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发表的1981年经济公报,1981年同上一年相比,国民收入增长3.2%,工业产值增长3.4%。苏联当局曾经两次降低其1981年的计划指标,但是即使是这样,降低后的指标也并未能完成。原计划1981年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的增长率分别为3.4和4.1。根据“十一·五”计划头一年的情况来看,苏联很困难完成“十一·五”计划这一历  相似文献   

2.
由于苏联本身的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对外政策的要求,加上国际间经济上互相依存的深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苏联日益重视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联系。经济呆滞与对策七十年代,苏联在“缓和”过程中,通过加强军事力量和扩大对外影响的方法,使它成为一个能在军事、政治上同美国争霸的全球势力。它自己也承认在核武器方面,“大体上已达到同美国的均势。但是。同期的苏联经济却每况愈下,增长率日益下降,“九·五”和“十·五”计划都以失败而告终,主要经济指标都没达到。造成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苏联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安德罗波夫执政后,为了扭转这一经济增长下降的趋势,就一再地谈经济效益问题。他说,苏联目前最关心的是提高生产和整个经济的效益问题。苏联“深刻意识到了”提高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苏联经济之所以效益不高,主要是由于:1)经济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工作落后,2)连续四年农业歉收,3)开发苏联北部和东部需要越来越多的财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4.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一再强调要加速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说“加速战略”今天具有头等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实现这一任务是全党、全民刻不容缓的事情。苏共二十七还把“加速战略”的任务写入苏共纲领修订草案中。它的具体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为此,要求前5年,即“十二·五”计划期间(1986—  相似文献   

5.
抗战前夕,国民党的政策有一个逐渐由对内转向对外,由“剿共”转向抗日的发展过程。但这个转变究竟是由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目前史学界的大多数同志认为西安事变和五届三中全会是其转变的起点。但从当时的材料来看这个转变始于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五全大会)。一五全大会的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强敌入侵,国难当头,全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就是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拯救民族危机。但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国民党,却顽固地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集中力量进攻共产党,“围剿”红军。这就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便利了日本的进攻。“九·一八”后三个月内日本占领了东  相似文献   

6.
<正>现实中,收入倍增还看不到明显迹象,倒是支出倍增的趋势已经明显得多。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人们经常提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 年,以传统的说法是整整一个 甲子。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积 极的变化,那就是对各种力量 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相对公允 的评价。遗憾的是,对在抗战 中曾有着转折作用的“一二· 九”学生运动却少为人提及。 要知道今年正是“一二·九” 七十周年。而抗战实际上开始 于1931年的“九一八”,1935 年的“一二·九”则起因于侵 华日军对整个华北的占领。 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一 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大会 上,曾作过一个《一二·九运动 的伟大意义》讲演。他说:“纪 念‘一二·九’的大会,在延安 已经开过不止一次了。”“红  相似文献   

8.
(考工记)收录在(周礼·冬官)中的“匠人”篇叙述了城建、营造诸事,后世对其成书年代从西周至汉等,各说不同①,本文认为(考工记·匠人)最后编成于西汉,或者说,不会早于秦汉。但其吸收了早期有关建筑营造方面的内容。具体从“匠人”②篇加以讨论。一/考工记·匠人》篇中,行文风格的不一致,说明其成书年代的不一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想利用犹太人的资本发展经济以支援战争,为其侵华效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为加强殖民统治,日本政府掀起了向中国东北移民的高潮。在组织日本移民的同时,他们还秘密制定了利用犹太资本来建设“满洲”的“河豚计划”,企图将大批欧洲犹太人移居到我国东北。日本人一直喜食河豚鱼,这项计划如此命名,意为经过日本改造过的犹太人,就像是去毒后的河豚鱼,对日本的侵华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赫鲁晓夫教育改革始于1958年。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1958年苏共中央举行9月全会,讨论和审核了《关于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即“七年计划”)。1959年1月27日苏共举行第21次非常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七年计划”的报告,宣称从现在起苏联开始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七年计划”既是在苏联建成共产主义,又是按人口计算的产品“赶超”美国的关键部署。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学术界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重低且呈下降趋势。我国的劳动报酬比重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采取得力措施扭转这一下降趋势,使劳动者劳有所得,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原因有:企业利润侵蚀了居民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劳动报酬比重;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被压低;我国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劳动力谈判力量被地区间竞争弱化;重化工业化和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结  相似文献   

12.
《史记·封禅书》有“九臣”的记载.历来注解《史记》的专书对之缺说或附会解意.甲骨卜辞中的“五臣”无疑为我们了解“九臣”提供了依据.从文字学和文献来看,甲骨文中的“五臣”就是执掌东、南、西、北、中五方的神灵.据之和相关的文献,《史记·封禅书》的“九臣”就是职司九天的神灵.  相似文献   

13.
陈立夫欧洲之行留下秘密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南京政府出于反共需要,断绝了与苏联政府的外交关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蒋介石注意到“倭寇之所最忌者为我联俄”,因此事变发生几天后,南京政府外交部就指示正在莫斯科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莫德惠,以个人名义向苏联方面非正式地探询恢复中苏外交关系的可能性。1932年6月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正式作出与苏联复交的决定,并由在日内瓦出席国际军缩会议的中国首席代表颜惠庆同苏联代表李维诺夫秘密商谈。这年的12月12日两国正式复交。据蒋介石日记称,这是他计划中的对日“…  相似文献   

14.
张素芳 《炎黄春秋》2009,(10):70-73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从1946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起到2004年逝世,从事经济科学研究近六十年。从1959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苏联国民收入动态分析》一书之后,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中的现实经济问题,都有深入扎实的研究和独到精辟的见解。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26年中,率先提出了一整套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超前理论。  相似文献   

15.
论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旧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早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已存在,但大规模的发展则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其原因何在?最普遍的解释是:美国在这时推行了“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扩张。这当然是最基本的原因,但只回答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魏加宁 《百年潮》2008,(6):20-24
在经历了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1989年第三季度通货膨胀开始受到控制,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市场销售也出现了疲软现象,商品库存大量积压,企业生产陷入困境,企业间“三角债”迅速蔓延。于是,从1989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注入大量信贷资金以启动处于低谷中的中国经济,1990年的M2增长率高达28%。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于1990年3月、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2009,(3):17-17
自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受到持续影响,2008年四季度全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旅游产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09年全球国际过夜人数增长率将不会越过2%,甚至出现零增长。据统计,近几个月来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增长率连续出现“双下降”,各风景名胜区已经明显地感受到这次经济寒流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66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简称“三五”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开始的按五年计划进行的经济建设,在60年代初期由于严重经济困难局面被迫中断三年后,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另一方面,“三五”计划制定过程中指导思想经历了由“解决吃穿用”到“以战备为中心’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建设实行了一个重大战略转变,其所奠定的指导方针一直影响到7O年代的“四五”、“五五”计划。这个重大经济战略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原因何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个以战备为中心的“三五”计划?通过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东欧、苏联、中国都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开始时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后来增长速度却持续下降且经济效率严重低下,可见下表(以苏联为代表)。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抗日战争史的起点应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国内出版发表的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抗日战争史的著作论文,以及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几乎无不把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算作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而把“七·七”事变的爆发算作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我认为,这种划分法,既不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也不够科学,是值得商讨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应从1931年“九·一八”算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止,历时整整十四年。第一,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是它争夺亚洲霸权,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