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华 《东南文化》2003,(7):40-43
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建筑特征。现存实物中北魏木结构建筑难以寻觅,但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建筑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依开凿洞窟时间的早晚而显出有规律的变化,各个时期均有所不同,可划分为四大类。本从这四类形制的特征作以浅议。  相似文献   

2.
张彩萍 《丝绸之路》2009,(16):84-85
在麦积山石窟的洞窟形制中,有一部分是仿照北朝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开凿和修建的,是对当时建筑形式的一个直接反映,对了解北朝建筑史有重要价值。另外,在洞窟壁画中也有单体建筑和建筑群的反映,如城池、民居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本文分门别类地对这些建筑以及其与世俗建筑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7,(2)
<正>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其开凿自北魏和平元年(460年),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年间,历经近70年。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北魏地  相似文献   

4.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十六公里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石雕佛像、飞天等五万一千多个,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政治斗争的产物。北魏的最高统治者拓跋氏,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的一个部族。在各部族  相似文献   

5.
云冈石窟的开凿工程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过去的研究者多从洞窟形制、造像样式与文献相结合,探讨云冈各洞窟的开凿次第,而论及云冈石窟开凿工程本身的论文很少。日本的隧道工程专家、佐滕工业株式会社的吉村怜等人曾经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探讨了云冈昙曜五窟的主要工程数量、工程时间和作业人数,在他们发表的《昙曜五窟营造工程探讨》一文注释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麦积山石窟第93窟为一平面方形平顶小窟,本文在对其洞窟形制、造像内容及其特点进行考察后认为开凿于北魏景明前后,并认为景明时期是麦积山石窟受中原风格开始变革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3):101-120+150-151
山西省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共有八座洞窟、七所摩崖佛龛,主要开凿于北朝时期。第一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为三壁三龛式洞窟形制与三佛、千佛造像题材,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大衣与通肩式大衣,可能受到了平城以及其他地区的影响。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佛与菩萨像主要着传自南朝的汉民族式服装,并有秀骨清像风格出现,应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与平城、洛阳的影响有关。该期第5号窟的释迦与交脚弥勒、倚坐弥勒菩萨的组合,是本地石窟的特色之一。第三期洞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属于三壁设坛窟,坛上雕三佛造像。第1号是一所开凿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儒教洞窟。圣觉寺石窟为我们研究北朝山西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书讯     
<正>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彭明浩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定价:80元。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从2011年起,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系统考察了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的打破避让关系,以及许多未完成洞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分析各类工程遗迹  相似文献   

9.
张霖 《丝绸之路》2012,(24):37-38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北魏洛阳佛教寺院布局及其形制的作品,同时也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事实。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从北魏时期的经济状况、里坊形制、饮食等方面窥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0.
龙门石窟路洞是开凿于北魏末期、设计规整、布局统一、雕刻精致、内容丰富而又是一次完工的中大型洞窟,洞窟本身未有纪年。本报告详述了龙门路洞的建筑与雕刻内容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方山南麓的北魏思远佛寺遗址,是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大同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考占发掘,揭露了北魏、辽金和明清等时代的文化层,清理了北魏时期的山门、实心体回廊式塔基、佛殿、僧房等建筑遗迹,出土北魏简瓦、板瓦、莲花化生章子瓦当、脊饰、柱础以及一些佛教造像残件等。把佛寺建入陵园,有着深刻的宗教、政治、社会的原因,就思远佛寺建筑而言,应代表丁北魏平城时期的最高建筑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华 《文物世界》2003,(4):31-34
北魏时期以“佛塔”形象作为佛教艺术的造像题材,并成为重要特征之一。云冈石窟中的佛塔造型丰富多彩,不仅雕有高大的中心塔柱,而且镌刻有众多的浮雕塔。经调查现存有120余座,大多位于洞窟窟门和佛龛两侧的壁面之上,不仅显现出当时的造塔信仰,而且简洁凝重,极富装饰韵味,折射出北魏佛塔的建造特征。  相似文献   

