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的甘青、新疆哈密和内蒙古赤峰等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砷铜。砷铜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铜合金制品,冶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这三个地区发现砷铜,为我们研究中国砷铜的起源、传播等问题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三种含Cu、As绿色颜料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确认古代颜料的成分是文物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对四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含Cu、As元素的绿色颜料进行鉴别,应用拉曼光谱仪并辅助以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别为墨绿砷铜矿、氯砷钠铜石以及巴黎绿。对其来源分别进行了讨论,因巴黎绿在国内青铜修复和古建彩画当中的大量应用,过去对于含有Cu、As的绿色颜料通常鉴定为巴黎绿。墨绿砷铜矿和氯砷钠铜石为在文物彩绘中新发现的两种矿物颜料,为绿色颜料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山东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莱芜赢城冶炼遗址出土的3件炉渣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件为红铜还原渣,1件为砷铜熔炼渣。由此推测该遗址铜的还原可能存在两种工序,并且掌握了利用含砷矿物"点炼"铜液得到砷铜的技术。遗址所利用的铜可能来自于北江水铜矿,砷可能来自于鲁中山区,炉渣所属的时代应与遗址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年代相近。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 XRF)对滇西祥云县大波那墓地、检村石棺墓和红土坡古墓群出土357件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 XRF可在无损、原位的情况下,基本做到铜器合金成分的定量分析。铜器材质均以红铜和锡青铜为主,铅锡青铜和砷铜居少量。三处墓地铜器Sn、Pb配比模式高度一致。铜矛、铜剑等兵器中出现少量高锡青铜。这些现象反映出祥云地区各时期铜器的制作工艺高度一致,可称之为昆明夷铜器工艺类型。大波那墓地铜器基本不含铁,其余墓地存在较多高铁铜器,大波那地区的先民应该采用了不同的冶炼技术。砷铜全部出自红土坡古墓群,初步推测晚期墓葬出现的砷铜乃至砷铜工艺很可能是沿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由西北地区传入祥云地区的。  相似文献   

5.
蚁鼻钱铜范浇铸隔离层的模拟制备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钱范按材质可分为陶范、石范和金属范三种类型。金属范中的铜范浇铸始于先秦。实验表明,如用铜范直接铸钱,铜范浇口和浇道一接触浇注的高温铜液就会发生合金化作用,使铜范熔化,并堵塞浇道,导致浇铸失败。鉴于此,铜范表面必须有隔离保护层,该层既能使铜液不与范体直接接触,以防止铜范与铜液发生合金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洛阳市宜阳县文化馆收藏有一件自铭为铍的剑形兵器。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铜铍的起源、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资料。一铜铍的形制、铭文和年代这件铜铍由身、格和茎(柄)组成。身扁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67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材质以红铜和锡青铜为主,有少量砷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成型工艺有铸造和锻造两种,前者略多;耳环多为锡青铜,热锻成型;而铜锥、铜斧等工具则多为红铜,制作以铸造为主。现有研究成果显示,河西走廊地区四坝文化铜器技术的发展早期阶段以红铜和青铜为主,砷铜或含砷青铜占有一定比例,晚期阶段以锡青铜为主。依据新的考古发现和年代框架,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出现和早期发展,显示了来自欧亚草原地区的影响,但不同时期文化交流路线以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铜陵古代工业文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早的产铜地之一.是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结合考古材料与古代文学史进行研究,又可进一步发现,铜陵地区较早地产生了中国古代工业文学.从唐代起,铜陵地区以诗歌为代表,出现了工业文学.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宝13年(754)游历江南的宣城,秋浦、南陵(当时铜陵地区属于宣城郡南陵县)等地,写下了三首关于铜陵铜工业的诗,其一,《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其中有四句描写当时铜陵地区炼铜壮景.诗云:铜井炎炉(高欠)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瞿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诗句描写唐代铜陵地区炼铜的炉火如云霞蒸滕升天,诗句壮丽,形象生动,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极为罕见和宝贵,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工业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齐刀铜范母与叠铸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刀铜范母(或者称铜母范),即近人所说的清代晚期发现于山东临淄的阳文“齐法化”铜范盒,由于它完全具备了叠铸工艺范母的诸要素,所以几乎被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我国古代叠铸工艺和叠铸法铸钱最早的范例,又由于至今为止从未发现有其它更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代铜舟科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件南阳汉代铜舟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其在合金技术、锻造技术、热处理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等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技术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齐刀铜范母与叠铸工艺(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刀铜范母(或者称铜母范),即近人所说的清代晚期发现于山东临淄的阳文“齐法化”铜范盒,由于它完全具备了叠铸工艺范母的诸要素,所以几乎被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我国古代叠铸工艺和叠铸法铸钱最早的范例,又由于至今为止从未发现有其它更早的叠铸事例,  相似文献   

