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最为强盛的叶赫部曾与明及蒙古势力结合,一度号令女真话部,“拓地益广,军声所至,四境益加畏服”,但它最终却没有能担负起统一女真的大业,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出局,而势力相对较弱的建州努尔哈赤部却不仅完成了统一,并且能够入主中原,其教训是深刻的,这段历史的成败得失对今人不乏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叶赫的衰亡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历史启示:一立“国”之道须识大体,顾全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包括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及叶赫部。叶赫始祖星报达尔汗原系蒙古人,姓土默特氏。自十六世纪初,叶赫开始强盛起来…  相似文献   

2.
一明朝时,海西女真中主要有扈伦四部,即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和叶赫部。扈伦四部后期,以叶赫部为强盛,但是,叶赫部贝勒们一身傲岸,锋芒毕露,处事往往缺乏认真、细致的思考和理智的处理,而致叶赫部渐趋窘困,终于陷入绝境。1叶赫部的建立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塔鲁木卫,打叶为指挥①。道光三年(1823年)抄本《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序》载,叶赫贝勒始祖星报达喇汉原系蒙古人,姓土默特氏。初,明永乐年间,带兵入扈伦部招赘,遂有其他,因取姓日纳兰氏。后来,明宣德二年(1427年)迁至叶赫利河涯建城,放号日“叶赫国”。星…  相似文献   

3.
关于叶赫部首领的族属问题赵东升明末活跃在关东大地上的扈伦四部,是以海西女真人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四部首领的族源族属,亦皆海西女真部落酋长,他们又身兼明朝政府任命的地方卫所长官,“凭敕入贡”,接受明朝皇帝的敕书与赏...  相似文献   

4.
叶赫纳兰氏,为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 叶赫一名,有人说是蒙古语,意为“宏大”;有人说是满语,意为“帽筒”或“水鸭子”。究属何意,本文不做考证。其地,早在辽圣宗时即为女真居地,时称“耶悔”。金元之际称“益海”、“益改”或“伊改”明清之际称“夜黑”、“野黑”、“也合”或“叶赫”。纳兰,亦称纳喇或那拉,为满语,其意为“太阳”。金初即有此姓,《金史》卷103《纳兰胡鲁喇传》:“纳兰胡鲁喇,大名路,怕鲁欢猛安人。”《金史》卷121《纳兰绰赤传》:“纳兰绰赤,咸平路伊改河猛安人”。降至明末,纳兰一姓成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望族。有乌拉纳喇氏、辉发纳喇氏、哈达纳喇氏和叶赫纳喇氏,其  相似文献   

5.
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为搜集海西女真史料,编写《海西女真史》,从1988年以来,在所长李澍田教授的带领下,一行数人进行扈伦四部故地考察,现将3次考察叶赫古城的情况,综合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一据《柳边纪略》载:“也赫,一作也合,又作叶赫,又作野黑。”习称叶赫。叶赫之名,源于满语,因系译音,写法不一。关于叶赫的译义,有的译为“练麻”,有的译为“皇帝赐给有功之臣头上戴的盔缨顶甲的库筒”,也有的译为“水鸭子”,其说不一,尚需探讨。叶赫部的先世,本是世居松花江北岸明朝塔鲁木卫羁縻州的官员。正德年间(16世纪  相似文献   

6.
一叶赫部灭亡与“叶赫之墟’精形成在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建州女真,兼并了海西女真。1619年,叶赫部灭亡,标志着扈伦四部历史的终结。元末以来,地处东北的女真各部族的社会,加速了向文明社会过渡的进程。各部族纷纷建立早期国家,其中更有捷足先登并强大者,譬如哈达部的王台,建州部的努尔哈赤和叶赫部的卜寨、那林布录,都想进一步发展力量,统一女真各部族,建立统一的女真政权。在卜寨、那林布录统治下的叶赫部,其强大程度绝不次于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刚刚建立的后金。可是叶赫部在与建州部经过长期较量和几次失败以后,最终遭到灭亡之祸…  相似文献   

