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第七十六)曰:“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逐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婴,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是史书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吃牛”祀典是湘西和黔东北苗族祭祖祭神活动中最隆重的祀典。举行这样的祀典都要杀牛来作祭品,并请巫师来进行一系列的法事活动。现将解放前黔东北松桃苗族的“吃牛”祀典作一简单介绍。“吃牛”,亦称椎牛,苗语叫做“龙涅”。松桃苗族的“吃牛”祀典,一般是由比较富裕的人家单独举行的。举行“吃牛”祀典的原因,是人到中年以后仍未生育男孩或家中有人患了重病,经巫医占卜认为有牛鬼作祟,因而请巫师许下椎牛大愿。在举行祀典之前,先要备齐牛猪鸡鱼和一些迷信用品,到时各处亲友,以及本寨帮忙的,不下百人,一连多天大吃大喝。因此,一般贫苦人家是无力举行的,就是稍为富有的人家只要举行一次“吃牛”祀典,往往也就衰败下来。  相似文献   

3.
大土苗族自然崇拜的生态效应与文化内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大土苗族自然崇拜传统文化的形成、由来及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自然崇拜在当地社区森林生态系统维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效应。并从道家、儒家、佛教的生态伦理道德,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角度.对其自然崇拜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苗族的装饰     
民族装饰是划分民族的形象性的依据之一。苗族装饰以其独具的特点,在苗族的分布及其发展、民族心理、审美意识、民俗民情、工艺美术等的研究中,起到索引和钥匙的作用。高高的发髻,象锦鸡的羽冠, 宽宽的花袖,象锦鸡的翅膀, 密密折折的长裙,便是锦鸡的尾羽。  相似文献   

5.
苗族村寨     
陈筱  孙华 《世界遗产》2014,(1):98-100
苗族村寨凝结着苗族起源、迁徙和在当地生息的历史,是一部蕴含着大量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大型资料库,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体现。这种历史和文化历经千年依然存在并不断发展演变,为正在快速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鲜活的见证,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苗族纪实     
伦敦:1919年1月版    结语:最后七年的岁月由我亲爱有朋友塞姆·柏格理在前面章节中所描述的工作情况,随着他笔下那些章节的最后段落以来岁月的流逝,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得到持续发展。苗族人的运动在一个非常广泛的区域内产生了某种十分谦和的影响力。人们在注视着,当他们看到一座又一座教堂建立起来,书籍出版发行,学校纷纷开设,苗家孩子对着他们聚集起来,于是许多人开始充满羡慕之情,并且担心苗家后代将来的命运会好于他们自己的孩子。苗族人土地的所有者诺苏,开始放弃他们本来的冷淡态度,并在惊愕中擦亮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拜的神异动物。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龙岗、龙城、龙泉……;因龙而号的亭台楼阁举不胜举:龙祠、龙壁、龙门、龙塔……;与龙有关的民俗也是比比皆是:龙舟、龙灯、龙笛……。以至于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龙的传人”。但龙的真相,却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最大的疑谜之一。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的图腾崇拜。“图腾”,是印地安语toten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  相似文献   

8.
芒果,一种常绿乔木的果实,据说原产于印度,现在热带已极普遍。其形如肾,通俗地说像腰子。它还有很多别称,如又叫檬果、闷果、面果、庵波罗果等等。成熟后呈黄色或红色,所以有了后来的“金芒果”之说。因芒果维c和其他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之故,也有“热带果王”之称。就算它是热带果王吧,不就是一种水果而已,然而,你能否想象得到,在我们国家,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曾掀起过一股狂风暴雨般的芒果崇拜热呢?  相似文献   

9.
苗族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慢慢地,却又踏踏实实地日益了解着我们的群众。通过在村寨中的不断巡回,我们直接接触到那些自称信奉基督的人,并且逐渐吸引若干男子形成了一个接近我们的核心集团,他们后来在传播耶稣福音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对于这些人中的若干位非常熟悉,而对他们越是了解,就越发喜欢他们,也就越是感谢上帝把他们送到我们这里。  相似文献   

10.
苗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永华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苗族风情浓郁,其住房十分考究,别具一格。在贵州凯里苗岭山寨,苗族同胞居住的吊脚楼比比皆是。一幢幢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浮沉于朝雾夕烟之中,有如海市蜃楼般的景象。苗族同胞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  相似文献   

11.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对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影响和贡献,极其显著。苗族文学可分口头文学(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文字文学)两大类。民间文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诗歌,一是故事,两者皆兼有说唱。诗歌在群众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素有“苗家是诗歌的海洋”之称。散文式的传说故事,在苗族文学中也很普遍。书面文学也有两种形式,即诗歌和故事,古代  相似文献   

