域契约文书、碑刻等民间文献的发掘与利用为这种精细化研究提供了诸多可能,研究结论亦能与地方志互证,补已有记载之不足,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苗馁""苗光"两个典型的乡村地名之流变情况的梳理与考证,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在民间文献与地方志中的记载有很大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孰是孰非,值得探究。其背后则隐藏着民族地区乡村地名变迁的复杂缘由,"音转字变"与民族融合都可能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1月3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2020年全国省级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精神。1月7日柯坪县召开《柯坪县志(1991—2016)》、年鉴编纂工作推进会。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文华到会并讲话。1月16日克拉玛依市委史志办公室结合全市机构改革后组织构架和职能变化实际,举办本级年鉴大纲评审会。1月20日春节来临之际,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一行到温宿县托乎拉乡尤喀克库尔巴格村慰问驻村工作队,并与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  相似文献   

13.
以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村史志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具有存史、育人、资政功能的村史志是乡村治理专属的文化资源。编修村史志,可培育村民自觉,激发村民自治意识;善用村史志和村规民约,夯实乡村法治基础;挖掘村史志中的多元文化资源,以德治促进乡村和谐。用心编好村史志,充分用好村史志,尊重乡村文化之魂,促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治理体系真正植根于乡村,成为国家治理的稳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志工作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国际间各国文化交流与融合进程加快;国家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社会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发挥地方志文化资源作用亟待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对地方志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依法修志,强化地方志机构工作职能,拓展工作内容与领域,切实行使依法行政职能和职责成为必然;方志、年鉴编纂体例,记录内容等业务上拓展创新;方志学理论与实践亟待完善与丰富;图书馆、情报部门、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和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给地方志部门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地方志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勇于创新,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完善法规;加大对地方志事业科技工作改革创新力度,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地方志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加大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与管理水平;加强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所编广西地方志书的"序""跋""凡例""叙例"中,散见一些学者、方志修纂者关于方志研究的论断或论述。解放后,广西方志理论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深化。地方志工作者结合修志实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活动。发表了一大批地方志研究论文,产生了一批著述成果,有的获得优秀成果奖,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蒋刚  赵明星  李嫒 《华夏考古》2012,(3):55-61,66
京津唐地区晚商西周墓葬遗存从早商三期偏晚延续到西周初年,文化性质属于围坊三期文化。这批墓葬遗存的文化内涵和器物组合表明,围坊三期文化居民与商文化关系较为疏远,与先周文化关系密切。围坊三期文化与大坨头文化一脉相承,在埋葬习俗上始终保持着自己民族的服饰习惯、审美观念及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部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  相似文献   

18.
自首轮修志以来,乡村志编纂成就巨大,数量众多,质量值得称道。乡村志编纂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主导、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推动、社会各界热情关注、乡村百姓主动投入、方志专家指导参与、普及程度渐次扩大的良好局面。从方志、文化、历史、社会及现实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乡村志编纂将是今后全国地方志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人类或已进入与病毒长期共存、长期抗争的后疫情时代。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地方志工作应当贴近社会现实,编修《灾疫志》,为频发灾疫的社会留下可资参考的史料;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在文旅事业发展低迷时期,加强方志馆建设,打造本土文化地标,提升本地文旅事业内涵;应当强健自身,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地方志数字化跳级,扩大方志文化受众面,从而更好履行地方志资政辅治存鉴、服务社会大局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历史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古村落的研究到位和记述准确完备与否,决定了村志对一村历史文化的记述和反映是否准确到位。村志编修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地方志体裁的独特优势,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乡村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村级志书不同于省、市、县等大区域志书,记述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