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宋之际,由于李公麟白描人物画系统的形成,大量的李公麟派白描作品涌现出来,对于当时及后世画坛影响极大。在流传至今的宋、元白描作品中,有一些传摹李公麟或误定为李公麟的作品,实是宋、元人手笔,这反映了李公麟白描画派既同出一源又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辽宁省博物馆藏《白莲社图》卷就属此类。《白莲社图》卷,纸本,纵35、横849厘米。以长短兰叶白描法绘东晋慧远法师于庐山东林寺白莲结社,法集立誓,共期西方的故实(图一~八)。图卷无作者款识,《秘殿珠林新编》著录为李公麟手笔,以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为主要文献,对故宫博物院藏佚名油画《弘历骑马像》的作者、艺术手法、绘制时间及流传经过加以考证,指出该作品是由郎世宁于乾隆六年(1741)以中西合璧的技法为南苑新衙门特制的画作。本文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对郎世宁绘制御容的总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禅宗历史上,达摩祖师信衣袈裟的传承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敦煌发现的《历代法宝记》写本对其有详尽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当祖衣由达摩传六代至慧能后,便被武则天转赐给四川高僧智诜法师,再传四代至无住而消失。祖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蜀地禅宗的发展。《历代法宝记》对达摩祖师信衣袈裟在四川传承的记载是可信的,并非杜撰之说。  相似文献   

4.
李仲操 《文博》2001,(3):75-76
《文物》1998年5期报导了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此鼎从形制、纹饰看,确为一件美术精品,而从铭文看则不像西周时的铭文。特别此鼎何时出土于何地?曾为何人收藏?它出土后的流传情况怎样?均无明证,令人未敢信其为真。徐天进《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一文指出:“虽然该器之形制、纹样具有商末周初的特征,但该时期的铜器中鲜有如此长铭的方鼎。”对此我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5.
1959年5月,一封来自法国巴黎的信让一位安徽芜湖的老人心潮澎湃。这封信是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法国人戴纳先生写给芜湖铁画的传人储炎庆老人的,盛情邀请他的铁画作品赴法国巴黎参加展览会的邀请函。很快,储炎庆铁画小组将《花蝶》、《牛郎织女笑颜开》、《松鹰》三幅作品送交世界和平理事会参展。  相似文献   

6.
李仲操 《文博》2000,(5):15-16
《文物》1998年5期报导了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此鼎从形制、纹饰看,确为一件美术精品,而从铭文看则不像西周时的铭文。特别此鼎何时出土于何地?曾为何人收藏?它出土后的流传情况怎样?均无明证,令人未敢信其为真。徐天进《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一文指出:“虽然该器之形制、纹样具有商末周初的特征,但该时期的铜器中鲜有如此长铭的方鼎。”对此我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7.
郭梅  蒋羽乾 《民俗研究》2008,(3):156-167
流传在浙江金华地区的昆腔,是昆山腔流传至金华一带的一个支派,唱工不像正昆那样严谨细腻,洛地先生在其《戏曲与浙江》中将其称为“草昆”。  相似文献   

8.
王元军 《收藏家》2004,(2):17-22
米芾曾称王羲之两件作品为“天下第一法书”,一是《兰亭序》,另一件是《王略帖》(又名《桓温破羌帖》)。米芾尤其推重《王略帖》,说:“吾阅书一世,老矣,信天下第一帖也。”并认为王羲之草书除《王略帖》之外,其他都是伪帖。可见老米对《王略帖》崇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作者     
《风景名胜》2012,(9):14-14
三石头/喜欢旅游,摄影,写作,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杂志报刊。个人摄影网站“三石头客栈”(www.wanglei.com),著有摄影散文游记《西行漫记--第三眼看欧洲》(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一书,本期作品《信马游北疆》;  相似文献   

