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汉代的内向连弧纹镜的研究后发现,这种纹饰是古人用圆规分出的等分。进而对四神博局镜的背纹进行研究后发现,四神博局镜背纹中的几何纹饰也全部是采用圆规及直尺经过精心绘制而成。直至今日还可以看到,四神博局镜背纹中的几何纹饰,大都在某两条线的相交点上。从而说明,汉代的先民已具有了一定的机械制图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金霞 《文物春秋》2014,(3):71-72,F0002
多年来,沧州市博物馆收藏了数十面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鉴赏价值的铜镜,本文介绍了其中的9件精品,包括汉代鸟兽规矩纹镜、"位至三公"铭文镜、八乳规矩草叶纹镜,唐代瑞兽葡萄纹镜、菱花形禽鸟云兽纹镜,宋代菱花形双龙纹镜,金代童子持莲镜等,它们均造型规整,纹饰精美,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汉代王莽前后新出现一种铜镜,其背纹饰中除设置了四神外,亦有TLV符号,有人将这种符号纹饰称之为规矩纹,亦有人称之为博局纹。因而此种铜镜有人称之为博局镜、有人称之为规矩镜。这两种命名分别代表了对镜背TLV纹来源探索的两种不同观点,博局说认为是博局图案,TLV也包含在博局图案当中。规矩说认为源于三种测量工具。哪个观点更经得起推敲,考古出土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种种证据显示,博局说更合理、可信。本文支持的正是博局说,赞同"博局镜"的命名方式。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1,(10)
正汉代铜镜中的TLV纹,因其形似神话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伏羲女娲手持的规矩(象征:天圆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即被日本学者称为"规矩纹",并把饰有这种纹饰的铜镜称之为"规矩镜"。尔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学术界一直沿用此名。但随着"六博局"的偶尔出土,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发现"规矩纹"与"六博局"的纹饰是相一致的,因此,对"规矩镜"的命名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应该称为"博局镜"或"六博纹镜"。  相似文献   

5.
青铜铸造工艺中陶范的制作至关重要,陶范的好坏决定着青铜铸件的优劣。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西汉早期双层纹饰铜镜的研究,认为汉代铸造铜镜所用陶范不是单一的"镜模翻制成型",而是根据不同纹饰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带有主纹、地纹的铜镜应是两次制范。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6,(10)
正汉代和唐代是中国铜镜史上的两座高峰,在这两个时期,铜镜铸造工艺精良、种类丰富、精美绝伦,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其中,四神博局镜和海兽葡萄镜分别是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镜种。四神博局镜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以新莽时期最为盛行。背面纹饰以汉代盛行的六博棋局为主纹,与圆形的镜体相结合,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格局,  相似文献   

7.
张宏林 《收藏家》2013,(12):47-52
铜镜是我国古代人们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具。铜镜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遗传和文物艺术品。铜镜的纹饰和铭文中蕴涵着诸多的历史传说和文化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根据笔者收集的汉代铜镜资料,发现其中有不少古代神仙和道家人物的镜铭内容及纹饰图案。这些镜铭纹饰可与古代文献相印证,为我们了解汉代社会崇尚的仙道人物和流行的仙道思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一.规矩镜中的伏羲女娲图像伏羲女娲西王母规矩镜(图1)的主区饰规矩纹和带柿蒂纹座的四枚乳钉,  相似文献   

8.
山字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是我国铜镜纹饰图案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它一改春秋以前呆板、古朴的装饰风格,使纹饰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其大致可分为素镜、纯地纹镜、花叶镜、山字镜、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羽鳞纹镜、连弧纹镜、彩绘纹镜、透雕镜、金银错纹镜、多钮镜等十多类’。对于这些纹饰图案的来龙去脉及其深刻寓意.中外学者已多有论述,唯独对“山”字纹铜镜的纹饰图案却很少有人论及或论之不详。笔者不揣冒昧.拟作考述.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汉代云雷纹镜脱胎于战国时期的云雷地纹镜,云雷纹作为汉镜的一种纹饰从西汉中期出现,一直处于陪衬地位。从东汉早期开始,以云雷纹为主纹的云雷连弧镜在各地域广泛流行起来,直至东汉晚期衰退。究其历史背景主要是东汉光武帝崇尚谶纬神学,企图借助云雷纹这个特殊载体,宣传"始正火德"理念,以维护东汉政权的正统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地区馆藏汉至两晋的铜镜十分丰富,类型有蟠螭镜、博局镜、日光镜、连弧纹镜、禽兽镜、神兽镜、变形四叶镜等,基本涵盖了该时期的铜镜类型。文章通过对马鞍山地区馆藏汉代至两晋铜镜的纹饰和铭文进行分析,总结出其铸造时代多集中在汉末和东吴早期以及出土地点较为集中在雨山区和金家庄区的两大特点,并通过这些铜镜的纹饰对比,初步探讨其铸造地点分别为浙江会稽和湖北武昌。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有1983年从潞城县潞河搜集的几面古代铜镜。这几面铜镜的时代特征明显,但未见诸报道。现逐一介绍如下:1.日光四乳铭文镜 1件,汉代。圆形,直径10.4厘米,缘高0.25厘米。有一道裂缝。镜面、镜背呈银灰色,有少许铜锈。镜背中心为弓形弦纹钮。钮外围为一双凸线方框和一单凸线方框。二者之间环列铸汉代特有的篆隶体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单凸线方框四外角伸出双瓣苞花枝纹。四乳钉环列于该方框四边中心点外,乳钉纹上下分别连接桃形花苞及半圆形。内向十六连弧纹缘。此镜弓形弦纹钮是战国、汉初流行的镜钮形式,但其纹饰、铭文制作较粗劣(图一)。2.日光对称单层草叶纹镜 1件,汉代。圆形,直径11.5厘米,缘高0.25厘米。镜体较薄,有一道裂缝。镜面呈银灰色,镜背有少许铜锈。镜背中心为半圆形钮,柿蒂纹钮座。座外围是一单凸线小方框和一双凸线大方框,二者之间为铭文带,为汉篆隶体“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带的四角为方格内小斜线纹。双凸线方框四外角各伸出一株双瓣花枝纹,枝尖外射。四乳钉及桃形花苞两侧各一对称单层叶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此镜制作精致,纹饰、铭文清晰(图二)。3.日光对称二叠层草叶纹镜1件,汉代。圆...  相似文献   