12.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晋源镇所辖19个自然村范围内,面积20余平方公里。2013-2015年晋阳古城考古队在古城罗城"东马地"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箭镞。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出土的37件铁铤铜镞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实验表明这些箭镞均为铸造成型。铜质部分主要合金类型为铜锡铅合金和铜锡合金,铤部均为铁质,大多数已锈蚀。实验结果为研究晋阳地区古代箭镞的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测定了上百件出自欧洲、近东、中东和远东地区的古代青花釉和蓝玻璃中所含有的钴及其共生元素(包括铁、锰、镍、锌、砷、铜)的相对含量。根据这些数据得到了三个成分组。宋元民窑青花、明中晚期青花、清代青花以及国产钴土矿都属于第一成分组;战国、唐和埃及钴蓝都属第二成分组;元和明代早期青花都与波斯青花同处于第三成分组。作者还根据近年来对中国出土的古玻璃方面的研究结果和中外交通史方面的有关资料对古代中东地区钻蓝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古代麻江型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型铜鼓与遵义型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法,对所取4面含砷麻江型铜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为Cu-Sn-As-Pb四元合金。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可知,古代麻江型铜鼓中含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含量较高。将该4面麻江型铜鼓与含砷遵义型铜鼓进行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对比及地缘、矿产进行相关研究可知,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关系,并且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的矿料可能来源于云南文山地区与广西百色地区一带。  相似文献   

1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89-2002分类总目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标题 作者穆斯堡尔谱学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高正耀、陈松华中国古代青铜器范型技术概论 黄龙古代砷铜研究综述 潜伟、孙淑云、韩汝玢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杨军昌、韩汝玢博物馆文物的防震保护(一)——传统抗震措施吴来明、高华平、王忠良、李蓉与现代隔震技术 蓉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郑利平、席周宽、王丽琴甘肃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陶器研究的内容和马清林、康明大、卢燕玲、胡之科学意义 德、李最雄面向文物保护的3S技术及其集成应用 汪祖进知识介绍标题用电磁学探测古代遗址的几种新技术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东下冯遗址出土的17件第三期冶金遗物进行了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其中1件附渣冰铜块的检测表明该遗址的铜有独立于锡、铅料的来源。熔铜渣及铜块的分析表明第三期时已经使用锡青铜,同时还有铅青铜、铅锡青铜、砷铜等合金种类的应用。青铜合金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得到,与二里头等遗址类似。  相似文献   

17.
<正>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在我国发现的铜火铳,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一种金属管状火器。一九七○年七月在阿城区半拉城出土的铜火铳,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物证。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许多地区的古代文化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称之为红铜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我国何时由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有无红铜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冶钢和铜器制造技术如何?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材料以资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重庆大足大佛湾彩绘含铜、砷元素的绿色及蓝绿色颜料显色成分,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便携式显微镜等无损调查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显微拉曼光谱仪(RM)等分析方法,对取自大佛湾塑像的绿色及蓝绿色颜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颜料显色成分为为巴黎绿,蓝绿色颜料显色成分为氯砷钠铜石[NaCaCu5(AsO4)4Cl·5H2O]。根据研究结论推断,氯砷钠铜石可能为巴黎绿的变色产物。该结果为探讨近代人工合成颜料变色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出土的32个炉渣、29个矿石、5个炉壁附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认定绝大部分炉渣是氧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炉渣是冶炼含砷、锑等合金的;绝大部分矿石是含有少量硫化矿物的铜氧化矿石,少量矿石含有砷、锑、铅等矿物;在一块炉壁附渣中检测出锡、砷、锑、铋合金元素,表明其对应的冶炼产品为青铜。上述现象集中体现在二期中段出土遗物中,表明至少在这一时段该遗址已经能够使用普通的铜氧化矿石冶炼红铜,再配入含有锡、砷、铅、锑、铋的矿石炼制青铜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