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铜器中有一部分带有月相纪年的铜器,其纪年铭文为铜器的分期提供了比较客观准确的标准。历象方法就是以长历来推断纪年铭文所纪的年、月和月相,由此断定铜器的分期。早在宋代,吕大临就以这种方法推定过散季簋的年代。不过,当时的历象方法与今天所说的历象方法不可同日而语,真正意义上的历象法西周铜器研究还是开始在清代以后。铜器上的纪年铭文一般包括四个要素:年、月、日(干支)、月相,如牧簋铭文“七年十  相似文献   

2.
小胡村墓地为殷墟晚期"舌"氏家族墓地,为探讨其出土铜器的腐蚀特征,揭示其所蕴含制作技术和相应考古学信息,从而为器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墓地出土12件铜器进行基体锈层结构和制作技术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相较纯铜、铜锡和铜锡铅合金,铜铅合金耐腐蚀能力较弱,腐蚀严重;铜器经冷热加工处理易造成内部组织结构不均内应力残存,间接加速铜器腐蚀;12件铜器材质:纯铜2件、铜铅合金4件、铜锡合金3件和铜锡铅合金3件;仅2件兵器(刀M28:1、戈M38:1)经有意铸后热锻和冷加工,其余皆直接铸造成型。M21墓4件铜器皆为铜铅合金明器,小胡村墓地作为殷墟周边商文化系统,趋同商文化中心区,亦呈现部分中小贵族随葬铜器明器化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器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叶正渤 《文博》2002,(4):17-23,44
用月相词语记时,是西周铜器铭文中才出现的。例如,静簋铭文八行九十字,铭文中两处出现月相词语“初吉”,因此,这篇铭文对研究月相名词“初吉”的含义乃至西周历法极其重要。研究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的人,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到90年代末的人几乎都要提到静簋铭文,  相似文献   

4.
厉王铜器断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穴見)父盨铭云:"隹卅又三年八月既死,辛卯,王在成周。"刘启益同志认为铭中的"卅又三年"是厉王的记年,因此断伯(穴見)父盨是厉王时器。这个判断是以如下的理解为前提的:一是西周铜器中所记的月相是指一月之中固定的某一天;一是《史记·  相似文献   

5.
王年、月份、月相、干支记日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对于铜器记事断代及排定金文历谱十分重要。作册吴盉所载铭文为"隹王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是一件四全铜器,目前学界对该铭文的解释各执一词,有穆王、恭王、厉王、宣王四种说法。文章以"四分术"古天文历算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月相定点说,着重考察作册吴铭文中的天象数据,最终考定该器铭文所载之王年及历日当为周厉王三十年四月十五日既生霸壬午。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初,荆州博物馆配合宜黄公路(仙桃至江陵段)基建工程进行了考古工作,抢救性发掘了千余座古墓[1]。1991年,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郢北村鸡公山墓地的一座秦墓(M249)出土了一件刻有"五十二年"铭文的铜戈。据原报道,鸡公山M249为一铜器墓,出土铜器有蒜头壶、鍪、盂、戟、天平砝码。戟上阴刻有"丹阳"和"五十二年"等铭文。报道中提到的"戟",实即"五十二年"铭文铜戈。此戈现  相似文献   

7.
在西周金文中,想用以表示月相的4个用语屡有出现,即“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与日期记录于一起.如《庚赢卣》(《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六一)铭文的开头,如此写着:“惟王十月既望辰在己丑”以这样的用例,即用语文字中“望”等来考虑的话,其表示天体中月之轨道(即月相)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成书于后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就有如下的解释:“月使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  相似文献   

8.
释《武成》与金文月相——兼论《晋侯编钟》及武王伐纣年黄彰健讨论西周年历,需了解《汉书·律历志》所载真《古文尚书·武成》月相,及见于今存西周铜器铭文中的月相。对这些月相名词,我们仍应站在文字学的立场,确定古文献所载“哉生霸”一词的含义,然后观察对古文...  相似文献   

9.
山东寿光县新发现一批纪国铜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12月13日,山东省寿光县古城公社古城一大队社员在"益都侯城"故址内挖井,发现一批铜器和其他遗物。我馆14日派人赴现场调查,收集了出土文物,并作了进一步清理。出土铜器共64件,其中有铭文的19件;共存的还有陶器9件,玉器4件,卜骨2片,蚌饰12件。现将调查结果及有关资料报道如下。益都侯城故址位于寿光城北10公里(图一),羊(角沟)益(都)公路纵贯其中,为占城人民公社所在地。《寿光县志》记  相似文献   

10.
铜器断代之方法1985年10月,应陈连庆教授邀请,我在东北师大给古代史研究生讲历法。几位老先生要我结合铜器断代讲一讲历术的应用,逼得我将西周铜器历日做了一番认真的清理。我的工作第一步是将有历日的西周铜器借助历朔的排比贯穿起来,分成若干铜器组,在这个基础上,利用合天的历谱,结合文献记载,弄清了西周十二王的在位年数。第二步,将似是无法贯穿的少数铜器加以重点研究,得出了铜器历日研究的几个特殊条例即变例,以别于合谱的正例。这样,铭文有王年、月、月相、日干支四全的五十余件铜器就一一系于西周王年。最后一步工作是将  相似文献   