12.
昝金国  郭福 《中原文物》2023,(4):119-126
汉代是铜镜铸造的鼎盛时代,草叶纹铜镜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镜式之一,纹饰组合精巧,铭文内容丰富,展现出高超的铸造工艺。对于山东地区出土草叶纹铜镜的分类研究,为了解汉代手工业铸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提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汉代铜镜中的TLV纹,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即在日本学者原田叔人编撰的《泉屋清赏》中就被称之为规矩纹。由此可知,把铜镜中的这种纹饰首先命名为规矩镜的应是日本学者。  相似文献   

14.
济南魏家庄墓地共发现汉代墓葬95座,出土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铜镜。这批铜镜的年代以西汉中晚期为主,数量、种类较多,演变脉络清晰,从连弧纹镜、星云纹镜逐渐转变为四乳四螭纹镜。铜镜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却未因时而变,始终保持固定位置。铜镜随葬呈现出的“动态”与“静态”并存现象,证明铜镜的背部纹饰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在墓葬中的功能却始终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天津博物馆藏帆船纹铜鼓鼓面主晕包含三种纹饰,即十二芒太阳纹、帆船纹和鹭目组合纹饰。该鼓十二芒太阳纹是太阳纹体系中的成熟标志,其中蕴含了太阳崇拜、阴阳转化等思想哲理;第七主晕纹饰有别于游旗纹和抽象舞人纹,而帆船纹的特征及内涵体现较为深刻,应予定名;鹭目组合纹饰呈阴阳互动之态,反映出"阴阳交易"的哲学观念。作为麻江型铜鼓的代表,该鼓的年代应在"南宋至晚清"的时间范围内,并非传统臆断的"汉代";而鼓面边缘四个对称的磨痕,应为硬槌敲击所致,其原始产地应为黔、桂、滇地域范围内的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域。  相似文献   

16.
汉代是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重要阶段,历来以数最众多、种类繁多、铸工精致称于世。西汉早期铜镜,战国时期的云雷纹地蟠螭纹镜得以延续,主要为三叶纹或四叶纹图案。中期,地纹简洁,三弦形薄钮逐渐过度为半圆球形钮。镜面小,镜壁薄。西汉后期,出现了铭镜,主要有日光镜昭明镜,并逐渐走向商业化。铸造工艺有了长足发展,镜面加大,镜壁趋厚,镜缘变宽,球状钮。纹饰简炼,主要有草叶纹、星云纹、禽兽纹、乳钉纹。四叶镜(蟠螭纹镜)发展为四乳四螭镜。王莽时期,代表天地四方的规矩镜极为盛行。钮座四周常铸有十二星辰铭,  相似文献   

17.
1991年秋,原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南阳市东郊汉代宛城遗址东约1公里的市第二化工厂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这些墓葬多被盗扰,其中一座编号为M10的单室砖墓中出土了1件具有鎏错金纹饰的铁镜。 M10为东西向,平面呈甲字形,墓室东西长3.05、南北宽3.1、墓道残长3.1、宽1.6米。随葬品除1件铁镜外,还有5枚五铢铜钱和少量陶器残片。现将铁镜介绍如下。这件铁镜出土时红色砂质锈层粘结较厚,经清理,发现镜背有用鎏、错金两种工艺装饰而成的纹饰。此镜直径16.4、厚0.2厘米,大扁圆形纽,纽径5厘米。纽外纹饰分主纹和地纹。主纹为粗线条凹面阴纹,采用鎏金工艺,纽外饰变形四叶纹,近缘处饰不规则连  相似文献   

18.
<正>东汉时期凡正规的四神博局镜,在其镜背的纹饰中会有龙、虎、朱雀、玄武及一些其他鸟兽等线雕纹饰,还有方框纹、TVL纹、乳钉纹及十二支铭文等。其中方框纹、TVL纹及乳钉纹与四神纹饰的布局是有因果关系的,是采用圆规技术制作的,不是用手工可以随意画出来的。而纹饰中四神与十二支的对应位置,则是  相似文献   

19.
河南淇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件汉代铜镜,装饰有鸟兽纹、博局纹、十二地支铭文及三言诗铭文带,纹饰丰富,制作精良,品相完好,铭文及纹饰都有独特之处,丰富了汉代铜镜研究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明代以胡人戏狮纹作为主体纹饰的玉带板目前所见的主要有三副,分别出土于南京与北京。本文分析了这三副玉带板的纹饰特点及时代风格,考证了胡人戏狮纹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宋代成为带板装饰题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