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画,顾名思义,是以建筑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门类。建筑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明的进步,建筑已不驻具有单纯的实用功能,更成为一种化意蕴的象征;不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也因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成为学、雕塑和绘画的表现对象。  相似文献   

2.
试述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香 《神州》2013,(5):22-22
民俗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它一经产生就规约了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呈现出集体性、传承性、地方性、变异性、丰富性、实用性。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古老风俗、习惯、信仰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内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而且是全民共同致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①…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物是民俗研究的重要实物材料。它给各种复杂的民俗事象以形象的说明,给科学的民俗研究以实物的证据。随着民俗工作的开展,它不但为民俗研究者经常关注,同时也将成为博物馆经常性的文物调查征集工作的内容之一。 由于民俗文物常常与历史文物、民族文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使用物品之间界限比较模糊,因此,当我们着手这项工作的时候,就面临着如何科学地确定民俗文物的对象和范围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民俗文物的对象和范围的确定,基本上依属于民俗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民俗,乃是人类所创造的以风俗习惯为主的传承文化,是一种主要靠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而发展的文化形态。只有当人类社会产生,人类以制造简单的工具为始,从而开创了物质生产的过程的时候,才能“以原始思维为基础,首先在原始氏族部落和原始人群的生存与生产直接有关的方面,创造出各  相似文献   

5.
<正>对事物的分类是古代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和客观现象,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自觉的分类活动。当然这些标准产生于特定的文化社会背景和思想意识,这就给我们今天的探寻以实际上有效的线索。所以考古研究中的器物分类是我们研究和复原古代文化的一条重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这两类生产活动的延续、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繁衍,则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得以延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对此不打算展开讨论。 这里所要着重讨论的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正确认识和处  相似文献   

7.
一 近代化是一个在传统社会基础上逐渐萌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传统社会来说,近代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就近代化而言,传统社会则是其得以出现的历史基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都十分注重对两者关系的分析。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中西近代化起步阶段人口问题的不同态势及其影响,也是我们进行此项比较分析的起点。 现代人口转变理论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存在着三种基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产业革命之前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由于人们“完全不知道在物质生产方面运用科学”,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资料贫乏,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因此,人口的死亡率很高,人们不得不用高出生率来弥补高死亡率,世界人口的增长显得十分缓慢。联合国和西方学者估算,公元初世界人口总数约为3亿,公元1000年约3.4亿。美  相似文献   

8.
清代鄂尔多斯蒙地开垦是在明清小冰期中较为寒冷的气候大背景下进行的,区域人类行为与干旱及旱灾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关系。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旱灾、饥荒导致区域农牧业生产萎缩、社会凋敝有异的是,愈是干旱及旱灾多发、严重,鄂尔多斯蒙地开垦规模愈是呈扩大之势。开垦蒙地是蒙汉应对旱灾、饥荒的一种手段,干旱、饥荒成为清代鄂尔多斯蒙地农业垦殖不断扩大的重要推动因素。这对于重新认识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有益与不利的影响,深化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人类行为关系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事。人们常用“第三次分配”来形容慈善事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分配机制中,人们在市场上的直接买卖是第一次收入分配,也是最直接的一次;继而,政府以税收和财政的形式,保证财富在社会各阶层和部门之间的第二次合理分配;以广泛的自愿性慈善公益捐款,来平衡贫富悬殊,则是  相似文献   

10.
禁忌,作为一种化现象,远在人类蒙昧时代就产生了,同其他社会化一样,禁忌也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禁忌不仅在法律产生前对调节人们的行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是直到今天也还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恩斯特.卡西尔就曾在他的《人论》中说过:“禁忌体系尽管有其一切明显的缺点,但却是人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的变革也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表里的。当人类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民俗无不反映出那个时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其所达到的水平。在远古时代,人们的认...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是否杰出,主要表现在他的行为上,而行为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人,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下,如何应对的自动反应。我们人类是一种高智能生物,我们是以异常复杂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我们生下来就会的行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余一切都得学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行为中,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靠后天培养和训练。我们把一种行为,教给孩子,然后让他反复练习,后来他就“学会”了此种行为。等到时间一长,他已经熟练了该种行为,他不用用心想就会做此种行为。此时…  相似文献   

13.
正一、长了翅膀的谣言今天,人类处在高度发达的网络(1)时代。网络给人们的交流沟通、信息共享、生产生活、学术研究、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深刻而广泛地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影响。在史学研究领域,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发达与普及,不论是给专业研究者还是史学爱好者,同样也都带来了便利。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查阅文献资料,检索学术信息,发布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密切的学术交流,进而向史学爱好者乃至全社会传播正确的历史学知识,为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普遍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婚姻是男女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为法律或社会风俗习惯所承认的、男女两性结合为夫妻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是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形成的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共同生活的社会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结果。人类各种婚姻家庭的依次更替,总是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生变革的必然结果。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靠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及客观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两种生产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决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在自身的生产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这种婚姻家庭关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之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婚姻家庭也随之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各民族文化也自有特色。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5.
(一) 考古学与民俗学,乍一看来是两门互不相关,各有独自规范的学科领域;考古学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发掘,并运用地层学、类型学以及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专门研究古代人类物质遗存的内涵性质及时空关系,并进而探讨古代人类行为与社会文化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过程的一门人文科学;而民俗学则是以人们在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与行为所世代传承的各种民俗文化事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人文科学。就此而论,在考古学与民俗学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差别,除了研究对象领域的差异之外,在研究方法与技术上,在各自学术传统的背景上以及在理论分析的框架上,也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一般地说,考古学只对  相似文献   

16.
徐宝斌 《风景名胜》2021,(4):0244-0244
能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火力发电、化工生产的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气环境的污染形势愈加严峻,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环境监测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对大气污染治理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本文在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环境监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画中楼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建筑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画,顾名思义,是以建筑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门类。建筑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已不仅具有单纯的实用功能,更成为一种文化意蕴的象征,不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也因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成为文学、雕刻和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起源就有了艺术,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遵循一定审美或反审美规律,创造出的极具大美学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行为或后果。  相似文献   

19.
余金成 《攀登》2014,33(5):1-4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灵魂,是特定思想体系的旨归和目标,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依据的;同时,价值观又是有用性的尺度和判断,是人们行为的准则,社会主义价值观代表着超越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上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崔天兴 《南方文物》2022,(5):248-256
聚落作为常见的人类集群形式,为人们多样的反复的行为提供了场所,也是目前考古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人群栖居形态经历了从居无定所到形成定居聚落、城市的历程,并形成了游群、村落、城邦等不同人群的集群模式。长期以来,认识人类群体结构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网络科学的进展,社会结构的自然量化特征开始逐渐显现,被解构为离散分布的层次序列。人类集群规模和形式既是社会分层的自然基础,也是新政治行为、政治逻辑的实践过程。这些不同规模和形式的空间—社会关系是理解聚落内社会关系异质性的前提和基础,也为认识不同规模聚落内的社会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聚落内空间-社会关系的治理路径和结构为不同形式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