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首是瞻到青海 史载,土族先民吐谷浑人是因缺少牧场随着马群到青海安家落户的。 《晋书》卷九九《四夷·西戎·吐谷浑传》是这样说的:吐谷浑,慕容廆之庶长兄也,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及涉归卒,廆嗣位,而二部马斗。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相远离,而令马斗!吐谷浑曰:“马为畜耳,斗其常性,何怒于人!乖别甚易,当去汝于万里之外矣。”于是遂行。廆悔之,遣其长史(官职)史那楼冯及父时耆旧追还之。吐谷浑曰:“先公称卜筮之言,当有二子克昌,祚流后裔。我卑庶也,理无并大,今因马而别,殆天所启乎!诸君试驱马令东,马若还东,我当相随去矣。”楼冯遣从  相似文献   

2.
于莉 《中国土族》2021,(2):41-41
土族历史可上溯到1700多年前.东北辽东地区生活着一支鲜卑族牧部落,史称辽东鲜卑.部落首领涉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为庶出,名叫吐谷浑;次子为嫡出,名叫慕容廆. 涉归死后,嫡子慕容廆继位.不久,兄弟两人因草场马斗而产生矛盾. 兄长吐谷浑率众离开,顶着大漠雄风,从东北大地向西北迁徙,声震北国,威满华夏,在辉煌的中华民族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域的一个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鲜卑.公元3世纪初,慕容部首领吐谷浑从部内分离出来,迁至今内蒙阴山一带游牧.晋永嘉末乘八王之乱,吐谷浑率部又从阴山经陇山,辗转二十余年,迁到今甘肃临夏袍罕一带.之后,吐谷浑逐步征服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的羌、氐等部,到吐谷浑孙叶延时,正式建立政权.  相似文献   

4.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老的《敕勒歌》,描绘的是1500多年前阴山南麓草原(今内蒙古土默特平原)的苍莽景色。岁月悠悠,星移斗转,如今,敕勒川上早已建起了青色的城——呼和浩特(蒙古语“青城”之意)。在这座城市的街心花园旁边,有一座乳白色的古典式三层楼房,楼顶上有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雕像,每天都有许多游人走进大楼里,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并且在典雅的白楼前摄影留念。这座建筑,就是被称为“草原上文物宝库”的内蒙古博物馆(图一)。内蒙古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  相似文献   

5.
塔滩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代的塔滩是指以今内蒙古阴山西段为中心的后套地区.塔滩地名源自阴山达怛,经过了从族称到地名的演变过程.辽、金、夏、元、明各历史时期,塔滩有许多汉译异称.明初的塔滩是部分蒙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历史民族地理的角度看,塔滩在明蒙早期关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元3世纪80年代,辽东鲜卑慕容部落联盟的一支,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西迁。吐谷浑率部,先"西附阴山",即今内蒙古河套北的原匈奴故地,在水草丰美地区的阴山山脉休养生息了多年,开始人丁兴旺的吐谷浑部族,又向西南迁徙,经陇西到达枹罕,据《水经注》引阚骃《十二州志》云:"广大坂在枹罕西北,罕千干在焉,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创居此。"枹罕即今甘肃省的临夏市,由于吐谷浑率领的鲜卑部族很快在这里站稳了根基,又地处黄河以南,被当时的大夏国及刘宋朝封为  相似文献   

7.
筱筠 《中国土族》2015,(1):44-45
公元280年,吐谷浑与弟弟慕容廆因马斗失和,负气出走的吐谷浑在进入青海后,建立了强大的草原王国吐谷浑。后来弟弟慕容廆"深自究责""后追思浑",创作了《阿干之歌》以表达离情。随后,这首古歌的歌名被写进了《晋书·吐谷浑传》。因为时光的久远,唐之后,《阿干之歌》便不再流传,这首写满了一个民族沧桑记忆的古歌,湮没于历史的烟尘。《阿干之歌》与  相似文献   

8.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蒙古语称"达兰喀喇",该山西起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沟,东至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与察右中旗交接处的狄红岱谷,全长约213公里。清代,大青山为绥远城将军所辖归化城土默特和乌兰察布盟各旗毗连交界之地,将军驻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也坐落在大青山脚下土默特平原。嘉庆朝后期,大青山一带擅自越界等事件频繁发生,为此,清朝政府在归化城土默特,以及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前、  相似文献   

9.
正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唐代诗人戴叔仑《塞上曲》云: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常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末句用东汉名将班超的典故。班超一生在西域征战30年,暮年垂老时上疏请归,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  相似文献   

