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夏,当代中国几十位德高望重的物考古专家,从四面八方云集并州,在山清水秀的悬瓮山下,饶有兴致地对一座新发现的汉白玉石椁墓进行考察研究。面对着刚从泥土中露出容颜的石椁.观赏着那精湛绝伦的汉白玉浮雕,这些博学多识,对历史和考古有着极深造诣的权威们.一个个都按捺不住激动喜悦之情.对它发出一声声感慨和赞叹.给予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1984年12月,在铜梁县巴川镇南门教场的基建施工中发现了明代石椁墓五座。这座墓群是李氏家族墓。墓是一次性建成分先后埋葬,墓葬规模较大。五座墓出土石刻仪仗队俑一百三十件,(图一)墓志四方,明代服装和《大明天启七年大统历》三册。 据出土墓志铭,(图二、三)1号墓为明代云南按察副使李仕亨之妻淳氏墓,2号墓为明代云南按察副使李仕亨之母李氏墓。两墓埋葬时间为明隆庆三年十二月,距今四百一十四年。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房山县发现石椁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12月北京市房山县长沟峪煤矿基建筑部门即将器物取出,经该矿有关部门报房山县宣传站转告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经现场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烟台市芝罘区发现一座石椁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2月16日,山东烟台市芝罘区珠玑大队社员在村北拉沙时,发现石椁墓一座。市文管会闻讯立即前往抢救清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恒 《文物》1987,(11)
1982年,嵊县城郊乡雅致村农民在城西2公里的岭角岭东麓开沟种柑桔时,发现三座相邻的古墓。县文管会向省文物局报告后,作了抢救性发掘。三墓编号分别为嵊M9、M10、M11。 M9为并列长方形砖砌双室墓,方向140°。中以宽0.33米的砖墙相隔。两室面积、形状、结构相同,均为内长2.53、宽0.49、高0.72米。墓壁自铺地砖起砌二顺一丁二组后,平砌五层,内收到顶,上砌一层封顶  相似文献   

6.
2018年4月,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茶棚村发现石椁墓,墓葬保存较为完整,为金代金中都地区典型的土坑石椁墓类型。该墓石椁由6块青石板合成,出土有筒形罐、瓷器盖、瓷碗、瓷盘、瓷碟、鸡腿瓶、卵石、铜镜、铜钱等随葬品,并在石椁底部发现有少量残铁钉和有火烧痕迹的碎骨,根据墓葬结构及随葬品推断,该墓年代应为金代中期或稍晚,其体现的葬俗有东西墓向、火葬及随葬卵石、"五谷仓"、鸡腿瓶等器物。该墓的发现为天津及周边地区金代墓葬的分期、形制及葬俗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所以保存下来的古迹文物众多,而太原是山西的首府,就文物和古迹而言,在全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还不够,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想对这些文物作进一步的介绍,挖掘它的艺术和文物价值。通过发掘其内涵,让人们更加热爱这块土地,为方兴未艾的山西旅游热增加人文内涵。明代太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建筑艺术更显得多姿多彩。明代太原保留至今的主要建筑有:纯阳宫、晋祠、双塔寺、崇善寺等。纯阳宫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的西北角,…  相似文献   

8.
2002年12月13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招待所在建筑施工挖沟时发现一座古墓葬。不久,县博物馆报告了省文管办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2月20日,我所考古人员会同县博物馆业务干部前往现场调查和进行抢救清理。古墓葬位于县城所在地陵城镇北面,在县政府招待所院内,地处低山岗的缓坡上,东临陵水河。因挖沟取土,古墓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墓内随葬品也被民工取走,后经追查已被收藏于县博物馆。该墓为石椁木棺形制结构,墓向330°。在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紧贴坑壁两侧边竖立两块石板,两端各置一块石板,搭筑成石椁,椁板相接处采用榫卯套合加固。石…  相似文献   

