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釉陶     
正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成功制作,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等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  相似文献   

2.
一 辽代的白釉器*,包括低温铅釉陶器和高温石灰釉瓷器两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宝山窑①、巴林左旗南山窑②,均以白釉陶器为主要产品.这些白釉陶器的胎,使用了含钙量高达26%以上的石灰质粘土,由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普遍呈现砖红色,胎釉间施加的一层白色化妆土使透明釉呈现为白色③.两处窑址还见有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白釉绿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北部及辽宁省西部的辽代墓葬发现的白釉刻花填绿彩器,推测也是来自这两处窑场④. 辽代的窑场,深受河北省唐代以来以白瓷著称的邢、定二窑的影响⑤,普遍以高温石灰釉白瓷为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3.
姚江波 《江汉考古》2013,(1):131-132,145
河南卢氏县属河南省三门峡市,笔者曾在卢氏县文物管理办公室见过该办所藏的三件汉代绿釉陶器,因其特殊的造型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现介绍如下,并对这三件绿釉陶器寓示的功用作一粗浅的探讨。三件汉代釉陶器中的一件,是1974年在卢氏县范里乡东寨村一汉墓中出土。该器为  相似文献   

4.
毛晓沪 《收藏家》2003,(2):66-67
孔雀蓝釉,又称孔雀绿釉或翠蓝釉,是以氧化铜和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低温铅釉陶器。它与唐三彩中蓝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用氧化钴作着色剂。到目前为止,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孔雀蓝釉器是宋金时期山西地区制作的磁州系产品。去年,有一件“显德年制”款的孔雀蓝釉的残片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观注。许多古陶瓷专家  相似文献   

5.
唐三彩概述     
唐三彩概述余扶危,张剑唐三彩是盛行于中唐时期的铅釉陶器的总称,是因器物上有光亮的黄、绿、白或黄、绿、蓝等多色釉彩而得名。它是以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钻、锰等矿物和铅的氧化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和助溶剂,经过800℃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无论在造型、装饰、色...  相似文献   

6.
林尚斌 《收藏家》2006,(7):45-49
唐三彩是以黄、绿、蓝、白等多种釉色烧制而成的质地坚实、色彩缤纷的釉陶器,是唐代陶器生产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的釉陶艺术品,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唐三彩主要出土于西安、洛阳唐墓,除此,北方的山西、甘肃,南方的江苏扬州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唐三彩是釉陶,其胎体以黏土制成,胎质坚实致密,强度高,釉色以铅和石英配料为熔剂,数种金属氧化物釉料为着色剂,其中主要是以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等呈色为绿、黄褐、蓝色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烧制而成。三彩呈色即是利用熔剂在器物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使着色剂在熔剂中流动、交融、浸…  相似文献   

7.
釉陶器在埋藏过程中,受物理及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病害,釉层剥离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的原因并为以后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河南地区四个遗址出土的唐代釉陶器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成分检测、热膨胀系数分析和吸水率测试。结果显示,四个遗址中,釉面保存相对完整且剥离现象较少的是巩县黄冶窑,而铜川黄堡窑、西安醴泉坊窑和乾县懿德太子墓釉陶器釉层剥离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釉陶器胎釉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胎体烧结程度过低(因此造成吸水率过高)是影响釉陶器釉层剥离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釉陶器的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汉代的绿釉陶器代表了汉代陶艺制作的最高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文章介绍了山西省乡宁县文物库房收藏的一批汉代绿釉陶器。  相似文献   

9.
汉代釉陶属低温铅釉系统。它以普通黏土为原料,以铅的氧化物为基本助熔剂,以铁或铜的氧化物为呈色剂,在700~900℃的低温下烧成,器表呈现出红褐、绿、黄等色。釉陶器的产生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技法,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汉代釉陶既秉承了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的施釉或装饰工艺,又影响了唐宋乃至明清的三彩或低温颜色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汉代铅釉陶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独特意义。低温铅釉陶产于何时迄今未有定论。传统观点认为,以关中地区发现的西汉武帝时期的墓葬所出之釉陶最早。此外,其产生是否受到古埃及碱金属硅酸釉的影响,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乐亭县出土的几件白釉釉下黑彩瓷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釉釉下黑彩是磁州窑系瓷器的主要特征之一。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场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带。它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烧瓷品系繁多,除白釉、黑釉外,还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褐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和低温铅釉三彩等。其中的釉下黑褐彩器和在器表题写诗句作装饰的作法,明显受到了唐代长沙窑的影响,并为元代青花瓷器的出现作了准备。根据现有考古材料表明,磁州窑本身烧造瓷器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衰落。  相似文献   

11.
1.琉璃的起源和发展“琉璃”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其中有“琉璃为国之宝”的语句,实际上就是指低温铅质绿釉陶器,在当时属于珍贵而罕见的宫廷宝物。西汉末年王莽墓中,曾出土了翠绿色和金黄色的铅釉陶器,科学分析表明,这类器物是在黄丹、硝石和石英中加入铜、铁的金属氧化物着色烧制而成。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低温铅釉陶器的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琉璃制品的釉色品种逐渐增多,使用范围也从宫廷珍宝走向民间实用。特别是在北魏年间,出现了琉璃瓦(据说是由西域大月氏传入),昔日的宫廷珍宝开始用于建筑装饰和防水…  相似文献   

