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须使用“走近土族”这样的词语,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土族身旁,我对这个民族的了解至少可以用“比较熟悉”来说明。正因为如此,一提到土族、一提到土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土族阿吾的黑袄子、土族阿爹捧在手上的酒杯和阿奶端上的“狗浇尿”油饼……而且一想到这些,心中就会回荡起古老的民歌、胸中就会飞起一串吉祥的白鸽,使人感到那么质朴、那么真实、那么温馨。这便是土族传统生活方式留在我心中的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一位西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大三的学生,去年我才真正认识《中国土族》,是一位师姐送给我的,当时我特别兴奋,特别激动。虽然我自己生为土族,但到去年,我才知道有我们土族人自己的杂志。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在2001年阴雨绵绵的秋季我来到西安古都,当进入西北政法学院校门的那一刻起,我特别自卑。那些迎接新生的师哥师姐们问我:“你应该是少数民族吧?”我说:“是,土族。”他们当时特别惊奇,“土族,从来没听说过,是土家族吧。”当时我感到很遗憾———土族作为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员,竟然好多人不知道,土族又怎么会是土家族…  相似文献   

3.
我叫张吉然,女,土族,今年57岁。2010年,我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服饰的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我出生在互助县东沟乡洛少村的一个土族家庭,洛少村是一个纯土族的行政村。20岁,我嫁到本村另一个自然村庄的一个土族家庭。我的婆婆在村里是一个颇有声望的裁剪能手,来到婆家后,看到婆婆为邻里乡亲裁剪、缝制衣服,慢慢地,我也对土族服饰产生了兴趣。因为我从小到大在一个纯土族的环境和氛围中劳动、生活、成长,经过日积月累,加上自己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族》是一份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杂志,内容丰富,是反映土族人民生活,宣传土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值此《中国土族》杂志创刊10周年之际,我谨向杂志社表示祝贺,向土族人民表示祝贺。 土族世代居住在甘青河湟一带,是一个勤劳智慧、宽厚勇敢的优秀民族。他们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一部动人的开发史,而且和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5.
国家二级作曲家、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副社长张启元,对土族音乐情有独钟。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以满腔的热情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于繁荣发展土族的音乐艺术事业之中、以青春和热血为土族人民纵情歌唱。他从小受到土乡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熏陶,土族别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曾充满深情地说:“土族人民勤劳淳朴而有智慧,土族的民歌非常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还有多姿多彩的舞蹈。在我的音乐创作中大部分是土族音乐的创作,我对土乡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情结吧。”  相似文献   

6.
七彩土乡,风华物茂,高原金秋,硕果累累,在这一收获的季节,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土族》杂志迎来了她的15华诞。借此机会,我谨向《中国土族》杂志社表示祝贺,向土族人民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7.
闪烁的杓哇--甘肃土乡行之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 现 夙 愿 甘肃甘南的土族人口并不多,但他们的历史地位却十分重要,通过实地采访探寻这些土族同胞的历史与现状,乃是我的夙愿,直至暮年,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 “卓尼有许多我们的土族同胞啊”,这一点,在我的孩提时代记事起就耳闻了,而且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  相似文献   

8.
我出生在古属东祁土司管辖的"上十三户"之一的一个土族聚居的小山村,是听着父辈们传唱着《祁家延西》《太平哥》等土族英雄长诗一天天长大的。直到今年我到威远镇白崖村下乡时,发现这里竟是土族英雄长诗《祁家延西》的诞生地。面对祁家延西祁总兵后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中国土族》创刊号出版至今已整整十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十载光阴只是弹指一挥间,而这十年中的《中国土族》,却激起一朵朵令人难忘的浪花,久久不失…… 我的父亲吕克昌是官亭地区首批参加国家干部行列的土族老人。记得他看着我送阅的第一期《中国土族》杂志,兴奋地回忆起在朱海山先生建起的小学里念书、获奖,沉  相似文献   

10.
贺词     
尊敬的曹文虎副主任,尊敬的马顺清副省长,尊敬的鲍义志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土族同胞们: 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参加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暨《中国土族》创刊20周年庆典,与大家一起分享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成长壮大的欢乐.在此,我谨代表土族地区的土族同胞,向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多年来对土族地区的发展付出的艰辛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民和三川是一个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这里土族人口聚居,文化教育履盖面广,根据这一实际,由秦得奎同志建议,在董思源、何文祥同志的指导帮助下,我在民和三川地区推销《中国土族》杂志,经过努  相似文献   

12.
仲寒 《中国土族》2007,(3):12-12
我是一个老西宁人,对土族这个民族自小并不陌生,知道那么一鳞半爪。然而真正了解土族这个民族,还是在《中国土族》出版问世后。  相似文献   

13.
值此《中国土族》杂志创刊十五周年之际,我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一则表示庆贺,二则寄希望于《中国土族》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土族》杂志创刊30周年了!这30年,是一段曲折的经历;这30年,是一段辉煌的历程!就我所知,在《中国土族》杂志创刊之前,土族的宣传和土族历史文化的传播十分有限,偶尔在报刊上能看见一两页民间故事,偶尔又能看见一篇十分简洁的新闻,已经很不容易了。让土族人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让社会知晓土族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现实状况,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十五周年暨《中国土族》杂志创刊十五周年,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能够代表互助、大通、民和三县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我谨向土族研究会、《中国土族》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来宾和同志们:金秋十月,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迎来了15华诞,在此,我谨代表青海日报社向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社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7.
贺信     
全省土族同胞们: 在高原阳光灿烂的美好时节里,在彩虹故乡吉祥喜庆的热烈氛围中,我们高兴地迎来了土族同胞的传统节日——安召纳顿节。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全省广大土族同胞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18.
我并无高深的文化,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土族人来讲,只是以求知学,自《中国土族》发行后,我从发行部副主任秦春生老先生处每拿到一本《中国土族》杂志,先迫不及待地浏览,继而从头至尾地啃噬,遇到精妙处更加字斟句酌,并将土族有关的历史、民族风俗,细细品味,还联想起自己家乡中古老、传统的婚礼曲、巴依儿、纳顿节等,深深感到我们土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相似文献   

19.
大道通远方     
转眼之间《中国土族》已经十五岁。还在刊物诞生之初,我曾以期望的眼光评说它的存在意义,认为这是土族人民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一座特殊的桥——学术文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曰:“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立于社会、有所作为了。《中国土族》杂志经三十载的踔厉奋进,成为一份优秀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学术及人文影响且深且远,走出国门,惠及远方。我与这份杂志结缘有年,是年龄最长的撰稿人之一。记得第一篇文章就是与《中国土族》杂志创刊人祁明荣先生相商合写,内容是土族文化的发掘与发展,发表在《中国土族》杂志第二期,已有27年了;我也是这个刊物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