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南马区五十六都紫溪村一个贫儒家庭。1906年秋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1911年大学毕业后被金华中学堂聘为国文和历史教员。早年,他投身反清斗争,和宋教仁等一起成为南社的成员。在这一时期,他崇拜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后转而崇拜孙中山,成了中山先生民主革命事业的积极追随者。此后,邵飘萍成为中共早期秘密党员、北京京报社社长。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相似文献   

2.
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回忆当年在北京大学时的情景,曾动情地谈起邵飘萍。他对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张作霖为什么要杀邵飘萍?这得从邵一生作为独立报人说起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杰出报人邵飘萍遇难已80多年了,他是在1926年被反动军阀杀害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报刊上多次提到邵的夫人祝文秀晚年在家乡无锡生活的情况,特别强调她是贫苦农家女儿云云。其实祝文秀并非邵飘萍的原配夫人,而是邵娶的如夫人。邵飘萍先烈的夫人汤修  相似文献   

4.
张振群 《江淮文史》2007,(2):134-145
张友鸾,李大钊的学生,早期报业名家邵飘萍的高足。在新闻界出道很早,是我国第一代受过正规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报人。20岁开始新闻生涯,最早在邵飘萍的《京报》创办《文学周刊》,李大钊委任他为《国民晚报》社长,头角峥嵘名噪一时。他先后在14家报纸工作,人称“办报奇才、全才”,与新闻界名作家张恨水、副刊圣手张慧剑并称“新闻界三张”。  相似文献   

5.
朱芸  许珊珊  邓丽明  何威 《神州》2013,(5):54-54
他是新闻界的全才,他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艺术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论说、时评、随笔,抨击袁世凯及军阀的专横跋扈,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他就是有“铁肩棘手”之称的名记者邵飘萍。本文从邵飘萍的采访艺术和写作艺术,来研究如何将他的采访艺术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邵飘萍是自由主义新闻记者,他们因时代潮流及共同理想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同志。在民国初年,他们共同高举反袁护国的大旗;在五四运动中又共同以笔作刀枪,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共建党后,李大钊介绍邵飘萍成为秘密中共党员,后来二人牺牲在奉系军阀的屠刀下。请惠阅《五四运动前后的李大钊与邵飘萍》一文。  相似文献   

7.
邵飘萍是我国最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学者之一,是《京报》的创办人。从辛亥革命时期直到他牺牲前近二十年的新闻生涯里,他一直站在民主革命的前列,同清朝统治者,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业绩是值得后人景仰的。  相似文献   

8.
《纵横》2002,(5)
1926年4月26日,著名报人邵飘萍被奉系军间杀害,北平《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义愤填膺,撰联凭吊:  相似文献   

9.
我是2000年~2002年连续编发邵长兴先生的《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及《新版方志学年鉴编著述略》而“初识”邵长兴先生的,至今仍未谋面,但从他每一年度的“独家新闻”专稿中就略窥到他“一夫当关”的智勇和“一马千军”的豪壮。近日承蒙邵老先生相赠大作《邵长兴方志文存》(以下简称《文存》),一口气浏览之后,钦佩、敬重之情油然而生,被他那种对地方志事业赤诚、执著到痴迷地步的境界所感动。  相似文献   

10.
金满楼 《湖南文史》2013,(12):27-28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及“狗肉将军”张宗昌以“通赤”罪名枪杀知名报人邵飘萍、林白水,两人之死相距不过百日,某报遂以“萍水相逢百日间”相吊唁,一时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宣南著名新闻记者、《京报》创办人邵飘萍先生是北京现代史上重要人物。“五四”运动爆发,纪念“三一八”惨案受害者等重大历史活动,都跟他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宣南首办通讯社,大办报纸,敢说敢发表政论,敢揭露反动军阀的罪行,在社会上产生过强烈的反响。因此,许多书籍、报刊纷纷撰文介绍他平凡而伟大一生的诸多优秀事迹。  相似文献   

