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期间,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由美国空军飞行员陈纳德在美国招募了一批飞行员,于1941年8月1日,在昆明正式成立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成立之初有三个中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美国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改编成“美军空军驻华特遣队”,  相似文献   

2.
袁军 《沧桑》2013,(1):79-81,108
在太平洋战争中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争端中,美国政府采取了支持中国军队抗战以达到牵制消耗日军、减少美军伤亡的目标,和平解决国共争端政策达到最终扶助中国成为统一、民主、合作的国家的目标。美国政府在执行上述政策过程中,偏袒蒋介石政府,压制共产党,从而增强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实力和嚣张气焰,但最终美国的对华政策的目标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3.
何品 《民国档案》2004,(3):101-105
抗战期间,美国总统特使居里为协调战时中关关系曾两度访华,成为中关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本对其以特殊身份两度来华的历程进行阐述,并作出比较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巴苏日记     
巴苏日记宋桐欣50多年前,印度友人巴苏大夫随印度国大党派遣的"印度援华医疗队"远道来华,支援中国抗战。巴苏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医疗队在1938年至1940年间来华活动的经过。这是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的同情和支援的记载,也是一份难得的有关抗战实况的史...  相似文献   

5.
杨雨青 《民国档案》2016,(2):125-131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派遣马歇尔特使来华调停国共冲突,并给予国民政府大量援助,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美国提供援助的本意并非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但最后走向了最初愿望的反面,未能成为促使国民党改革及国共和谈的推手,反而成为"内战的制造者和鼓舞者"。本文主要利用蒋介石日记及其他档案史料,研究蒋介石与马歇尔之间的博弈,分析蒋介石如何使美援从压力变为助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珍珠港事件为分水岭,以美国官方史料为依据,论述了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由中立、暧昧向积极援助的转变;论述了美国在欧洲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的一般战略,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战区战略地位的估计及其在不同形势下的变化,以及美国直接向中国战区部署作战部队的情况。抗战期间,驻华美军最多时达10万人以上,其航空作战部队,弥补了中国空军的严重不足,增强了对日作战的空中打击力量和空中掩护力量;其空运部队的"驼峰运输",创造了世界航运史上奇迹,对极端困难的中国抗战起到了输血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抗战时期驻华美军的编成、番号、兵力、部署、作战、战果等,作了具体的介绍和评述;对美国军援的性质和作用,也作了客观的分析,以便人们对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军援,有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周勇  金萍 《文史春秋》2003,(7):55-57
南京东郊紫金山北麓森林中的航空烈士公墓近年已修整一新,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这儿长眠着2000多位抗日空军烈士(其中有300多位是来华支援中国抗战而捐躯的苏联和美国的空军飞行员)。在这公墓里有沈  相似文献   

8.
《贵阳文史》2010,(1):60-61
<正>70多年前,连天的抗战烽火,诞生一条运输动脉——史迪威公路。从印度经缅甸,通过云南、贵州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这条抗战生命线,把一批批物资通过美军的车队运抵中国,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位于贵州省晴隆县的史迪威公路"24道拐",因为其险峻,成为这条运输动脉上的重要地理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张  相似文献   

9.
徐晖 《炎黄春秋》2020,(2):40-43
美军观察组是美军中缅印战区于1944年派赴延安观察组的简称。抗日战争期间,他们由美国政府派赴延安地区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英勇抗战的行动以及当地物资匮乏的情况,同时收集共产党军队已获取的日军情报,并协调营救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等事宜。这一不同寻常的考察活动,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美军的首次接触,成为抗战时期中美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徐康明 《百年潮》2005,(9):23-29
孙立人将军少壮立志报国,投笔从戎,从中国的清华大学到美国的普度大学和弗吉尼亚军校,掌握了一身文武双全的本领;抗日战争时期从参加淞沪抗战到率军远征缅甸、印度,战功赫赫,声威远播中外.欧、美军界人士称誉他为"东方野战之狐".  相似文献   