7.
扈伦四部的对外关系初探赵东升I明朝后期,在东北女真地区形成了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四个海西女真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史称“扈伦四部”。对外关系,是指明季扈伦四部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同明朝、蒙古、朝鲜、建州女真以及其他各部的关系。一、同明朝的关系对明朝关...  相似文献   

8.
明代后期,原居于松花江下游的部分海西女真——塔山左卫、塔鲁木卫及弗提卫的一支,辗转南迁至辽河上游与松花江中上游之间,重新集结组成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四部,统称之日扈伦四部,或名海西四部。四部的族属问题,哈达、乌拉、辉发等三部,是由女真族首领所领导的女真族部落,对于这一点,历史记载是清楚的,今人看法似亦无异议;唯独叶赫部之族属,究为女真,抑为蒙族,迄无定论,多数人似又倾向蒙族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夜黑国始祖蒙古人,姓土默忒,所居地名曰张,灭胡笼国内纳喇姓部,遂居其地,因姓纳喇。”一九七九年新版《辞海》“叶赫部”条下:“首领本蒙古人,依附乌拉部,成为‘海西四部’之一。”一个说始祖为蒙古人,一个说首领本蒙古人,虽然都没有直接谈到部众的族属,但是按上述说法,叶赫部的族属至少可有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赫部,作为一个地方统治集团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叶赫部是扈伦四部之一,后逐渐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曾显赫一时,与建州女真抗衡,争分天下,后终被努尔哈赤所灭。叶赫是满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叶赫部是满族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叶赫又是两代皇后的故里,即孝慈高皇后(皇太极的生母)的出生地和慈禧太后的祖籍地。研究叶赫部的历史对于研究满族史、清史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近年来查找了一些资料,愿就叶赫部的历史发表一孔之见,求教于有识之士。 一、叶赫部的形成 叶赫部,也有史书称为叶赫国。笔者认为称叶赫部确切些。叶赫,又写作也赫、也合、野黑、野赫。叶赫系满语Yehe的音译,  相似文献   

10.
张佳生 《满族研究》2006,(1):125-126
叶赫的历史及其家族史,作为清入关史及满族形成史的一部分,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曾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一直没有专门的著作问世,吉林师范大学薛柏成博士2005年初公开出版了专著《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家族史》),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叶赫那拉氏家族史,将叶赫及其家族史变为文字记述的一部专史。叶赫的兴亡史,既是明史的一部分,又是清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叶赫肇兴于明永乐(1403—1424年)时期,强盛于隆庆(1567—1572年)之时,最终亡于明清之际即清朝的勃兴。叶赫与乌拉同为扈伦四部中最强大的女真部落群…  相似文献   

11.
《叶赫行》是清代史家杨宾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赴黑龙江宁古塔省亲途经叶赫时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共十三句,三十六联,二百五十一字,收入其著作《柳边纪略》卷五。此诗可以说是一部叶赫“兴衰史”,诗中的叙述极具史料价值,可以与许多有关史料相印证,在研究清入关前史中举足轻重。一、从杨宾及常明的身份可证实这段史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清人杨宾,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清顺治七年(1650),卒于康熙五十九年(1702)。杨宾因其父杨越被清政府流配于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曾两次从中原赴宁古塔,一次是省亲,一次是迎父丧扶老母归中…  相似文献   

12.
本试图通过对明代扈伦四部的遗迹的调查考证,对北关叶赫部和南关哈达部的兴亡作一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努尔哈赤制造了“叶赫之墟”。复苏以来的“叶赫之墟”,人口改完易姓,鸡犬另引他种。在割断的历史处,在废墟的空间上,欲探寻古今的联系,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试对昔日叶赫部的“张”地、粘罕器、三九山等一些地名进行考证,敬请指正.一叶赫城和叶赫山城。《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严(本文下简称《战迹舆图》)“三排四”载:(跨处叶赫河)“叶赫山城”和“叶赫城”.“叶赫”,文献也作也赫、也合、野黑、夜黑、也许多.李凤舞、李林《(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往战迹舆图)考略》“备注”载:“yehe汉[语)译为‘…  相似文献   