10.
钟明善 《文博》2001,(4):69-69
《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称《隆阐法师碑》为“怀恽书”。《西安碑林书法艺术》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编者在介绍唐代《隆阐法师碑》时也断定该碑“书者怀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乐圃林居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诸多文献记载,详细考评了倪瓒的创作缘起和具体创作时间,指出《乐圃林居图》不但是倪云林少有的绢本、大幅杰作,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倪氏有生之年的最后画作,堪称绝笔。文章还通过收藏印记的辨识,对画幅在明清时代的流传经过及倪氏伪本、仿本进行了梳理,以此说明这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巴尔扎克是世界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96部作品,他的《人间喜剧》至今依然是后代作家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可是,像他这样伟大的作家,在写作之初却连续遭遇了17次投寄17次退稿的命运,而当时唯一能使他坚持下去的,是一位出版社编辑在每次退稿信中都要附上的一句赠言.正是这句赠言,让巴尔扎克失望到了极点的心里仍然存有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有姓韩改姓韦,其远祖是汉初韩信的流传,民间流传众多,各说各的,且很神奇。如传说韩信被害后,其大子逃至广西宾州,繁衍至今已24代了。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记有“萧何匿韩信子于南粤,取韩之半,改为姓韦”。南宁晚报1996年11月25日刊登单稚琛《韦姓的来历》的小文  相似文献   

14.
哈巴河夕照     
刘是何 《丝绸之路》2014,(23):41-4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夕阳的名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哈巴河便有王维之诗的那种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佳境。  相似文献   

15.
祁序是北宋时的名画家,江南人,生卒年已无可考。他善画花鸟和牛,相传他所画的牛具唐代戴嵩的遗风。《宣和画谱》著录他的作品有四十四件,多数是以牛为题材,如《倒影牛》、《渡水乳牛》,《斗牛》等,而《牧牛图》就有二十二幅之多。由于年代久远,他的作品大都已经失传,《江山放牧图》卷是流传至今的孤本。《江山放牧图》,描写江南水乡春色,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净空法师给北京高校学生宣讲《多元文化教育与和平》,赢得青年学子的满堂喝采。不久,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世纪大讲堂》先后分两次播放。一位佛学法师缘何热情关注人类教育事业和世界和平大业?人类社会的现状有哪些令法师忧虑的地方?人类又将如何面对和解决?拥有高深学问和出众智慧的法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文明进步、社会秩序的安定祥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只要给少年儿童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教育青年人拓开心量,包容他人,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未来就一定充满希望。净空法师颇为动情地告诉本刊记者“:那时国家建立了许多国立中学,收容我们,我逃难到贵州读中学,成了流亡的学生,无家可归,学校就是家。老师照顾我们超过父母,我们对老师有热爱之心,我们的同学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照顾,那个感情之深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本期刊发段宣怀《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北泉慈幼院》就可起到突出的印证作用,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一 引言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司寇》约六千字,是《焚书》中最长的信,也是李贽驳诘耿定向篇幅最大的一篇论战檄,历来受到人们重视,将其视为《焚书》或李赞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人们谈及或研究李赞反伪道学的思想,每常予以称述和引录。袁中道《李温陵传》云:“与耿公往复辩论,每一札,累累万言,发道学之隐情,风雨江波,读之高其识,钦其才,畏其笔。”今流传本《焚书》李赞写给耿定向的信,多在数百或千余字左右,袁中道所说“万言”之札,实际上指的就是《答耿司寇》,“累累万言”,则属夸张。此说代表了后人重视《答耿司寇》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夏永是我国元代画坛上一位十分出色的民间界画家。仅据不完全统计,夏永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十一件之多。其中,笔者曾经寓目的真迹和影印品有七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岳阳楼图册》(图呈圆形。以下简称《岳一》),《岳阳楼图册》(图呈  相似文献   

19.
《昌言》成书列于子部,然而仲长统《昌言》的流传演变却经历了一个由"子部"到"集部"的过程。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东汉末年士人已经不同于战国诸子,在创作政论性质颇浓的子部散文之外已经有数量可观的纯文学作品问世;另一方面在于《昌言》的流传存在两次大规模的散佚与整理,在此过程中《昌言》中的子部文献大量散佚,而那些并不属于《昌言》且颇具文学性的作品又被编入《昌言》,因此《昌言》作为政论子部的特征逐渐弱化,而作为文学别集的属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20.
画史外传     
我国古代画家的作品,因为种种关系,有的流传国外,国内几至绝迹,甚至画史上也失去他们的名字,或者记录的极简略。我想应该把他们的姓名和作品,再写入中国的画史上来,这是我们应该作的工作。我对画史既无研究,流传国外的情况也不熟悉,写此《外传》,不过是抛砖引玉的意思,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完成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