11.
1960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大队农民割草时发现一青铜器窖藏,于1971年6月将这批铜器交给国家,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批铜器共19件,计:鼎五、簋八、壶二、盘一、匜一、勺二。”铸有铭文的器物有散伯车父鼎4件;散车父簋5件,铭文相同,形制略有不同;(益帚)叔山父簋3件;此外有弦纹鼎1件、瓦纹匜1件、回纹盘1件、夔纹柄勺2件。本文仅就散伯车父器铭文所涉及到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斧正。散伯车父鼎,立耳,浅腹,腹底近平,  相似文献   

12.
一、鄀国铜器传世与研究意义都(以下用“~”代)国铜器北宋已经著录,清代传世更多,最近又新出两器,皆属上都,出土时、地更为明确。~国最早见于春秋,记载简略,源流,不明历史失考,地望、迁徒,尤有纠葛,自晋杜预以来,已在争议。~国铜传器世与出土,迄今已近十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所在石鼓山发现铜器,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为一座古代墓葬(M3)。2012年3~4月,这里曾两次出土西周时期铜器,推测也应出土于墓葬(Ml、M2)。M1、M2墓葬形制不明,出土有铜器、玉器等。M3经发掘清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下部二层台上放置有兵器、马器等。在二层台上部的东、北、西壁共有壁龛6个,龛内放置大量铜礼器等,其中许多器物上有铭文。葬具位于墓室中部,为两椁一棺。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这3座墓葬的时代应为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14.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随州市博物馆对叶家山西周墓地进行了发掘。目前已发掘墓葬63座、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等共739件(套),其中铜器325件(套),部分铜器铸有铭文,有的铜器上铭曾侯或曾侯谏。此次报道的M1、M2、M27是墓地中的较大型墓,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且3座墓均出土了成组的铜礼器。根据随葬器物和铜器铭文判断,此墓地为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M1的年代大体在西周成王或康王时期,墓主可能是师;M2的年代大体在康昭之世,墓主可能是曾侯谏的媿姓妻子;M27的年代似应在昭王晚期或昭穆之际,墓主可能是白生或其夫人。此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及曾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宣汉罗家坝M33是一座典型的巴蜀文化墓葬,该墓包含了楚文化、中原文化、燕齐文化等多种外来文化铜器。在讨论了中赵甫墓、大黑汀M1、相家庄M6、辛店M2等相关典型墓葬年代的基础上,指出诸外来铜器年代最早者可到春秋晚期,最晚者为战国中期早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巴蜀文化铜器和陶器的演变情况,可知该墓年代以战国中期早段(前395~前356年)为宜。从墓葬形制与规模、外来青铜器和土著青铜器的数量情况来看,墓主应为高级贵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著录的两件扫父养朝簋及与旧录的昶鼎、昶盘、昶等相关铭文中以往缺释或误释的文字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这几件器物的器主皆系扫父养朝,其时代系春秋早期后段,其与《贞松》所载同出的一些养国铜器,皆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自河南桐柏县平氏乡张相公庄(今平氏镇新庄)的养国家族墓地,从而复原了相关铜器群的出土背景,纠正了过去的一些误解。通过对昶伯夏父簋和昶伯夏父罍铭文中"夏"字的讨论,对古文字中相关"夏"字的构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传世的昶伯匜铭文中的"夏"字等文字进行了重新释读。南阳夏饷铺村鄂侯家族墓地M1所出昶伯壶的器主昶伯可能系养国公族,其时代为春秋早期,该器可能系养国贵族助鄂侯之丧的赗器。  相似文献   

17.
《文物》2016,(12)
正羊子山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20公里处的安居镇。自1975年以来,这里先后发现过三座西周墓葬,出土有多件"噩侯"铭文铜器。1975年,安居羊子山出土鼎、簋、尊、爵4件西周早期铜器,其中单鋬尊铸有铭文"噩侯弟■季"~([1]);1980年,这里的一座墓葬出土鼎、簋、卣、尊、爵等18件西周早期铜器~([2]);2007年,羊子山M4又出土27件西周早期铜器,其中有8件"噩侯"器和2件"噩仲"器~([3]),M4的墓主应为一  相似文献   

18.
荥阳小胡村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小胡村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两座墓主生前在军队中应分属不同兵种。1933年安阳薛家庄出土"舌"铭铜器的殷墓墓主应属小胡村"舌"族一员,身份应为"舌"族高级贵族或族长。小胡村晚商墓葬随葬青铜器、玉器,罕见陶器以及普遍铺放朱砂的葬俗,与同时期殷墟及郑洛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吴工年戟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安徽省霍山县发现古墓一座,出土戟1、戈1、殳1和(车口)2、马衔2。按此乃二马一车制之埋葬。戟、戈均有错金文字,得知戟为"攻敔"戟,戈为"蔡侯"戈,王步毅同志已作了详细报道,并对戟、戈铭文有所释读。余觉此亦重要发现,因跋数语记其要也。戈铭"蔡侯之用戈",此蔡侯名字与寿县蔡侯墓中出土铜器铭文的蔡侯名字相同。余曾以陈侯午(钅臾)铭证之,知其为蔡昭侯臾(详见《寿县蔡侯铜器的再研究》,《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兹不再赘。戟为戈、矛分体,于戈胡正反面错金八字。文曰:"攻敔工年,自乍用戟"。正面胡文"攻敔工年"四字皆反文,王步毅同志  相似文献   

20.
读了"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中孙作云先生的"说天亡纣为武王灭商以前铜器"一文之后,觉得在铭文考释上,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1)"丁丑,王乡"。乡就是飨,文中以为是祭祀后的宴会。我们看下文的"大俎"和"复宜",(皆为祭祀,义译下文)即知祭祀的仪式尚在后面。周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