12.
《邵长兴方志存》(以下简称《存》)分春夏秋冬四卷,分别为纪事、谈书、论志、纪游。春之卷是《纪事》,主要收入了邵长兴同志纵论社会主义方志事业的大势大略的几篇章和连续13年(1988-2000)的《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连续5年(1995-2000)的《中国年鉴十件大事》,并以特载殿  相似文献   

13.
冯晓蔚 《文史精华》2012,(10):39-43
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1886年10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南市街道紫溪村一个贫儒家庭。中共早期秘密党员,北京京报社社长,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他因反帝反军阀,于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杀害于北京天桥,时年40岁。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文史月刊》2014,(2):40-40
鲁迅是我国第一批积极使用和推广标点符号的知识分子。要说起来,汉语中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最早是在1918年5月号的《新青年》杂志上出现的,在此之前,标点符号还没有从国外引入中国。说起标点符号在中国的推广使用,这里还有一段历史。当时,陈望道是在中国推广标点符号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5月,用文言文写了《标点之革新》一文,发表在《学艺》杂志第3卷上。接着,1918年5月号的《新青年》杂志就响应了陈望道的号召,在该期《新青年》杂志上,除了全部用白话文外,还采用了新式的标点符号。不久,陈望道又写了《新式标点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米哈依尔·伊里奇·罗姆是苏联人民演员,著名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列宁在十月》(1937)《列宁在1918年》(1939)、《幻想》(1943)、《一年中的九天》(1962)、《一个普通的法西斯》(1966)等。其中以《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闻名于全世界,在中国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斯大林的形象,一直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那么这位令  相似文献   

16.
在报界前辈中,张友鸾是值得尊敬也值得羡慕的。他曾被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这位民国年间与张恨水齐名的赫赫有名的报人,解放后虽然不再办报纸了,但依然以其卓绝的智慧、多彩的文笔,写成千古文章,供世人广泛阅览。而他在逆境中一如既往的乐观豁达则是令人至为佩服的。张友鸾早已去世了,但他的逸闻趣事却依然在文化界传播。当我再一次从他的表弟赵洛先生处听到关于他的有趣掌故时,马上想到“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句话。张友鸾在民国新闻界是非常有名的。他20岁在北平平民大学读书时,便受到著名报人邵飘萍的重视,邵让他主编《京报》的《文学…  相似文献   

17.
北洋政府修改通商进口税则经过(1912~19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馆所藏《一千九百十八年巴黎和平会议上应议之中国经济问题》第一章《最近关税情状》,详细反映了民国成立之后至1918年间北洋政府与各国交涉修改通商进口税则的经过,对于研究民初关税及财经、对外贸易乃至中外关系均具有参考价值。为此特将该章内容刊布如后,易名为《北洋政府修改通商进口税则经过(1912—1918)》。  相似文献   

18.
<正>《南江札記》四卷,清邵晉涵撰。邵晉涵(1743—1796)字與桐,號二雲,浙江餘姚人,清代浙東學派的後起之秀,博聞强識,貫通經史,著《爾雅正義》、《南江文鈔》、《南江詩鈔》、《南江札記》等,在文獻學、史學、文學等領域作出卓越的貢獻。《南江札記》為邵晉涵閱讀古書時的札記,俟其卒後,邵晉涵之子邵秉華  相似文献   

19.
张耀杰 《江淮文史》2014,(6):150-156
正2005年,我在台北《传记文学》10月号发表《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一文。随后,我把该文录入2006年出版的《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以下简称《历史背后》)第一篇。其中得出的结论是:《新青年》第4卷共6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出版时间为1918年1月至6月。第5卷共6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陶孟和,出版时间为1918年7月至12  相似文献   

20.
任鸿隽(1886-1961)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卓越的科学活动家,科学社创始人之一。1909—1911年留学日本,1913—1918留学美国。留美期间曾任《留美学生季报》总编辑,并于1914年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月刊。1918年10月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1923年参与“科学与玄学”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