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昕 《文史精华》2013,(7):35-35
1958年4月21日的《北京晚报》发表了郭沫若作的《咒麻雀》诗一首: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  相似文献   

2.
吉庆街艺人     
正张德生,艺名"麻雀",安徽人,1951年生。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因为穷,后来带着一把二胡离开家乡闯荡江湖。1993年,"麻雀"来到武汉吉庆街卖艺,擅长演唱自编自创歌曲。他将林依伦的《爱情鸟》改编为《爱情麻雀》而一举走红吉庆街,与"老通城""拉兹""黄瓜"并称吉庆街"四大天王"。"麻雀"曾经上过央视的专题报道《小毛与麻雀》、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武汉电视台的春晚、湖北卫视的《国庆7天乐》等节目,在电视剧《来来往往》中客串过草根艺人角色,他的两首歌《爱情麻雀》和《阿莲》收录在雪村的专辑《全是高科技》中而广为传播。图为2012年7月15日,"麻雀"在为吉庆街食客演唱自创歌曲。  相似文献   

3.
除“四害”     
《湖南文史》2012,(4):62-63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的不良卫生状况,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群众性卫生运动,提出了“除四害”的口号,要把老鼠、麻雀、苍蝇、蚊子除尽。由于其中的麻雀和老鼠被认为是偷吃粮食的罪魁,l958年更是掀起了剿灭麻雀的高潮,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轰、打、毒、掏”的综合战术,对麻雀以歼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麻雀锐减     
《华夏地理》2008,(6):26
家麻雀原产于欧洲、亚洲和北非,与人类关系非常紧密。它们吃我们的粮食碎屑,在我们的屋檐下筑巢,并已跟着我们传遍全球。但如今麻雀的数量正在下降——大概是受了我们的害。在西欧,由于几十年前农耕方式的变化,散落的种子和杂草越来越少.乡下的麻雀数量锐减。之后,一些城市麻雀的数量也开始下降。在伦敦,英国皇家保护鸟类协会和许多鸟迷都热烈地研究过这一问题;1925年所做的一次调查在肯辛顿公园数到了2603只家麻雀,而2000年进行后续调查时却只找到了8只。协会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麻雀无法逮到足够的昆虫来哺育夏季孵化的雏鸟。有环保人士怀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道路越修越多,草木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5.
历史事件有时会重演。18世纪40年代,普鲁士执政者曾因错误地下令扑灭麻雀,自酿苦果。19世纪60年代,法国重蹈覆辙。谁会料到,在世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的20世纪50年代,已经为历史和科学证明是错误的消灭麻雀的事件,竟在新中国重复发生。现在50岁以上的人,对我国50年代的轰轰烈烈的全民灭雀运动记忆犹新。那场空前规模的灭雀大战是毛泽东发动的。部分生物学家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消灭麻雀。他们执著地为麻雀翻案,走过了近五年的漫漫长路,直到毛泽东把麻雀从“四害”名单中除名时止。听信农民经验,毛泽东决心消灭麻雀1955年我国农业合…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史》2012,(10):45-45
1955年,毛泽东在组织起草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农业十七条》时,决定将麻雀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列为必除的“四害”。1958年3月至5月,毛泽东在几次中央工作会议及八大二次会议上,都号召要消灭麻雀。在“大跃进”中,消灭麻雀的“群众运动”也在全国进入高潮。从3月起,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围剿麻雀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7.
麻雀之殇     
熊卫民  岳飏 《中华遗产》2012,(10):96-111
那是一场麻雀的噩梦。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消灭麻雀运动,它因何而起?又是怎么跌宕起伏?究竟牵扯了多少人物的命运?——这小麻雀背后隐藏着大历史,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诸多发人深省的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8.
麻雀牌是一种大家喜爱的娱乐游戏。本文介绍了麻雀牌发明的几种学说及唐宋以来历史演变、发展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很古很古的时候,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个猴子和一只山麻雀。有一年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山麻雀对猴子说:“你虽然是个公猴,可还比不上我,你房子也盖不起,我虽然是只母麻雀,可还会搭窝避雨。”猴子听了非常生气,等天晴后,它爬到树上,把山麻雀的五个蛋砸碎了。山麻雀很悲伤,对猴子说:“今世我打不赢你,后世我一定要报复你。”猴子笑笑说:“你哪一代也打不赢我,我的武艺很高。”说着就演起武来,在大树枝上跳来跳去的。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2014,(9):44-44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相似文献   

