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军 《文史月刊》2011,(12):50-53
金门实在是一个迷人的地方,这孤悬在厦门外,由金门本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大担、二担、狮屿、猛虎屿、草屿、后屿、东碇岛、复兴屿等12个大小岛屿构成的群岛,总面积约176平方公里(也有资料说是151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主峰北太武山雄踞中部,海拔253米,为岛上最高山。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大量历史文献表明,最早发现、命名和使用钓鱼岛列屿的是中国人,而不是琉球人或日本人。钓鱼岛列屿并不属于“旧琉球王朝的势力所及范围”,该列屿在明朝便被纳入中国的海防及行政管制区域。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根本没有涉及钓鱼岛列屿的主权问题。1952年美国托管当局将钓鱼岛列屿划入琉球列岛地理境界的经纬度内,这是极不适当的和不合国际法的。因此,日本声称拥有该列屿主权在国际法上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长屿硐天,位于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坐落举世闻名的“石板之乡”长屿镇境内,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系规模最大的人工开发石硐。于一九九八年四月获世界吉尼斯之最。长屿硐天风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山峦海拔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属低山丘陵。《嘉庆太平县志,地舆三》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仓、黄监或统称‘长屿’。”长屿因冈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记得40多年前,在温岭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清明节,学校组织到长屿硐天去远足,浏览双门硐、石梁硐、紫云硐等"洞天佛国"。从此,长屿硐天,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去年,我再游长屿,感受就更深刻了。长屿硐天位于浙江温岭市东北,这里是丘陵起伏、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新河是依靠开采石板逐渐发展起来的乡镇,素有"石  相似文献   

5.
<正>夕阳绘彩画,清风醉晚霞。落日斜晖如丹似血,那般恣意而浪漫地穿隙而过古雷化工园炼塔林立的宏伟气势,映照在古雷港波光鳞鳞的深蓝海面,泛滥着金碧辉煌的火红律动,也纵情地照耀圣杯屿傲然独立的灯塔,时起时落的海鸥显得更加神采飞扬,这一番风景惹人心有戚戚怜爱无比,亦令人流连忘返好生怀想。圣杯屿的确有让人心生怀想的一个故事。圣杯屿,形如一只平放的酒杯,象形的夸炫着实使人怦然心动。当然,圣杯屿名曰屿,其实就是一个小岛,  相似文献   

6.
钓鱼列屿(包括钓鱼屿、橄榄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原是中国领土。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台湾及包括钓鱼列屿在内的台湾所有附属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略日本被迫接受中、美、英等国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承诺履行公告中的所有条款,包括把窃取中国领土归还中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员实地考察,返回法国巴黎后,一致通过雁荡山、方山-长屿硐天、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同为世界地质公园。同年12月,方山-长屿硐天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温岭方山-长屿硐天景区,有着丰富的石文化资源,曾举办过两届石文化节。  相似文献   

8.
日本觊觎、强占我钓鱼列屿的历史考析——再质奥原敏雄教授吴天颖从14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及琉球大量历史文献记载证明,中国人民原始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列屿,并在明代将其纳入中国版图。至于日本方面,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唯一涉及钓鱼列屿的著述,即是日本...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中日钓鱼台列屿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钓鱼台列屿争端是中日双边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但其起源、演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均与美国的卷入关系重大。本文通过回顾有关历史,揭示出美国在钓鱼台列屿争端中的作用、法律关系及其相关政策与立场,并以确凿的历史事实,对美国政府一再声称的在钓鱼台列屿问题上的所谓中立立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 )资料室藏有一部十卷本的《槟榔屿志略》。可能是由于流传不广的缘故 ,海内外的东南亚和华侨、华人史学界对此提及者甚少。实际上 ,《槟榔屿志略》一书是国人对槟榔屿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最早记述之一 ,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本人不揣学浅 ,在此愿就该书的内容及其史料价值作一简要的介绍。一 作者及其版本源流《槟榔屿志略》的作者为力钧 ,福建永福 (今永泰 )人 ,生卒、生平不详。据力钧本人于该书“自识”中所述 :其于光绪辛卯 (1891年 )南游至新加坡 ,见到左秉隆总领事所著《海南群…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2008,(5):68-71
长屿硐天由千余硐窟及无数阶坎直穴构成,体积达6百万立方米。结构复杂,景观奇特,规模宏大,蔚然壮观。自宋代以来,采石遗址即为人所利用,成为宗教与旅游的活动场所。是长屿硐天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温岭的人文历史造就了这个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12.
东门屿,仙山之远,名屿之近据说。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地理》曾评出中国四大名屿,即温州的江心屿、台湾的兰屿、厦门鼓浪屿以及我们此行前往的东门屿。评选的标准我们不得而知,但亲身前往的好奇却是满满的。  相似文献   

