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贺龙与地处黔东湘西的铜仁地区的渊源不可谓不深。从参加革命起,到1936年元月红二、六军团北上长征为止,贺龙曾数度驻扎铜仁,在黔东湘西的大山里扩军、发动群众、号召贫苦百姓起来与土豪劣绅斗争。省溪(今铜仁市万山区的前身)纵队就是贺龙亲自在铜仁地区点燃的星星之火。省溪纵队从1931年8月至1948年7月期间,在万山这个千年老矿区打土豪,斗矿霸,迎红军,点燃了万山工农群众武装斗争的烈  相似文献   

2.
任弼时、贺龙、肖克、王震、关向应、甘泗淇同志,是我党著名的领袖人物和革命家。他们是湘赣苏区与黔东苏区两大根据地的创建者,同时又是红六军团和红三军的创始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曾在他们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1937年9月间,由于历史造成的变故,我在山西抗日前线与他  相似文献   

3.
易俊图  姚胜祥 《文史天地》2013,(10):F0004-F0004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是1934年5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在云贵高原上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时辖17个区革命委员会或区政府,  相似文献   

4.
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下,红三军与黔东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贵州高原上树起的第一面革命红旗。这块根据地包括贵州东部的沿河、德江、印江。松桃及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广大地区,“中心区域,东西宽六、七十里,南北长一百里,人口约Ic万。”①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111934年,红三军准备开辟鄂川边的意图受阻后,决定进军黔东地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此时的黔东地区有着建立根据地的良好条件:一是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黔东一带是土家族、苗族等十多…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8月,任弼时和萧克奉中革军委之令,率领刚刚组建的红六军团9700多人,从井冈山根据地突围西征,红六军团经湖南进入贵州后,与桂、湘、黔三省敌军和众多民团一路血战,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3000多人在黔东印江县与贺龙红三军会师,这就是中共红色战史上悲壮的红六军团西征。  相似文献   

6.
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段苏权,是我军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这位当年曾任红6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黔东特委书记兼黔东独立师政委,曾在川黔边境为后人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往事。1934年,中央苏区第5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中央红军只得准备长征。在中央命令下,任粥时、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1万2千余人作为长征先遣队,先行西征,力图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红六军团退出湘赣苏区,横贯湖南,于1934年9月进入贵州黔东地区,在石吁县甘溪一战,红六军团遭湘、黔、桂3省敌军20余个团围攻,损失惨重,最终仅剩3千余人与红…  相似文献   

7.
土家情歌     
史料记载,黔东土家族为巴人后裔,在土家族人发展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中,仍可见古代巴人的蛛丝马迹。世代传颂的土家民歌更是传承了巴人“竹枝歌”七言四句、谐体、双关的特点,历史悠久,有深远的文化渊源。黔东土家民歌是黔东土家族人民在与自然漫长而又艰辛的斗争中所形成的,最后以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流传下来,依靠族人的世代传唱。土家民歌所展示的是人们在劳动之间所获得的全部情感体验,折射出土家人民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生存、劳作、繁衍的全部过程。土家民歌情感真挚,语义双关,多用比兴手法,民歌中的情歌则清新自然,情感生动明朗,是土家文…  相似文献   

8.
1934年夏,红三军成功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红三军得以成功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黔东人民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贵州军阀内斗严重;"肃反"扩大化停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组织工作;红三军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9.
镇远     
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至今已有2290年的置县历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在华日本人们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  相似文献   

10.
黔灵东路长约400米,路宽约20米。在未命名黔灵东路之前,沿途从东到西,历史上曾经的地名有:新东门、檀香寺、财神街、化龙桥、鲜鱼巷、轩辕街。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雷山县档案馆里,收藏了一份凝结着斑斑血迹和汗渍、由白变黄的构皮纸信件。那有力的、浓重的笔迹,体现了信主人刚毅豪迈的性格和坚定不一移的信念。这份信件经中央档案馆科学鉴定,确认是贺龙亲笔真迹(原件现收藏在中央档案馆),原文如下: 仲毓光庭东山同志: 工作需要我到湘、鄂西一带建立游击,冠生望你们坚守本地壮大队伍,迎合红六、七军到来。 贺云卿 民国十八年三月一日于藕池区 地处黔东苗岭深处雷公山下的雷山县城,无史书籍记载或传说有过革命风云人物,亦无红军长征路过的足迹,怎会有贺龙元帅的亲笔信件出现?这封信…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其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长驱2万5千里,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最早进行长征的是红六军团。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保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从湘联根据地突围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该部给d大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于同年10月24日到达黔东,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红军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是红35军。该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于1935年9月18日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胜…  相似文献   

13.
镇远     
正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至今已有2290年的置县历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潕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7张国家级旅游品牌,享有"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  相似文献   

14.
红二军团在湘鄂西曾创建了东西长五百里、南北二百里、人口近三百万的红色根据地,是当时全国三大苏区之一。但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了全党,中央代表来湘鄂西有恃无恐地彻底推行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致使红军不断遭受重大损失。以后又在清除“AB团”“改组派”的肃反运动中取消了政治工作,最终导致了湘鄂西苏区的彻底失败。贺龙后来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面红旗子”。正在这个时刻,任弼时和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六军团奉中央命令来到黔东同红三军会合。他们也是在…  相似文献   

15.
吴剑平将军是率领黔军出黔抗日的将领之一,曾任 121师师长。1949年秋,吴剑平在第二绥靖区司令任内, 于9、10月间,接受贵州地下党的要求,秘密起义,确保了历史名城遵义完整地交还人民。我作为解放历史名城遵义的参加者和亲历吴剑平将军起义的见证人,写成此文, 以表达对这位黔军抗日将领和保护历史名城遵义有功之人的怀念之意。  相似文献   

16.
黔东事变至今已过去整整四十五年。那时我二十五岁,家住温泉乡内寨,与欧昌义是亲戚。黔东事变时,欧昌义在义军部队任大队长,自始至终参与其事,我作为他的亲随,经常不离左右。因此,对黔东事变(剑、台部分)的起因及经过,略知一二。现将引起这场农民大暴动的原因以及几次较大的战斗情况,分别叙述于后,供研究这方面历史的同志们参考。一、事变前清水江沿岸的政局和社会状况黔东事变暴发前,苗、侗、汉各族人民聚居的清水江沿岸,深受战乱、兵灾、匪祸和饥荒的危害。那时不通公路,所有货物只能靠清水江上的木船运输。由于连年军阀混战,地方政局不稳,致使盗匪横行,坐坳关  相似文献   

17.
元帅蒙冤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首先扳倒了罗瑞卿,扫除了他篡党夺权的第一个障碍,接着把矛头对准贺龙。为打倒贺龙,林彪鼓动吴法宪等告贺龙阴状,与此同时, 叶群还一手制造了谋害贺龙的四封诬告信。  相似文献   

18.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湖南、重庆接壤,比邻湖北鄂西,素有“黔东重镇”、“黔东门户”之称,交通便利,风光旖旎,有被称为“人类基因库”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十里锦江、乌江山峡、思南石林等自然风光,还有被称为“黔东第一汤”的石阡温泉,“黔东奇观”九龙洞和堪称“地下长城”的中国“汞都”遗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彝乡风情录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喜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川、滇、黔、桂四省区,人口仅次于壮、回、维吾尔族而居第四位。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彝族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浇灌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编织着传奇的生活.留下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彝乡风情。  相似文献   

20.
44年过去了,贺龙副总理一行到青岩公社视察时的情景,至今仍在许多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心目中记忆犹新,贺龙同志永远活在青岩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