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内心懦弱、自私、功利的男性形象,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神话”。  相似文献   

2.
于晓楠  向沁  杨冬  曾晓辉 《神州》2013,(17):31-31
沈从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湘西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对女性形象、女性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湘西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对女性形象、女性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江美娟  丁昕  王璞 《神州》2013,(24):14-14
张爱玲凭借着她个陛化的体悟和独到的笔调,创作出一个个满目疮痍、格调苍凉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一个又一个女性。这些女性无论怎么挣扎、怎么拼搏、怎么奋斗,最终命运都是一样一苍凉凄美,没有出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一是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了的女性悲剧,二是物欲的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三是作为人的基本欲求的情欲的压抑与缺失造成的女性悲剧,四是女性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女性悲剧。  相似文献   

5.
白雪 《神州》2012,(9):33-34
综观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我们发现张爱玲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他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代生态下女性女奴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和桎桔。张爱玲是一位天才的女作家,她以细腻、冷峻的笔触抒写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展现着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传奇,勾勒出女性形象艰辛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也不断的在探求女性的自我归宿。  相似文献   

6.
李雪彤 《神州》2011,(9X):37-37,39
张爱玲笔下的父母多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其中小说《心经》中的父亲许峰仪和《金锁记》中的母亲曹七巧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张爱玲之所以会刻画出如此异化的父母形象,与她的人生经历和对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曹禺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独具匠心,不仅以女性为中心,而且为读者建构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女性世界,并对女性抱有同情,是一个关爱女性的剧作家。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南方派作家,其主要著作《喧嚣与骚动》反映了他的妇女观以及旧南方传统道德观和清教主义教条。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南方妇女过着非正常的生活。通过从不同角度研究《喧嚣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夫人和迪尔西的不同命运的细节可看出福克纳的女性观:他深刻地同情以迪尔西为代表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性,赞扬拥有简单的人性、爱和同情心美德的女性,但也痛恨以康普生夫人为代表的顽固不化、保守落后的女性。  相似文献   

9.
景洁琼 《神州》2011,(15):100-102
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的描写,从中揭示了被束缚的女性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关注她们同时也为它们的解放道路做了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女性人物入手,对钱钟书小说中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本文旨在从女性的历史角色、社会地位和处身的社会环境着眼,将人物的思想内核展露,从而完成对这些女性形象的重新诠释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根据女性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对长久以来存在女性心理的奴性意识进行深刻的揭露与剖析,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母亲形象。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她笔下的母亲形象,挖掘深层原因,进而分析张爱玲作品中母亲形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朱婧文 《神州》2012,(23):214-214
同作为第五代电影人代表的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的电影反映着在新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对自我的不断突破。但他们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却是完全相悖的两类人物,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独立、坚韧,并且始终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导;而陈凯歌电影中的女性却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扮演着装饰点缀性的角色。然而,即便两者对于女性形象的诠释视角和手法完全不同,但都无法逃脱女性角色在电影中作为"欲望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可心 《神州》2011,(10):11-11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她擅长从女性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的情感世界,也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作品里记述的是平凡而悲凉的人生。她更多的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审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女性人物人性上的弱点。本文主义描述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恋爱观。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及无奈。  相似文献   

15.
王可心 《神州》2011,(23):11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她擅长从女性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的情感世界,也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作品里记述的是平凡而悲凉的人生。她更多的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审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女性人物人性上的弱点。本文主义描述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恋爱观,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及无奈。  相似文献   

16.
常国辉 《神州》2012,(6):108-109
本文将以"花"为关键词,去探讨"女性与花"之间的渊源,以及大家对这一主题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女性,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已有体态动人的妇女形象,至今,女性仍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被生动地表现着。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作“仕女画”。早期的绘画,题材分科没有细目化,女性形象揉杂于人物画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8.
王艳 《神州》2012,(23):9-10
当我们翻开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学史,我们仍然会为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部部熟悉的作品、一套套熟悉的文学主张与理论体系激动不已。就在那战火纷飞、生死存亡、民族危难的半个多世纪,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巴金、钱玄同、徐志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与精神食粮,直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研究,而林语堂也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9.
杨柳依 《神州》2014,(15):19-19
庐隐和梅娘作为两个时代的女性作家,不约而同地书写了女性第三者,通过时代背景与作家态度、写作视角与人物结局这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以小见大,可以看出女性第三者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并且把握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都有一个地主画廊,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地主的典型群像,如鲁四老爷、赵七爷、赵太爷、七大人、四铭……;一个是十九世纪初俄国地主的典型群像,如马尼罗大、科罗哥供家、罗士特莱夫、梭巴开线支、谈留希金……。鲁迅和果戈里都是现实主义大师,用的都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国家不同;民族、风格各异,因而在他们笔下的地主形象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中国地主和俄罗斯地主。我们认为这两个地上画廊中的地主形象的塑造及作者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通过比较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