12.
苗族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的某一天,于中国西部山区将有一个发现。某些有进取心的旅行会因为听到当地山里人远距离的相互间招呼声而大吃一惊。从远方传来尖锐的呼喊声“科——伊”,“科——伊”,会引起旅行的深思,并沿着自己的思路推论。  相似文献   

13.
苗族纪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塞缪尔·柏格理(Samuel Pollard),亦称塞姆·柏格理,伯格理还译作波拉德。1864年4月20日,他出生于英国康沃尔郡卡姆尔福特一贫穷的手工业工人家庭;1886年作为基督教新教卫理斯宗分支循道公会的传教士,与弗兰克·邰慕廉一同来华,次年开始在云南传教;1891年与埃玛·海恩奇在中国结婚,海恩奇亦译作韩素音;1903年访问大凉山彝族区域;1904年以后,致力于黔、滇、川毗邻地区以贵州威宁石门坎为中心的营建活动;1915年9月15日在石门坎殉职。在国外他被公认为卫理公会最杰出的5名使徒之一。 《苗族纪实》以记实性笔法录下1904—1908年间石门坎营建过程,及近代末期相关地域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状况 英文原版《苗族纪实》系 R.Elliott Kendall即甘铎理先生生前赠给本人。甘铎理先生建国前曾在威宁主持过崇实中学,编辑出版《柏格理日记》,著有《在天的那一边──柏格理传》、几十年来不懈进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苗族服饰     
《文史月刊》2010,(6):F0002-F0002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向老官人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古丈马草坪的十三坳,有一匹一凶二恶的大黑马,不管什么人从那里经过,都会被它咬死,真是害人不浅。只要一提起它,大家又是气又是恨,但又都奈何不了它,不知怎么办好。源陵的莲花池有一位名叫向老官人的土家族后生,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力大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出名的青年猎手。他得知大黑马咬死人的消息以后,便赶到马草坪地方为人们除害。  相似文献   

16.
苗族鼓楼     
在台江县城东南20公里的排羊乡九摆村,有一座为苗族地区罕见的鼓楼。九摆村位于雷公山北麓,周围群山环绕,风景优美。鼓楼座落在村中的土阜上,凌空矗立,古朴庄重,当地苗族群众称之“炸牛”或“炸足牛”。为三重檐多坡面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其下层空间宽敞,平面正方形,无斗拱铺作。楼高11米,长、宽均为7.2米,总占地面积51.84平方米。楼中以一根粗大笔直的杉木作主承柱,从地面直通屋顶。周围以16根合抱的外环檐柱为衬,着地木柱共17根。梁架结点以落地长柱与瓜柱相间使用,用穿枋穿斗连接,利用逐层内收的梁、枋、瓜…  相似文献   

17.
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也是民间体育形式。据考,起源于原始部落时期。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木鼓或皮鼓,另辅以锣、钹、唢呐、二胡等。表演时,舞者以尺许木棒或徒手击鼓,也有他人击鼓伴奏的。舞蹈动作多模仿种田、插秧、晒谷、织布、挑花、淘米、梳头等生产、生活动作,还有模拟猫儿洗脸、狮子滚球、猴子戏鼓等及表现武功健身的翻跳滚打、推挡擒拿等。苗族鼓舞舞汇丰富,种类繁多,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并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跳年鼓舞”、“踩鼓舞”、“略高斗”(汉语称“木鼓舞”)、“简子鼓舞”、“团圆鼓舞”、“凤凰鼓…  相似文献   

18.
苗族纪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五章如潮涌来他们无处不在!萨温医生准确地概述当时的情形,并以埃及的瘟疫、成堆的青蛙相比喻,“会进入您的房屋、进入他们的寝室、上到你的床上、进入你仆人的住房,上到你们的头上、进入您的烤箱,最后进入你的揉面钵。”不管你走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在厨房里,在餐厅,在书房,在起居室,在客厅,在教堂(他们上下躺着两层!),在学校教室,在院落,在马厩里,在台阶上,早晨、中午和晚上,他们无处不在!如果主妇想进厨房准备早餐,她必须推开征用了所有空间与火炉的人群。如果我们在餐厅用饭,只有于奇异的目光注视之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神州民俗》2010,(7):40-41
人们对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等,都是原始崇拜的延续,历史和文化内涵深邃,但对于各种崇拜,各地所展现出来的形式尽不相同,有的传统和意识随着年代的更迭,时光的流逝早已消失,有的则保持至近代甚至到今天,本期所刊登的江苏人体崇拜是流传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种人文现象,这一历史现象值得人们去思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泽川 《文史月刊》2011,(9):38-38
印第安人把狗视为“天神”,对它无比尊敬和崇拜。 每年5月底的最后一天是狗节,当地居民会把自己的狗用鲜艳的饰物装饰起来,以示爱护之心。如果狗老了不能自己觅食,主人就得用最好的食物精心喂它;狗若死了,主人会痛哭流涕,并且为它举行隆重的葬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