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8月1日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一座驰名四海的佛教古刹,相传建于东汉。寺内现存有北朝、隋、唐碑碣。寺院中部有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八棱十三级砖塔一座,是瘗埋释迦牟尼的真身宝塔。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秋,关中霪雨成灾。8月21日早9时和晚7时,宝塔从原有的裂缝处分两次向西南方坍塌约三分之一。佛像跌落,佛经飘散。法门寺文物管理所王志英、主持澄观等人将塔上落下的佛经、佛像悉数收藏。  相似文献   

2.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开元寺历来注重文物的维护和收藏,如佛像、佛经、佛教用品、古建筑等等,真是一座佛教文化的大观园。本文要介绍的是开元寺的一部分历代佛像藏品,共计二十三件。1997年,开元寺曾对"大雄宝殿"的五方佛像金身进行重塑。让人料想不到的是从佛像的底座出土了一批石佛雕像,并从大佛像肚里取出一尊明代的木雕佛像。同时,在"佛慈安养院"的建筑工地,挖出九尊泗洲佛石雕像。可能是前人不识宝,将以上的古石雕佛像当作石料使用了。这些历代佛像年代久远,雕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精美绝伦,堪称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3.
从印度古代文化看早期汉译佛经中妇女观和禁欲观的变异──兼论中国早期菩萨像男性化的原因高华,黄超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到公元六世纪前,是中国佛教传播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佛像造型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几乎所有佛像都是男像,或身材面相如一伟丈夫,或姿态俊秀却留...  相似文献   

4.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年秋,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清理出土了10多万字的西夏文、汉文文献和大批文物,这是本世纪西夏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这批文献,在本期《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清理纪要》中已分类作了简要报道。其中藏传佛教密宗经典汉文刻本《初轮功德十二偈》写本《是树橛咒》、《吉祥上乐轮略文等虚空本续》、雕版顶吉尊胜佛母像、朱红捺印释迦佛像图记以及尚待译释的长达5.74米的西夏文文书长卷等都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计有9册约10万字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更因直接译自藏文,且版本为国内外罕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位于浙江嘉善境内的泗洲塔,始建于宋,历经兴废而最终拆除于20世纪60年代。在拆除过程中,于天宫内发现大量文物,包括佛像、七宝、舍利塔、修塔记疏、手书佛经、道经等。特别是佛经和有关修塔记疏等文物中的有关记载,对研究泗洲塔的历史和历代修葺情况、不同宗教间的关系、当地佛教信仰的宗派倾向和佛教世俗化过程等均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法门寺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博》1985,(6)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一座四海知名的佛教古刹,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秋,关中地区暴雨,寺中“真身宝塔”西半壁坍塌,塔中一些佛象、佛经随之而下,或四处飘散,或被压在砖砾之中。在省人民政府、文化文物厅和西北大学有关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扶风县博物馆首先清理了现场的基础上,我们就法门寺的历史、佛像和佛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土木之缘——日本早期佛教建筑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何时传入日本,目前基本有两说。一说认为以日本继体天皇十六年(522)中国人司马达氏到日本,在坂田原建草堂、置佛像开始;另一说认为佛教先及百济,日本钦明天皇十三年(552)时百济圣明王曾派人送佛像、佛经到日本。佛教一经传入日本并经钦明天皇、圣德太子极力推崇,即受期野重视、一时间寺刹遍布于野、梵音不绝于耳,一应与我国南北期佛教之盛相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武威先后出土了大量关于西夏佛教方面的文物。如1987年5月武威市城南15公里处亥母洞寺出土了一大批西夏文物。如西夏文书、唐卡、泥塑佛像、石刻造像、各种塔婆、《维摩诘所说经》、藏文佛经残片、西夏文佛经等。其中有一件西夏唐卡很精美,唐卡绢底,呈长方形,下半段残缺。唐卡中心人物为一裸身交脚坐佛,佛双手合掌举胸前,端坐于红色佛龛中,目光祥和,身后有白色背光,双肩饰蓝色葵花等物。又以鲜黄色线条为界绘出数十个小佛龛,龛内佛像姿态各异,或坐于莲座,或立于龛中,或端坐白像身上。唐卡整体画面布局协调、对称,色…  相似文献   

