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付新 《区域治理》2022,(2):29-32
随着"十九大"精神的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的工作方向逐渐向着基层延伸.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主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基层社会治理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笔者以基层社会治理的意义为出发点,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以及有效策略,希望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于亚鑫 《区域治理》2022,(15):17-20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将县域治理概括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对县域治理重要作用的生动说明.新的历史阶段下,伴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本文通过对县域治理能力的研究,探索郑州市县域治理能力的薄弱之处,以期通过县域治理能力的提升,破解城乡发展差异难题,促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4,(6):47-54
青海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三基"建设成为青海探索治青理政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青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长治久安,建设法治青海以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实践创新;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欧阳丽娜 《区域治理》2022,(11):29-32,36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疆,地域广阔,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县域社会治理水平不平衡.内蒙古县域社会治理能力是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也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建立"全领域清单"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健全社会治理互动机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路径提升内蒙古县域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说起刚察,但凡留意过青海地名的人都会纳闷:青海怎么有那么多地方都叫刚察?除了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刚察县,贵德、贵南、同德、循化、同仁等地都有刚察,果洛也有刚察。大一些的村落,按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成两块,叫“上刚察”、“下刚察”。  相似文献   

6.
《攀登》2021,(1)
近年来,青海省就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批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黄南州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要求,创新实践地方社会治理路径,形成了以基层党的建设为核心,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地方治理黄南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治理成效。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青海地方社会治理效能,需要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坚持依法治理,积极推进以德治理,持续增强自治自觉,不断提升科技智能化水平,继续保持追赶发展态势,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11,(21):77-77
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刚察、海晏、天峻等县乡相关方面签订《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责任书》,由国家专项投资850万元的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社区治理的水平在根基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当前,"三社联动"已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相对于大城市,小城市"三社联动"具有自身的场域特征,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主体能力不足,自主行动不多,优势整合较难,合作共治不易,监督渠道不畅,规范成效不彰等困境。提升小城市"三社联动"水平,不仅需要改善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主体能力,奠定联动基础,而且还需要倡导协同治理,完善联动机制,最终实现社区的良善之治。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对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升,是将其内在基础价值和潜在增值价值转换为市场交换价值的过程.探索推广"两山"转化路径,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实现路径.2020年都匀市被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但是都匀市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  相似文献   

10.
提升乡村治理成效是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又是对维护村民基本权益和共同富裕需求的回应.人工智能是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的重要抓手.文章以F镇"浙里兴村共富"应用详细分析人工智能和乡村治理可以在公共性、规范性和效益性方面高度耦合,从村民参与渠道、村干部绩效考核标准、部门协同自决性、原有制度体系等方面分析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本文试图引入以数字治理视角,探索建立县级政府治理现代化评估体系,以概念厘清为逻辑起点,初步构建起以党的领导、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级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浙江省A县的实地调研,进一步完善二级细分指标,以期能为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升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村史志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具有存史、育人、资政功能的村史志是乡村治理专属的文化资源。编修村史志,可培育村民自觉,激发村民自治意识;善用村史志和村规民约,夯实乡村法治基础;挖掘村史志中的多元文化资源,以德治促进乡村和谐。用心编好村史志,充分用好村史志,尊重乡村文化之魂,促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治理体系真正植根于乡村,成为国家治理的稳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国家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担负夯实政权基础,让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大使命,最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还存在对治理机制不健全、治理方式效率低下、治理主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空间治理对地方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西方学界在解释国家治理时有三个重要学说: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福柯学说,但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的政府治理结构。中国治理结构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多个层次,各层次的行为能力和权力空间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通过调节财税杠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进行地方治理模式创新。同时,地方政府积极争取成为由中央政府批准的特殊经济区,对本地制度环境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本文以重庆市为例,结合6次深入调研,探讨政府如何通过财税、土地等多项改革,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创造差异化治理环境,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政权更迭,黑龙江在各个不同的政权时期,在边防法制指导思想和内容上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地方政府也针对边疆防御与边疆治理制定了"移民实边"、屯垦兴边、"裁兵殖边"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本文对近代黑龙江边防法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在研究以"移民实边"到屯垦"殖边"为中心的边防法制演进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对于当今依法治边、依法护边以及构建边防法制体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追求以综合国力提升为目标的全面、持续和稳定发展,以及国家在领土外的活动日渐突出的条件下,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地理空间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边缘性区域问题的影响日渐突出,形成了所谓的"边疆热"。在此过程中,国家视角的边疆研究应运而生并呈异军突起之势,引起广泛关注。国家视角的边疆研究,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和界定边疆,把边疆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着眼于厘清各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复杂边疆现象和边疆问题的本质,揭示边疆和边疆问题发展演变的规律,构建边疆和边疆治理的阐释理论,探索各种边疆问题的解决之道,提出解决边疆问题的政策建议,并以此服务于国家的边疆治理。不过,边疆研究的国家视角并不排斥和否定边疆研究其他视角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期待在国家视角与其他视角边疆研究的共性的基础上,共同构建边疆研究统一的基础平台,共谋边疆研究的发展,以期为国家的边疆治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  相似文献   

17.
吴玉敏 《攀登》2022,(1):42-48
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21世纪初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个发展历程不仅显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念与方式上的不断升华,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将对以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为主的社会治理从重点到思路再到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和处理规划了更具现代蕴意的运行逻辑和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8.
谢咏琪 《区域治理》2022,(15):173-176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促进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治理的新发展重在社区服务供给的突破与创新.目前,基层社区工作面临一些难题,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青年大学生力量或成为助力社区服务供给突破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工作大局,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全省水利的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和服务民生的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十二五"以来,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呈现规模大、投资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水利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20.
自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以来,发展"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市、区),其成为探索旅游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本文以陕西省神木市为例,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该市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的优势条件,指出其目前面临的困境及现实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策略,为推进神木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