9.
壁画墓是表现封建社会中上层社会墓葬等级制度的重要考古资料。将隋代壁画墓以及画像砖墓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归纳出隋代壁画墓所表现的隋代墓葬等级制度及隋代礼仪。这有助于深入了解南北朝壁画墓的发展与唐代壁画墓体系的形成,也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古代壁画墓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郊娄睿墓与徐显秀墓作为现已发现的北齐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的、艺术成就最高的大型艺术宝库,以其高超的艺术创新及宏大的创作,将北齐绘画艺术的有关文字记载与间接端倪直接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娄徐二墓的惊现,不仅客观地体现了北齐绘画艺术成就,中国美术史也因此而添上了一个重要的坐标.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81,(4)
1976年2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于英山脚下发现了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的壁画墓(图一)。据出土墓志推知,附近还有另一隋墓,故将此墓暂定名为"英山一号隋墓"。墓系圆形单室砖券,顶呈穹形,白灰抹面,墓壁及穹顶绘有彩画。因墓室破坏严重,除清理出石墓志及少量陶俑外,主要是临摹和揭取了部分残存壁画。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中国戏曲是综合艺术,舞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不可忽视对古代舞乐的研究。本文拟对隋朝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张盛墓中出土的舞乐俑进行浅陋分析,试图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有所补益,特别是对探讨唐代歌舞戏的形成提供一点历史的实物资料。该墓位于安阳市北郊豫北纱厂附近,195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出土文物极其丰富。墓中共出土八件伎乐俑(图一、二)、五件舞俑(图三),皆黑发朱唇,头梳平髻,后脑插梳,身着长裙,双带下垂,发型和服饰均与同墓中的仆侍俑相同。由此看  相似文献   

13.
关于隋代张盛墓出土文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墓是195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一座隋代砖室墓。据墓志记载:张盛,字永兴,南阳白水(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生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卒子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自开源命氏,分邑承家,引派水于龙河,挺孙枝于玉树,乃卿乃相,代有人焉。”可知张盛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世代为官。本人早年侧身仕途,在官场中颇有名气。隋朝建国后,他又从县令一类的下级官吏,递升至征虏将军、中散大夫,遂成为统治阶级的中上层人物。张盛墓内出土的文物比较丰富,在192件随葬品中,主要是瓷器和陶俑。其中不少文物多次到国外巡回展出,最近由日本讲谈社和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省博物馆》一书,也对它作了专题介绍。不过,有几个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苏鲁豫皖交界区西汉石椁墓及其画像石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鲁豫皖交界区西汉石椁墓及其画像石的分期燕生东,刘智敏近几十年来,在苏北、鲁南、豫东、皖北地区发现了200余座西汉时期的石椁墓,正式发表的资料也近百座。一般认为石椁墓是该区画像石墓的早期形式,因而对其形制结构和主要随葬品的分期,发展脉落等问题深一层的...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1月,彭山至江口段扩建公路,在江口乡双江村四组轮渡码头一侧,实施爆破作业,一举炸开五座岩墓,其中第三号墓形制较为特殊,今简介于下: 一、墓制 墓室距岷江20米,高于公路3米,门向西偏北。原墓道因两次扩建公路,长度不清,今剩下1.5米。墓门高1.8米宽1.15米,门墙厚0.7米。墓门右壁下,有承插式陶制绳纹排水管道与外相通,长与墓道同。  相似文献   

16.
隋代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唐代邢窑遗址发现之后,1982年春我们在河北临城县境内又发现了一处隋代的古窑址群。在这处古窑址群中,我们查明了多座窑位,采集了一批青瓷、白瓷器物标本和几种窑具。现将窑址的分布、出土的器物和初步分析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文物商店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的伟大教导,积极开展征集流散文物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近年来征集的几件较为珍贵的瓷器,简介如下: 隋白釉双腹双龙把手传瓶(图版伍:1)通高18.5、腹宽11厘米。盘口,单颈双腹,口沿至肩部揑塑二龙,头部探入盘口。颈下部两侧各有一系。小平底,微内凹。颈腹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配合城市、厂矿企业的基本建设,经文物部门勘探,在朝阳市区内发现并发掘清理了大量的古代墓葬,其中包括三燕时期的墓葬.  相似文献   

19.
辽代绘画艺术和辽墓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郑绍宗辽代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占着一个重要篇章,而辽史记载却偏简陋,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史上只透露出一鳞半爪,所记又多错讹,给后人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依靠地下出土资料以弥补辽史之不足,撰著辽代文化艺术史诸篇章,实为重...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文物世界》2014,(1):76-78,52
春秋晚期的晋卿赵鞅墓车马坑马骨历经2500年的埋藏,本身已有腐朽;由于易地保护,马骨被切割,损伤十分严重;多次搬迁,造成箱内切块严重开裂破碎;后又长期裸露存放,造成马骨严重风化。对马骨骨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观察检测、置换和轻化切块底土、隔绝地面水气、修补切割缝、修复马骨、整体作防风化处理是我们马骨科技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