13.
前 言云冈石窟 ①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 1 5公里的武州川北岸 ,绵延 1公里 ,为北魏时期的石窟(图一 )。据《魏书·释老志》 (北齐·魏收撰。 5 5 4年 )记载 ,文成帝和平初年 ( 4 60 ) ,沙门统 (当时佛教中最高领导者 )昙曜向皇帝奏请开凿石窟 ,在都城平城 (大同市 )以西的武州塞开凿五所石窟 ,每窟各雕凿一尊大佛像。这武州山石窟便是现在的云冈石窟。有关云冈石窟的研究 ,1 940年代以来 ,日图一 云冈石窟全体图 (上 :东部地区 下 :中央~西部地区 )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其研究成果。时至今日 ,水野、长广…  相似文献   

14.
麦积山第100窟为麦积山石窟早期很重要的一个洞窟,该窟由于有过数次的重修,对之做系统的调查进而分析其始建年代与重修年代,有利于麦积山石窟成组洞窟及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该窟与第128窟等为北魏太和时期开凿,北魏晚期对该窟进行了重修,宋代再次重修。  相似文献   

15.
《沧桑》1993,(2)
由大同出发西行20余华里,便是巍峨的雷公山与武州山之连麓。就在那武州山东麓,一条峡谷沿着十里河向西,进入一条险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武州塞。谷底奔流湍急的十里河在历史上称为武州川水。北魏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不仅记载了这条峡谷和其谷中的武州川水,而且也记载了隐藏在这武州塞中的一座大型石窟,这便是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对于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史学家们有多种说法,但一般认为始于北魏和平年间。然而,生活在云冈石窟脚下的老百姓们对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似乎并不大关心——那  相似文献   

16.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前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依据山势的自然起伏,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有4窟(l~4),中部有9窟(5~13),西部有30多窟。此外,尚有许多小型窟龛1500多个。窟内外现存大小造像共51000多尊。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曾数次对云冈石窟进行修饰,但详细情节尚不清楚。从现有的情况看,云冈石窟东、中部的洞窟中,窟顶、窟壁及造像上的彩绘颜料,除人手能触及到的地方外,均保存完好,仍较鲜艳。对古代文物所用颜料的分析研究,不仅能为修复、保护有关文物提供科学数据,而且也为研究古代科技史提供新的资料。本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中国  相似文献   

17.
塔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坡",是佛教高僧埋藏舍利、遗骨、遗物的建筑。中国古代和东亚地区的佛塔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是印度"窣堵坡"与中国木构重楼结合的产物。由于年代久远,早期的楼阁或木塔已没有实物保存,人们仅能在考古出土的汉代明器陶楼与墓室和石刻壁画资料中对其面貌有所了解,此外是对考古发掘的佛塔遗址的复原研究。本文通过对5-6世纪北魏平城思远寺、龙城思燕寺、洛阳城永宁寺和东魏北齐邺城赵彭城佛寺塔基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这个时期佛寺木塔建筑形制结构的异同特点和发展变化,为研究这个时期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石窟寺是佛教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它是在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的佛寺建筑。石窟本是僧侣居住的地方,释迦牟尼未灭度前就已经存在了。古印度的石窟寺通常是开凿成一长方形,在入口处有门窗。中央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旁为住处。后来根据其形制和使用性质发展为两大类型:其一为“礼拜窟”,窟内雕刻佛像,供人们瞻仰礼拜;其二为“僧房窟”(亦称“禅窟”),主要供僧侣修行居住。礼拜窟有分为前后两室的,也有单独一室的;其平面有马蹄形的,也有方形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献中缺乏对于麦积山石窟始凿时间的记载,学者们对此多有推测,莫衷一是。本文作者结合洞窟形制传统、题记及历史背景,推测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最早开凿于公元471?494年间,对研究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年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文物世界》2004,(5):30-33
云冈石窟第9、10窟洞窟的营造,《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1](以下简称《金碑》)所云:“在崇教,小而完,……太和八年建,十三年毕”, 根据《金碑》记载推测认为崇教(福)寺即为云冈第9、10窟,为宠阉钳耳庆时(王遇)主持营造的一组双窟[2]。两窟的宏伟工程开凿于北魏兴盛时期,集中表现了北魏建筑形象的中国化和外来影响,具有造诣巧丽的风格。下面就第9、10窟的北魏建筑形象和它所反映的几个问题分别加以分析与探讨。一、建筑(窟体)的主要特征和建造情形此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中部窟群,属佛殿窟。1. 分前后室:两窟的建筑结构相似,均由前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