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刊发了一件晚清重臣张之洞致吴大澂的信札,它不仅是研究张之洞和晚清史的珍贵历史资料,亦是张之洞的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晚清长期担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学界所熟知的是,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开始,由于日本的多方运作,张之洞与日本的关系日益密切。~([1])自此之后,张之洞曾几度委托日本大藏省印刷局为湖北代印银元票和钱票。此事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在财政史与外交史方面颇有意义。从货币史的角度出发,更有必要考订其事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张之洞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二十年来张之洞研究概述黎仁凯乔丽荣张之洞是晚清政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张之洞研究是令人瞩目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自80年代中期至今,是张之洞研究走向繁荣的时期,研究向纵深发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现将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概述。一、张之洞的洋务思想1....  相似文献   

4.
在晚清历史发展进程中,张之洞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在清末内外交困的时局下,先后扮演了清流健将、洋务殿军、新政主角等角色,在晚清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张之洞史学思想的形成与内外交困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张之洞处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关口,铸造了其矛盾复杂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洋务思想论析欧阳跃峰近年来,人们对于晚清著名的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多所论述,但仍有失之偏颇之处。本文力图说明:由清流派到洋务派,张之洞的思想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并拟概略地勾勒出张之洞洋务思想发展的脉络。一、早期属于清流派,但不是顽固派张之洞早期属于清...  相似文献   

6.
越楚 《江淮文史》2011,(6):162-164
晚清洋务重臣张之洞位高权重,才华横溢,却又性情乖僻,其言其行多与常人迥异。张之洞待人接物傲慢异常,尤其是对那些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初见面时常以长者自居,设局刁难之事屡见不鲜。清末,梁启超到武昌讲学时,曾造访张之洞。一见对方乳腥未干,张之洞的傲慢劲又按捺不住了。他缓缓道:"听说先生才高八斗、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张之洞档案”中所藏电报、信件,全面考察张之洞与杨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一考察揭示晚清从甲午年(1894)到戊戌年(1898)的政治内情。最晚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起,杨锐即常住北京,充当张之洞的“坐京”,为张之洞提供政治情报并办理各种交待事务。在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给杨锐下达了大量的指示,并在杨锐被捕後积极进行营救。本文还证明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的作者不是李焜瀛(符曾),而是杨锐。  相似文献   

8.
略论张之洞的“治术”何晓明张之洞(1837-1909年)是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于各种政治力量盘根错节的波谲云诡之中,不仅这运亨达,耀人眼目,而且确实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洋务殿军的挂帅人物,给一片暗淡的晚清政局,增添了些许亮色。这显然大得力于他工于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介绍“张之洞档案”中有关别敬、礼单与贡摺等材料,具体说明张之洞支付别敬、赠送礼物与进呈贡品的情况,并由此观察晚清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察晚清上层社会的腐败速度与程度。本文以极大的篇幅介绍张之洞向慈禧太后进贡,尤其是慈禧太后、光绪帝逃亡西安时期的情况。张之洞虽是清流出身,但到了此时,仍不免须花费很大精力和财力来办理送礼与进贡;而他的礼物与贡品中,竟有相当部分是书籍与文具,依旧显露出其书生本色。  相似文献   

10.
《书目答问》一书,从晚清至民国不断翻刻再版,迄今仍是研习中国学术的重要书籍。但其编撰刊刻的初衷,既往认知与张之洞的本意有所出入。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因"职司所在",组织编撰与刊刻《书目答问》,不仅借此调整与改变以往学政衡文校士与教士的方式,"更有深意"在于劝勉士绅刊刻书籍,以文治润色中兴,积极应对晚清大变局。然而,张之洞晚年言论与其初衷相悖,加上门人的吹捧,其后,《书目答问》越来越像是版本目录学著述,而其本意及对晚清文教事业的影响反而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何炜 《湖南文史》2013,(7):22-23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一度是清流派健将。1903年,他回到湖广,重新担任总督。在风风火火筹办新军的同时,张之洞开始了一系列订造军舰的活动,意图发展出属于自己权力之下的“湖北舰队”。由于张之洞在湖广任职多年,主管财政、人事的大员多数是他的幕僚,所以在这一系列的购舰活动中,张之洞打起了借机贪污的算盘。精明的张之洞并不知道,这次贪财,却成了夺取他性命的催命符。因为对于张之洞这种另起炉灶的建军做法,清政府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却在筹备着统一海军事权事宜。  相似文献   