14.
空间是历史科学的要素之一。空间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过程和活动的舞台。如果把空间弄错,就可能造成历史事件过程的错乱或人物的张冠李戴。研究扈伦四部史,其中无论是叶赫部史或辉发部史,开篇就会遇到一个"张"地。对"张"地的所在,众说纷法,莫衷一是。笔者因为研究进程所关,过去曾对"张"地进行初步探讨,而随着认识的深化,今天更有再深入探讨的必要。一叶赫部史长二百年清初,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他的老师、著名学者徐乾学在为他所撰神道碑文中道:"君始祖讳星报达尔汉,据有叶赫之地二百余年,中国所谓北关者也"。"…  相似文献   

15.
努尔哈赤是明末女真族的民族英雄,后金政权的创建者,清王朝的奠基人,属建州女真人。而东哥格格(格格,满语小姐、公主之意),后来明人称其为叶赫老女,姓叶赫纳喇氏,是海西女真叶赫西城贝勒布寨之女,贝勒布扬古的胞妹。二人虽然同属女真族,但却隔着千山万水,天各一方。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1,一桩不幸的政治婚姻把二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十五岁的东哥格格被其兄布扬古许婚于三十九岁的努尔哈赤。自此以后,东哥格格就变为叶赫贝勒从事婚姻外交时握在手中的一枚颇有分量的筹码,屡屡地被置于权位、领土与婚姻相争的旋涡之中,一幕幕国破家亡的惨…  相似文献   

16.
叶赫古城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赫是满族那拉氏的故乡。今天,叶赫故城尚矗立在吉林省梨树县叶赫公社境内,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文物工作队曾多次对叶赫故城进行调查。1983年,为编写梨树县文物志,四平地区文管会又作了重点复查。现将多次调查结果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八旗主要由三部人组成,即女真(满洲)、汉军和蒙古。在天聪七年和天聪九年以前,并没有设汉军旗和蒙古旗,这三部分人的界限还不像后来那样分明,而且他们人旗年代都比较早,交往和联系也就更为密切。从女真的情况看,建州女真与扈伦四部居处相近,交往甚早,自认为是同族。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叶赫贝勒纳林布禄造使宜尔当阿、摆斯汉来告上曰:乌喇、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语言相通,势同一国,岂有五主分建之理”,①天命六年(1621年)正月,努力尔哈赤也曾说:“其乌喇、辉发、哈达、叶赫,同一语音之国,已蒙垂拓,悉以授…  相似文献   

18.
“国语骑射”作为清代基本国策,为保留八旗兵具有国语骑射的特技,清廷先后设置京畿永定门外的南苑围场.热河木兰围场、盛京围场、吉林围场、黑龙江围场。五大围场中东北占有其三。笔者疏拢了一些关于东北围场的资料,试就东北围场有关问题加以论述,求教史界。 一 清代东北围场最初设于天命四年,康熙年间分为三大围场。据光绪三十四年版《西安乡土志》载:“国朝天命四年,灭叶赫后设大围场”。《东三省政略》也载:“天命四年九月壬申,克叶赫东城,降西城,设盛京围场协领管守。”①由此可知,天命四年,努尔哈赤于叶赫故地草创东北围场。天聪、崇德年间,清太宗皇太极经常至围场狩猎。天聪六年十月丁亥,皇太极“率诸贝勒出地载门,往猎于叶赫地方”②。翌年十二  相似文献   

19.
那世垣先生撰修的《叶赫那拉宗族谱》以《那氏族谱》为底本,对其它支系多有衔接与添补,并加入了有关叶赫家族史的考述.首开叶赫那拉族谱中谱史结合之例。谱书理清了始祖奇玛瑚其人其事,使《那氏族谱》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是叶赫家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叶赫那拉宗族谱》在继承前人优长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必将促进叶赫家族史以及整个东北民族发展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在“满学”问题的研究已形成国际性学科,不仅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十分重视,就是欧美国家对满文文献的研究也很关注。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满洲”之称的由来至今尚未有统一认识。笔者就“满洲部”、“满洲之称的由来”等问题谈点粗浅见解,愿与史学界和社会关注此问题的读者商讨。一 满洲部问题1635年皇太极宣布:“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渚申、夫渚申之号乃锡伯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以前妄称”①。这就是满族之称的由来。这里皇太极宣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