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传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欠发达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现实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巴西,经济现代化带来了威权主义,而非民主政治。其原因在于巴西的现代化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危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首先实行经济紧缩,而经济上的紧缩则要求政治上的权威。巴西1964年的政变虽只是一个个案,但它表明,不能用西方现代化“和谐的”、“直线的”道路来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正统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很重要的政治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反映在汉民族政权中,在魏晋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立之际,这种观念也通过民族融合深深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政权的正统性,不断地从传统的汉文化中挖掘理论依据,王权天命、奉大一统、入主中原,都被视为正统性的理论依据,但是,在面对强大的汉民族正统观时,又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卑感。  相似文献   

3.
十六国胡人政权速亡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胡人统治者在统治民族本身不够成熟和强大的情况下,普遍实行民族本位、民族压迫和民族防范政策,既埋下了统治力量先天不足的隐患,又加重了民族隔阂,激化了民族矛盾;二是各政权普遍存在内乱不断的现象,导致自相残杀、自取灭亡和外敌乘虚而入的惨重恶果;三是统治者普遍在政治、生活上极度腐败,重用奸臣,沉迷享乐,不恤民力,穷奢极欲,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统治基础。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大大削弱了十六国胡人政权自身实力,制约了政权发展壮大,导致了政权的迅速崩溃和灭亡。十六国胡人政权速亡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后金政权民族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政权处于多民族共存的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建州女真人崛起建立政权后,逐渐发展形成了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体系,皇太极时期有了更大发展。政策内容为对蒙古,对汉人及其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张红 《敦煌学辑刊》2009,(3):145-149
汉唐时期中原政权与西域各族相互依存,密切往来,从西域地区来看,不仅是西域的地理条件和周边形势所决定的,更是古代西域各族人民要求加强与中原政权联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展中,政权与社会舆论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主要表现。俄罗斯帝国时期公民社会的形成正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俄罗斯国家的进步与倒退同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之间的配合程度几乎成正比关系,当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之间达成共同的价值观或相互妥协时,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发展就呈现上升趋势;相反,当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之间呈现敌对或互不退让状态时,俄罗斯国家则会出现混乱、动荡不安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抗战后期,国共两党的力量、作用和影响等出现了明显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向国民党提出分配中央政府权力的要求.对此,学术界一直都集中于研究"联合政府"主张.而在实际上,共产党对组建独立政府也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这两种政权诉求有着不同的特点、影响和利弊,但都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关系.共产党经过一番取舍,最终对这两种政权诉求进行融合,使联合政府主张增添了具有指导性的组建独立政府的内容,成为对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8.
1872年6月《俄国和喀什噶尔条约》签订后,由于阿古柏政权同俄国貌合神离,在条约签订后的一年时间里,只有索莫夫商队前往喀什噶尔贸易。阿古柏颇为担心俄国人,防范心里使他捉弄了索莫夫商队,阿古柏同俄国的关系由条约签订后的密切开始冷却、疏远。索莫夫商队之后,莫罗佐夫商队又来到喀什噶尔。  相似文献   

9.
蜀汉政权的政治构成和制度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刘备以外来者的身份统治益州,势必受到益州本地势力和刘璋旧部的抵制与反抗。与此同时,刘备带领的外来势力内部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然而,当蜀汉政权面对孙吴、曹魏及内部西南少数民族的压力时,各个势力之间又不得不抛开眼前的矛盾,而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抵御外敌。这些复杂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对蜀汉政权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实质性的制约,并影响着蜀汉政局的微妙变化,使看似平静、团结的蜀汉政权内部虚弱,逐渐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0.
自康熙二十二年设立黑龙江将军起,黑龙江地方政权一直实行以将军为主体,对旗、民分治的军府制管理体制。然而,随着黑龙江地区边疆危机的升级、社会矛盾的加剧,军府制已经无法满足黑龙江地方政权发展的要求。加之受到人口发展的影响,以及积弊已久的吏治问题,在内因、外因多方因素影响下,黑龙江地方政权于光绪三十三年发生变革,裁撤将军,设置行省,结束了旗民分治的管理方式,全面实行民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积弱不振的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接连向日本派遣了大批留学生,专习陆军,这些留日士官生学成归国后,被充实到各个军事部门。他们无论在主持军事教育,还是在充任现役军官方面,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囿于时代的限制,他们纷纷卷入了军阀混战的旋涡,从而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败笔。  相似文献   

12.
留日士官生与晚清军事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以降,积弱不振的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被动地迈开了富国强兵的步子,接连向日本派遣了大批留学生,专习陆军,这些留日士官生在学成归国后,被充实到各个军事部门。他们无论在主持军事教育,还是在充任现役军官方面,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论日本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日本势力开始渗入到中国的军事教育改革之中,随着日本顾问和教习人数的大量增加,日本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军事教育权,并由此对中国的军事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卫所屯田制度在贵州“蛮荒”之地的开发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本文通过对贵州社会变迁史的回顾来突出论述明代军屯在贵州的具体实施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历史作用,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乾隆大阅甲”的保护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乾隆大阅甲”与常见的织绣品相比,在所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有其特殊性,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作者通过反复的摸索和试验,解决了用树脂丝网加固“乾隆大阅甲”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处理后的效果令人满意。另外,本文对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This study focuses up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Brazil with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and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ideology in Brazil, the USA, and Europe.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Brazil is 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the USA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both cases the local eugenics movement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vocational, and residential services. However, differing eugenics theories lead to radically different practices by professionals and consequences for disabled people.  相似文献   

18.
罗玉明 《安徽史学》2008,31(1):78-83
从1940年开始到1941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和粮价高涨是这场危机的主要表现.粮食危机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国统区粮食产量的大量减产、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投机者囤积居奇所致.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时期的李鸿章家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熟村 《安徽史学》2007,(3):95-100
太平天国崇敬上帝,反对儒学,兼及道、佛,形成了中西文化的激烈对抗.崇尚儒、释、道的李鸿章家族起而抵抗太平天国,父死子继,直至太平天国失败.有大量此类家族与太平天国对抗,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国当然是一次阶级斗争,也明显地具有文化冲突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