11.
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德国军事顾问,以及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美国军事顾问团,为大家所熟知。鲜为人知的是抗战初期法国军事顾问团来华的缘由和经过。  相似文献   

12.
1938年下半年,国民政府为争取欧美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特派正在欧洲进行民间外交的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胡适抵达美国后,积极向美国朝野宣传中国的抗战,争取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竭力向美国争取财政援助,促成了数笔美国援华贷款;他设法阻止美国国会修改不利于中国抗战的“中立法”,坚决反对美国和日本的妥协等。因其使美成绩斐然,因而有“书生大使”和“学者大使”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徐亮 《史学月刊》2020,(3):45-5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开展紧密的军事合作,在中国战区大量征调青年译员成为重要一环。译员服务于美军的工作特殊性,使美方可影响到译员的待遇水平;但译员也面临地位不明、管理混乱以及职责不清等诸多问题。中美之间在文化与体制上的"隔阂",使译员与美军的相处存有不少冲突。国民政府既要防止译员成为美方的工具,同时也要保障译员的"人格"以维护中国之"国格"。作为战时合作的"中间人",盟军机制里的中国青年译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独特的翻译群体,同时也体现了战时青年参与抗战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侨民与保护侨民的美军,是民国时期美国维持在华存在的重要标志。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迅速从平津蔓延至京沪等地。这些地方是美国在华侨民的集中居住地,美国政府对美侨安全十分关切。与十年前的武力护侨政策不同,此时的美国面对日本的步步推进,采取撤侨政策予以应对,并调兵遣舰,为美侨撤离中国提供帮助。"帕奈号"事件发生后不久,不仅美国侨民,美国在华驻军也被撤走。从撤侨到撤军,这既标志着美国传统武力护侨政策的放弃,也是抗战初期美国绥靖日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极大注意与重视。由于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双方即于此时首次开始军事上的合作。《抗战期间中共与美国的军事交往》一文,记述了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的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军事情报合作、予以军事援助等史实,凸现了中美关系史上闪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麦克阿瑟被撤职的前前后后杨彪韩鲜战争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撤换了远东美军统帅麦克阿瑟。这不仅是朝鲜战争史上,而且是战后世界历史上的一次意义深远的事件。其过程和背景值得评述。1950年10月后,朝鲜战场局势成为中国和美国最重要的问题。中国毅然出兵后,...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为实现对日军的战略性削弱,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美国联合中国制定了意义深远的"马特霍恩"计划。四川人民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军用机场,主要供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与担负保卫任务的第14航空队华西突击机群使用,使成都成为了抗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在驻守成都近一年的时间里,第20航空队的超级空中堡垒B-29重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及其附属统治区进行了20余次战略轰炸,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华西突击机群则在"攻势性的守势"思想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机场保卫与轰炸机护航任务,并配合中国地面部队,对侵华日军进行了强有力的空中打击。美国航空队的驻留,虽然使日军重启并加强了对成都地区的轰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是成都人民仍然无私地向驻防美军提供帮助。通过修机场、建招待所、组织慰问、救助失事飞行员等方式,在日常的平等、和谐相处中,成都人民与驻防美军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共同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对于援华航空志愿队,国人比较熟悉的是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 其实早在“飞虎队”来华之前,苏联航空志愿队就参加了中国抗战.“飞虎队”大本营、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芷江,就驻扎过一个航空大队.苏联航空志愿队的贡献与“飞虎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背后那段熠熠生辉的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周韬 《史学月刊》2007,(8):131-134
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得到美国的援助,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3年这个阶段内,美援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抗战初期。诚然,在此期间美援确实起到了援助中国抗战的作用,但是,美援的真正目的不是纯粹为了帮助中国抗日,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是立足于美国自身的利益和其在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期,李约瑟来华援助战时中国科学,被中央研究院授予通信研究员。他考察该院各研究所,与傅斯年等学者有着广泛交往,在为中央研究院提供科学器材和文献、发表学术论文和加强与英国学术界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研究院学者则为李约瑟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和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