12.
北朝陶瓷可分为瓷器和铅釉器两大类。瓷器主要指高温青瓷,铅釉器则以低温烧成,施以铅釉。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也时常难分彼此,因此更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讨论白瓷起源这一问题的时候,高温釉瓷器和低温铅釉器的区别为一大关键。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过去被认为是北齐"白瓷"的范粹墓(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出土随葬器物,实际上是铅釉器。诸如此类,在北朝陶瓷研究领域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如定名、区分等需要重新检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北朝陶瓷中自成一重要体系的"铅釉器",联系新近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北齐铅釉器物的定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冕 《中原文物》2020,(1):124-130
孔雀蓝釉是中国陶瓷低温釉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正是由于孔雀蓝釉的配制,我国低温釉出现了以氧化钾作为熔剂的技术手段,为后来景德镇釉上彩的彩料配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孔雀蓝釉的技术来源尚没有清楚的认识,学者大多推测中国孔雀蓝釉的生产受到了伊斯兰陶孔雀蓝釉的影响。但现有对金元时期我国孔雀蓝釉的检测表明有多种配方共存的情况,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孔雀蓝釉的生产并没有统一技术。笔者通过对孔雀蓝釉出土文物的时间与产地特征,以及对琉璃瓦生产工艺演变的考察,认为我国孔雀蓝釉是在低温铅釉琉璃的助熔剂"黄丹"的制作工艺演变过程中增加硝形成的,到元代中期以后配方探索才逐渐完成,形成了以硝为主要助熔剂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4.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南禹县钧窑遗址的具有深浅不一蓝色釉层的残片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钧窑蓝色系釉层的主要着色剂为Fe2+,其含量的增加能够使釉面蓝色饱和度增大;此外,釉层中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分相液滴,小液滴尺寸增大,能够使蓝色釉面颜色偏绿、明度提高。即钧窑蓝色乳光釉的呈色是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共同作用,也是对可见光散射和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复色釉陶是汉代低温铅釉陶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施釉烧制工艺系在普通单色釉陶的基础上,于一件器物上施加两种及以上釉料,以低温一次入窑烧制而成,呈现出绚丽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汉代釉陶的高峰。此类釉陶主要分布于宝鸡、济源和延安及其周边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汉中晚期,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就施釉工艺而言,其多色施釉技术与北魏时期的二色釉陶一脉相承,并在北齐时期与新出现的"瓷胎铅釉陶"二次烧制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北齐特有的多色瓷胎铅釉陶器,为后来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其胎料以白色瓷土为多,少量为暗红色的陶土。烧制工艺采用二次烧成法,第一次为素烧,温度在1150度左右;第二次是釉烧,温度大约在800-900度左右。其釉质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加入铅丹(PbO)和石英(SiO_2)调配的助熔剂,同时加入氧化铁(Fe_2O_3)、氧化铜(CuO)、氧化锰(MnO_2)、氧化钴(CoO)等不同的金属元素作为着色剂,从而使器物表面呈现出绿、黄、褐、赫、红、蓝、白、紫等多种色彩。由于釉料中铅的加入,不仅增加了釉面的光泽度,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釉料的熔融温度。工匠们为了使釉色达到某种呈色效果,会采用点染、涂绘、泼洒、绞釉等多种方法,把各种釉汁交错施于胎体表面,入窑焙烧,从而使着色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显微共聚焦拉曼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手段,对故宫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内檐装修的两件掐丝珐琅构件的珐琅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色珐琅釉为铅-钾体系(Pb O-K2O-Si O2)玻璃,其他颜色珐琅釉基体为含硼的铅-钾-钙体系(Pb O-K2O-Ca O-Si O2)玻璃。珐琅釉的主要碱土元素助熔剂为钾,这暗示出使用的为本土配方。不同颜色珐琅釉的乳浊剂与着色剂种类各异,其使用规律与同时期玻璃、彩瓷制品存在一定的关联。样品表面气孔较多,与原料和烧制工艺有关,且存在使用蜂蜡混合颜料进行气孔填补的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渤海国境内出土日用釉陶器的类型和文化因素的分析,认为其来源有三:第一类的器形和纹饰源自渤海陶器,与中原北方地区唐代陶瓷迥异,应属渤海自产;第二类在渤海的陶器中有近同的形制,与中原北方地区同类产品形制近同或有差别,应是对中原窑场产品的模仿;第三类仅见于中原北方地区唐代陶瓷器,应属输入的内地产品。本文推断渤海境内出土的日用釉陶器的时代为8世纪前半期至9世纪中叶前后,并对日用釉陶器的产地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赵文军 《文博》2004,(5):91-92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属于低温铅釉陶器。特点是釉的熔点低,流动性良好,所以均匀覆盖在器物表面,冷却后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质感较强,光彩照人,但硬度低,化学稳定性差。其以铜、铁、锰、钴等元素作为呈色剂,有绿、黄、蓝、白、赭、黑等多种鲜艳明亮的釉色。唐三彩多为模制或轮制,细微之处以手工雕塑而成,有印花、  相似文献   

20.
琉璃古称溜离或云药玻璃,《汉书·西域传》载:“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玑、珊瑚、虎魄、壁琉璃。……”又曰“流离青色如玉”。“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①可见,在秦汉时期琉璃的使用已很普遍了。琉璃是一种用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锰和钴的物质为着色剂,配以石英制成的一种釉陶器。这种琉璃釉陶一般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低温烧成。②从考古材料看,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把琉璃作为一种装饰品。如:1975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