9.
西安附近出土的隋唐佛和菩萨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曾是隋唐两朝的都城。尤其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隋唐两朝的统治者重视宗教的作用。隋文帝杨坚,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令百姓出钱营造佛像,抄写佛经。唐朝时,佛经大量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女皇武则天崇尚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庙宇,塑造大佛。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信仰佛教便更为广泛,适合于信众的城市寺庙建筑和造像也随即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1,(9):94
武则天信佛,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捕鱼虾的命令,曾闹出了不少趣闻。  相似文献   

11.
王志远  宗时 《收藏家》2006,(6):49-50
中国的佛教徒在传播佛教教义时除宣讲佛经外,还常常利用塑佛像、绘壁画佛图(藏地多以“唐卡”形式出现)和水陆道场画等形式,向百姓讲述佛经经变故事,助人修行。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名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数月前发现的明代《西方极乐世界图》拓片可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代表,它不仅蕴涵着深远的佛教教义,而且对研究明代版画也很有价值。以原故宫业务副院长杨新为首的五位故宫博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她一当上皇帝,便改尊佛教,将其地位置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捕鱼虾的命令,曾闹出了不少趣闻。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石书艺术之最和日石刻大藏经赵清阳石经,就是将经书、经文、佛像等有关佛教的记载刻在石片上,使之能得以保留下来。石经群在祖国大地上已有多处发现,而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西南73公里的“和日石经”,是迄今发现的全国最大的石经群。这处石经板所刻佛经...  相似文献   

14.
澜沧江上游扎曲河两岸被称为噶玛沟,村落里的居民既种地也放牧,还是手艺高超的工匠,他们打制的铜佛像、金银首饰全藏闻名,在他们之中还隐匿着绘画唐卡的大师。  相似文献   

15.
《山茶》2014,(5):50-54
公元64年,东汉永平七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惜、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8年,印度二位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敕令建立僧院,为记白马驮经之功,名此院为白马寺。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  相似文献   

16.
别具一格的敦煌诗图李树辉敦煌诗图以一首诗的文字排列成一定的图形,供人解读。其形式有十字形、垂幌挂幡形、方角形等多种。此外还有以佛像为中心,将佛经逐字以虚线递次相连、曲折盘绕、构成浮图宝塔形的写经形式。这类作品,除方角形的原题“方角书”之外,均缺篇名。...  相似文献   

17.
一石经概述卧佛沟在安岳县城北面四十公里处,属该县通贤区八庙乡管辖。这里有大规模的唐代摩崖造像和石刻佛经。石刻造像中最有价值的是《释迦涅变相图》(即卧佛)。石刻佛经共有十五窟。其总面积,除因石质剥蚀而不存者外,现存的约有一百五十四平方米。各经窟的底面积,小者约四平方米,大者约九平方米。兹将十五个经窟的位置与分布,以及各经窟刊刻的佛经介绍于下。《涅变相图》在卧佛沟北坡的中上部,距地约十米高,卧佛背北面南,头东脚西。1、2号经窟在《涅图》右上角的崖壁上;29、33、46、51、59、66、71、73、76、83、85、号经窟在《涅图》对面的南坡上;109、110号经窟在靠近通贤河边的崖壁上,距《涅图》约有六百米。各经窟内左、中、右三壁上刊刻的佛经  相似文献   

18.
佛教在东汉初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先是由人口述佛经,后来才传来佛经与佛像,建立了寺院①(本文所记述的寺院仅限于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寺院,对蒙古地区的寺院、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寺院及西藏、青海的喇嘛教寺院概不涉及)。相传中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的白马寺。最初的白马寺是什么样子,已不得而知了。《魏书》上讲“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根据这条记载,从逻辑上讲白马寺是仿造印度的寺院形制而造。但许多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其根据是汉代中国建筑风格与印度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何以见得最初的白马寺是以仿造印度…  相似文献   

19.
卧佛沟在安岳县城北面八十里处,该地方属安岳县通贤区八庙乡管辖。(图一)据该地81窟中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卧佛院主僧法宗所立的碑载,卧佛沟的古地名叫“光通里”,在宋代隶属“剑南梓州路普州安岳县广德乡”。卧佛沟的地势成凵形状,南北两坡对峙,沟底部大约宽一百米,沟长八百米左右,沟东头靠近流往遂宁的通贤河。这里大规模的唐代摩岩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经,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知。安岳县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乡宽沟村,牧民:多吉才让] 《西藏民俗》杂志社编辑同志: 您们好,我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乡宽沟村牧民,我去县城亲戚家时偶尔发现他家的书架内存放着一本书是专门介绍我们藏民族的生活习俗及传统的藏传佛教的等等内容书籍,我拿到这本书且发现书内附有佛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