11.
雷颐 《炎黄春秋》2009,(2):60-63
不是“过来人”可能很难想象,在上世纪50年代曾兴起过一个轰轰烈烈的消灭麻雀全民运动;而“过来人”对这个“运动”的详情大多也不甚了了,更不知道其中一些人物的命运。麻雀遭劫,最终导致人的劫难。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九年二月七日农历除夕,我吃的团年饭是满桌的麻雀肉。那时,公社化运动开始不到半年,人们都在公共食堂吃饭,过共产主义生活。桌上特殊的团年菜,是当时除“四害”的战利品;那时麻雀特别多,成百上千地一群群飞到田里觅食,政府定为害乌,与苍蝇、蚊子和老鼠并列为“四害”,号召全民歼灭之。1958年秋收后,人民公社掀起声势浩大的“哈麻雀”运动,大人小孩被分成若干小分队,每队二三十人,遍布田头地尾,人手一根划破的竹响竿儿,或一面铜锣,一支喷呐。遇麻雀从空中飞过,人们,便敲锣吹附呐摇竹响竿儿,同时“阿哟哟”敞开喉咙…  相似文献   

13.
麻雀的记忆     
清晨之际听到一阵剥啄声,寻声所示,瞥见三只麻雀正啄食曝晒在窗台上的种籽。吃着吃着竟吵起架来,种籽迸洒一桌,近在咫尺的小麻雀显然无视于我的存在,兀自打闹、喋喋碎语。  相似文献   

14.
雷颐 《文史天地》2014,(12):10-13
正不是"过来人"可能很难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曾兴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消灭麻雀全民运动;而"过来人"对这个"运动"的详情大多也不甚了了,更不知道其中一些人物的命运。麻雀遭劫,最终导致人的劫难。1955年,毛泽东在组织起草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农业十七条》时,决定将麻雀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列为必除的"四害"。1956年元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最高国务会议正式通过的《纲要草案》第27条规定,从1956  相似文献   

15.
《华夏人文地理》2004,(2):54-55
日本野口恭郎曾五次到中国的宁波,因为他竖信日本麻雀是从这个港口城市漂洋过海传到日本。起码“麻雀”的日文发音与宁渡方言中麻将的发音一致,据野口考证麻将大概在1009年前后就进入日本了,最初在艺术家和有闲阶层中流行,后来逐步被社会各  相似文献   

16.
正麻雀科是新成立的科,由过去的文鸟类、鹡鸰科和岩鹨科的成员构成。麻雀科有386种,是鸟类第六大科,分为5个亚科,其中包括不少人们最熟悉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亚欧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  相似文献   

17.
《乌鸦与麻雀》开拍于解放前,完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是真正“跨时代”的影片1957年,国家文化部举办优秀影片奖评选,一等奖大多是如今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钢铁战士》《白毛女》《董存瑞》《渡江侦察记》……这些作品中,有一部看起来与众不同--《乌鸦与麻雀》。  相似文献   

18.
麻雀情怀     
冯忠文 《南京史志》2022,(22):70-71
<正>伴随着童年的记忆,故乡和故乡的麻雀越走越远。说起麻雀,生活在北方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通、最不矫情的鸟类,也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它时常栖息于民居和田野附近,无惧酷热严寒地繁衍着自己的后代。麻雀头上,长着又短又密的棕色羽毛,毛茸茸的,像个小小的绒球;它的小眼睛圆圆的,像珍珠似的探视着四方。它特别灵敏,一旦发现风吹草动,或感到有人为的“干扰”,便会倏忽飞走,飞到自认为安全的地方,站稳脚后还回头一望—是探视?是嘲笑?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9.
《华夏人文地理》2004,(2):48-49
麻将牌也作麻雀牌一吉时称雀牌、博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110年。  相似文献   

20.
鸽子不愿做凡鸟,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好得到鸟儿们的尊敬。除夕那天晚上,鸽子对麻雀说:“明天是大年初一了,我俩比赛谁起得早。起得早的当鸟王寨主,起得晚的做凡鸟百姓。”麻雀没有说什么。第二天早晨,天才麻麻亮,小鸟就已经起来,和往常一样,忙着找吃的去了。可是鸽子还躺在窝里睡大觉。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鸽子还未起来,直到太阳光刺着他的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