12.
慈禧太后执政的晚清末期,张之洞督鄂,奉诏陛见。因在京整天闲得无事,他常常带着一位佣人游玩琉璃厂。从东头到西口,凡是古董铺子,张必定要进去看看,天长日久,古董铺子的老板都认识了张之洞。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与晚清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与晚清铁路陈晓东中国的铁路创建于清末,铁路的出现,便利了陆上交通,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在近代中国,修建铁路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与破除封建守旧思想、中外关系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积极涉足铁路业,起了举足重轻的作用。本...  相似文献   

14.
晚清风云人物张之洞,不仅在错综复杂的时代打上了自己形象的烙印,而且留下了浩繁的著述资料。整理张之洞的著述,成为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最早整理张之洞著述的,当推光绪五年(1870年)在贵阳校勘《书目答问》、《轩语》等书的王秉恩。不过,那只是整理其著述的一部分。全面整理张之洞著述,编纂全集,还是在宣统元年(1909年)张之洞去世之后才开始的,距今已有九十年了。九十年来,编校张之洞全集的活动有五次。笔者试以编校《张之洞全集》时所看到的资料,略述其整理历程,以了解其成就与特点,作为今后整理工作的借鉴。一、军路蓝缕…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后期主要首领,二十世纪初力主推行“新政”的一位要员。张之洞在其政坛生涯中,虽未曾以外交为专务,但在疆吏职守内每每涉及外事,于此多有主见,特别是他的对日观点的演变以及仿效日本推行近代化的改革方案,是研究张之洞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谨从张之洞对口观点、策略的变化及其推行近代化方案的仿日色彩作些剖析,管窥蠡测,乞求批评教正。一、张之洞师日观的形成在近代,中日两国虽然共同遭受了列强的肆虐,面临相似的历史契机,却走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日本1868年通过明治维新,自七十年代初开始踏上了“…  相似文献   

16.
正张之洞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书法家,他书学苏东坡兼习米、蔡,善用侧锋,笔意开张,大气遒劲。但其篆书未见遗存。十年前,南皮一收藏者有幸收得王侣樵墓志铭民国拓片一枚,乌金拓,属南皮张之洞撰文并篆盖,武进屠寄书丹。2017年春机缘巧合又得墓志铭铭盖拓片,使其"阴阳"合璧,为德高者延续一段百年传说。该石刻当为张之洞篆书存世孤品。何人墓志铭得以惊动晚清重臣张之洞撰文并篆盖?他就是王国均,字侣樵,一字月坡,号也园,别号兰根道人,官州同。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放 《近代史研究》2003,1(2):236-275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对晚清政治变革、实业振兴、思想嬗变、教育鼎革、军队改制及外交格局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百年来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剖析他的思想及行为 ,对其是非功过予以评说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近百年张之洞研究的成果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客观的分析 ,不仅有助于张之洞研究的深入 ,而且有助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展。张之洞研究的阶段及特点综观近百年来的张之洞研究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 )缓慢衍进阶段 ( 1 898年至 1 965年 )最早揭开张之洞研究序幕者 ,当推《申报》在 1 898…  相似文献   

18.
正弁言张之万和张之洞兄弟二人在晚清同为宰相,世所罕见,张之洞的史料留存较多,而关于张之万的则较少,然史称"先有张之万,后有张之洞"。张之万,字子青,河北省南皮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状元。这一科举考试中还有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沈桂芬等名流中进士,故此丁未科考后来成了我国  相似文献   

19.
早年张之洞     
熊俊 《贵阳文史》2007,(4):18-20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著名的封疆大吏,洋务派首领,洋务运动的首领之一,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祖籍河北南皮,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出身官第。张之洞以上四代为官,却以清廉在当时小有名气,但其高祖、曾祖和祖父,都仅官止于知县,父也仅做到知府,因此始终处在官僚体系的中下层,在传统社会里,还算不上豪门显宦。  相似文献   

20.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是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没有曾国藩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从未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说他奇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