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传音作为国民政府铁道部的一名官员,因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多重身份,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中一位重要人物。他出任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参与主持了救助难民和收埋43000余具死难者尸体的工作;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住房委员会主任,主持了安全区的房屋分配工作,并积极搜集证据,揭露日军的种种暴行;出席东京、南京两个军事法庭,为审判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提供证言。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留在南京,亲历南京大屠杀的外籍证人(不包括持日本国籍人士)究竟有多少?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弄清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收集证人证言资料,加强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深入揭示侵华日军的暴行,以及客观公正地评价外籍人士基于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和保护中国难民的义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笔查阅诸方面资料,在分析考证的基础上,初步揭开了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3.
本刊公布的日军侵华时期南京大屠杀史料源自英国国家档案馆外交档案,其客观性、权威性无可置疑。日本右翼学者田中正明称他曾访问过当年驻华日本使馆的官员,他们从未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但这组英国外交档案则清楚地说明日本使馆的外交官对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也感到震惊和无奈。  相似文献   

4.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金陵大学设立了最大的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最多时达3万余人,因此对金大难民收容所的研究是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多年来,由于资料的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依据新近发现的相关史料,对金大难民收容所作个案研究,以期加深对其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暴行.  相似文献   

5.
考证南京难民收容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的研究,历来是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年来,由于资料的缺乏,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譬如,对南京安全区委员会所辖难民收容所的研究就很粗浅,甚至不能全部弄清难民收容所的名称、数量和难民收容人数。近年来,随着《拉贝日记》等一批西方人士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的陆续发现,为史学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并越来越多地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由外籍人士所写、被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最新铁证”的《拉贝日记》,在尘封6O年后,于南京大屠杀6O周年祭日前夕公诸于世。这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保  相似文献   

7.
《民国档案》2006,(2):57-57
2006年4月29日,由江苏省暨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在南京大学正式成立,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宪教授出任该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高校。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师生就开始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名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学高兴祖教授曾主持并参与了该项资料调查与研究项目,并担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深化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沉重而悲惨的一页,是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随着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围绕着日方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考证与解读、近代新闻媒体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方式等若干主要方面进行了多维探索,彰显了学术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研...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12日,“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4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的专家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的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办。与会学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展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学犹太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和英国伦敦犹太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8月7日到11日在南京共同主办了“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国际研讨会”。参加该研讨会的国外学有以色列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伦敦战争博物馆、弗兰克纪念馆、法国纳粹大屠杀纪念中心等处的代表,国内学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等高校,与会代表80余人。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当时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举世震惊、惨绝人表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正义的审判,这已成为历史的铁案。然而面对铁证如山、举世公认的南京  相似文献   

13.
陈兴唐 《民国档案》1998,(1):110-112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事件。60年来,日本政界有少数人,始终不承认盟国在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所作的历史结论;不承认数以千计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不承认当年日军实行南京大屠杀后留下的大量罪证(包括日军自行拍摄的屠杀照片);不承认当年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近年公布的、揭露此次屠杀行径的日记等历史资料。这一部分右翼势力,对本国军队在南京、在中国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没有认错之意、没有反省之心。不仅如此,谁要是揭露南京大屠杀,他们便斥之为“捏造”。如此行径,遭到国际上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的谴责。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屠杀时日军官兵心态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60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其手段之残忍,前所未闻。南京大屠杀虽然是日军高层的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但这一行动毕竟是通过成千上万名日军官兵去执行的。那么,作为人类一部分的日军官兵对南京军民何以如此残忍?他们在大屠杀中的心态如何?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继溥 《文史精华》2007,(12):18-20
在抗战胜利已经62年的今天,日本的极右势力仍在否认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而在惨案发生的当时,就有许多国际友人敢于在血雨腥风中救助中国难民,而且视"揭露暴行乃是一种道德义务",纷纷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那么谁是最先向外界揭露这一惨案真相的呢?《谁最先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惨案》一文告诉了我们谜底。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中究竟有多少军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中究竟有多少军人孙宅巍南京大屠杀30万以上的遇难同胞中,究竟有多少放下了武器的军人?军人在遇难总人数中占多大比例?到目前为止未有较为科学的论断。弄清这一问题,对于严密论证大屠杀的遇难人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滥杀战俘的罪行、驳斥少数日本...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屠杀又一铁证拉贝日记公布于世刘兵1996年12月12日,在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份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的日记被公布于众。这位见证人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主席,主持难民保护工作的,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  相似文献   

18.
德国商行礼和洋行的工程师克里斯卿·克罗格1936至1938年在南京生活、工作。日军攻占南京屠杀军民之际,他留在南京,协助约翰·拉贝管理安全区,尽力保护难民;同时,对恐怖笼罩下的状况作了长篇详细的记录。他的这些证词真实记述了日军屠杀、强奸、掳掠、焚烧等暴行,其中一些片段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检方证据宣读。虽然在1939年1月离开后未能再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他对这个国度一往情深,对南京大屠杀期间遭受的苦难铭记于心,并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前夕,重新整理当年的目击证词,寄给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必然对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产生影响。史学工作者应当在理解公祭日设立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拓展、深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走向大众,走向国际。为此,本文认为国家公祭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要研究历史教育的新使命,要区分和研究各国公祭的价值取向,要正确处理史学研究与成果传播的关系,要研究“悼念仪式...  相似文献   

20.
新发现南京大屠杀埋尸资料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南京大屠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批研究南京大屠杀埋尸的新史料陆续披露。新资料的发现,极大地改善了埋尸研究的资料状况和条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一批新的慈善团体、伪政权掩埋尸体资料的披露,成为南京大屠杀暴行新的铁证,进一步击破了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谎言。其次,一些新资料揭示了慈善团体相互间,慈善团体与市民群体、国际组织及伪政权间埋尸活动的复杂交叉现象,通过对这种交叉现象的梳理,将使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实证,更加清晰和科学。再次,少数新资料还向学术界一些传统的理念提出了挑战,如崇善堂埋尸的起迄时间,以及太田寿男供词的可靠性等。这种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对南京大屠杀埋尸进程和数量的认知,因而也直接影响到对南京大屠杀规模的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