1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消除驻牧于阴山、贺兰山一带的匈奴族的侵扰,巩固西北边疆,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今宁夏与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区),第二年又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直到阴山的广大地区内设三十四县(《汉书》载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其中就有宁夏河东的富平县,还有神泉、浑怀两个亭障。  相似文献   

11.
一封告状信及一幅漫画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山东省惠民地区(今属滨州市与东营市)、广饶县(今归东营市)均为重灾区.当时因疾病、饥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广饶县公安局干部曹树立,毅然写了一封题为<小干部与主席谈心>的人民来信,寄给国务院,反映上述问题及个人处境.信内言辞颇为激烈.……  相似文献   

12.
一封告状信及一幅漫画 1959年至1961年,我国遭受了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山东省惠民地区(今属滨州市与东营市)、广饶县(今归东营市)均为重灾区,当时因疾病、饥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秦末陈涉的传记,在《史记》中列为"世家类",在《汉书》中归为"列传类"。两部史书归类的不同,不仅是写作体例的不同,更是因于时代思潮的影响。陈涉起义是西汉士人阐发儒家理论的现实标本,体现了他们积极干政的意识和批判精神。在西汉子书中,"陈涉"成为西汉儒生反暴政、倡王道的符号,彰显了他们兴儒学、求仕进的愿望。西汉儒生群体对"陈涉"符号的积极诠释,在历史上是一个特例。两汉之际以后,随着皇权的巩固和儒学的独尊,且伴随着谶纬思潮的泛滥,儒生对"陈涉"的认知趋向淡化,直至走向贬抑。  相似文献   

14.
“紫阳”为宋儒朱熹之别号,南宋以来,随着朱子之学在中国社会影响的日渐扩大,以“紫阳书院”命名的书院几乎遍涉全国各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创建于湖北汉口的紫阳书院(又名新安书院,位于今武汉市硚口区新  相似文献   

15.
薛涓  谢谦 《文献》2021,(2):112-125
澹归作为明末清初由儒入释、寓居岭南的遗民僧,著述繁富。但由于乾隆年间遭遇禁毁,再加上时代动荡,文网森严,其作品损毁流失颇为严重。目前可见作品集屈指可数,又多为出家后所作,不利于对其出家前后思想进行整体观照。今通过对笔记史料及方志等文献的检索查阅,辑录出澹归散佚诗歌十二首、残联一句、文两篇,丰富了澹归研究资料。辑佚诗文情感丰富,体现了澹归较为强烈的思想情感,为推进澹归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紫蒙"一词最早见于《晋书·慕容廆载记》,唐代曾设立过紫蒙军。至于紫蒙军设立于何处及性质,说法不一。张弓认为紫蒙军设立在平州(《唐代仓廪制度初探》,第112页),冯金忠(《试论唐代河北屯田》,《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也曾这样认为,之后修正了观点(《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科  相似文献   

17.
黄怀信 《文物》2012,(1):77-79,93
清华简《耆夜(音舍)》记"武王八年"戡耆(黎)还归,在"文大(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景,既明《尚书》"西伯戡黎"的具体时间,又补文献相关典礼之阙,有重要的史料与研究价值。文中出现的五首诗皆有明确作者,是珍贵的周代诗歌,对研究《诗经》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以《蟋蟀》诗与今本对读,可知今本经由后人改造,今本不仅整齐文句,改变内容,而且  相似文献   

18.
金去疾,字士吉,号药畦,以士吉行世,祖籍浙江归安县(今属湖州市),家住江苏与浙江交界处的烂溪塘畔的震泽县严墓集镇(今吴江市铜罗镇)。清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中乡试举人。授内阁中书,闲赋家中。当时,苏州巡卒徐文若、马祥等经常借侦查盗贼为名,屡至严墓一带勒索良民使之破产。应  相似文献   

19.
战国至两汉的北沃沮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沮人;属涉貊系统,可分为北沃沮与南沃沮。南沃沮亦即东沃沮。北沃沮人主要居住在我国今黑龙江省的东南和吉林省的东北地区,还包括今苏联沿海州的一部分。南沃沮(东沃沮)主要居住在今朝鲜东北地区。《后汉书·东夷传》、《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对此均有记述。根据近几年来的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试对战国、两汉时期北沃沮人的文化作一些探索,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刘伟 《收藏家》2004,(9):9-15
藏传佛教是我国佛教中的重要一系,自13世纪起,藏传佛教开始传入内地。南宋淳祜四年(1244年)西藏佛教派别中势力最大的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觐见窝阔台之子阔端,议定了西藏归顺蒙古大汗的条件及缴纳贡赋的品种和数量。元朝建立以后,西藏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