13.
《厦门志》载:“厦门自宋以上无可考”;“宋为嘉禾屿,属泉州府同安县。宋名嘉禾里,以产嘉禾得名。”“明江夏侯周德兴城厦门为中左所,‘厦门’二字始见。”这一记载说明几点:第一,厦门历史自宋以上无可考,不知如何开发而来;第二,宋时厦门称嘉禾屿,因岛上产嘉禾而得名。也就是说“嘉禾屿”的名称是宋时才有的;第三,“厦门”的名称始见于明朝。  相似文献   

14.
辜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同安县,1856年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他少时聪明过人.十岁赴欧洲留学,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工程土木科文凭,后又游历意、法、奥诸国.精通多国语言。1880年回到槟榔屿。不久在新加坡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学者马建忠会面.深受他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温岭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台州湾以南,先后举办了"中国新千年曙光节"、"中国新世纪曙光节"、"中国石文化旅游节"、"中国首届岩洞音乐会"等旅游节庆活动。温岭距离黄岩机场30公里,沪杭甬、上三、甬台温高速公路直达温岭。方山-长屿硐天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总面积26平方公里,由方山和长屿硐天两大景区组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工石硐——长屿硐天景区,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石文化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工们依势取石留下了28个硐群,1314个硐窟,  相似文献   

16.
<正>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一个州)华侨家庭。1886~1896年入槟榔屿大英义塾学习。19896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女皇奖学金考试中名列第一,赴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学习,是剑桥第一个华人医科学生。1899年6月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1899年8月考取圣玛丽医院大学奖学金,在医院学习3年临床课程。多次获得奖章和奖学金,  相似文献   

17.
以宋蕴璞《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一书为主要研究材料、槟榔屿华人移民社会中的华人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宋蕴璞笔下二十世纪初期的槟榔屿华人及其中的知识分子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在发起、推动和参与建设学校、发起书报社、筹办报馆、参与社团等方面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及他们漂泊海外的情感归依进行了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做过的采访中,对温岭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吕志令局长的访谈算是跨度最大的一次——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先后在北京、杭州、温岭等地与他进行了数次的交流。吕局长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数家珍。的确,过去的2007年对温岭旅游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世界地质公园方山—长屿硐天揭碑开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山·长屿硐天入选"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在北京与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风景名胜区与建设生态文明论坛暨方山—长屿硐天特色魅力推介会"等等,让温岭旅游的人气指数迅速上升,赢得业界口碑。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世纪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融神明祭祀与祖先祭祀于一体的大宗祠组织——龙山堂,并重修了族谱。在19世纪的槟榔屿,邱氏的认同首先是宗族内部按照房派来划分的血缘认同;在宗族之外,则有闽南方言、福建公司、海澄三都、三魁岭等范围大小不同的方言群和地域认同。这是邱氏在海外采取的认同层次,体现出邱氏多面相的宗族发展策略,也成为邱氏宗族乃至闽南社群形塑的主要途径。邱氏宗族组织的再建构,代表了英属马来亚地区华人社群形塑过程中血缘认同的一种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20.
温岭是我的故乡,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年初,乡人告我已建立长屿一方山地质公园,这引起了我极大兴趣。最近,才如愿以偿,回到了故乡,立即激起了我对游览景点的欲望。长屿和方山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在改为地质公园后,各景区都竖碑,增添了地质新内容,使我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