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清代东北土地制度分官地、旗地、民地、蒙地四部分。旗地又分一般旗地和官庄,官庄因占有形态的不同又分:内务府官庄(皇庄)、宗室王公官庄(王庄)、八旗官员官庄、驻防八旗官庄以及各部衙属户、礼、工部官庄。因官庄的产品不一,又可区别为粮庄,粮庄还叫大粮庄(大粮是稗的俗称,粮庄主要贡纳物),除大粮庄外,还有粟、黑豆、家鸭、羊草等;园庄(蔬菜、园林、山场);盐庄;碱庄;棉花庄;靛庄;苇庄等。  相似文献   

2.
正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光复武汉后,黄冈地区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农民运动一日千里,共产党组织和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地方组织人数迅速增加,各级党组织相继建立。到1927年春,黄冈县共有农民协会16个,乡农民协会300多个,会员24万多人。国民党黄冈县党部(主要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组成,共产党员魏梦龄为常务委员)和县农协领导广大农民进行反封建斗争,打击惩办土豪劣绅,开展减租  相似文献   

3.
地处宁大公路28公里处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老营庄村,200多户农民今年种植了郁金香花卉。远远望去,300多亩连片田里郁郁葱葱,这就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桥头镇老营庄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史志》2011,(18):I0022-I0023
八五一0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地区东部,地理位置在北纬44°57′42″~45°29′45″,东经131°14′31″~132°4′58″,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土地属于丘陵地带。农场1948年由牡丹江省创建,1949年3月1日正式转建为公营永安机械农场,1956年12月1日归属黑龙江铁道兵农垦局领导。1959年6月8日更名为八五一0农场,1968年12月归属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领导,1969年2月14日编为第四十四团,1976年兵团撤销改名为东海农场,1979年3月5日恢复原名八五一0农场。  相似文献   

5.
1926年,共产党员朱积垒同志由广州毛主席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在平和县下坪村成立福建省第一个农民协会,領导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叛变革命,大量捕杀共产党员,为了反击国民党的瘋狂屠杀政策,挽救革命危机,党領导群众开展武装斗爭,农民协会便在福建各地农村蓬勃发展起来。农会組织的发展,使国民党反动派十分恐慌,他們采取鎮压的卑鄙手段来对付手无寸鉄的善良农民。1928年中共平和县委决定在平和县九峰召开全县农会会员大会。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下河地区的基层水利系统的运作大体可分为明代前中期、明中后期、清代康乾时期、嘉庆直至清末四个阶段,相继表现为运行良好、严重毁坏、国家与地方共同重建、地方主导维护的历史过程。总体上,明代基层水利的维护由地方政府主导,清代康乾时期国家的控制较强,嘉庆以降地方政府与社会在基层水利系统的管理中又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道光后期运河干堤的修筑开始出现地方主导的端倪,咸丰十年运河管理机构正式裁撤,运河干堤的维护由省级政府主导,具体的维护事宜则由州县政府与绅董负责,运河干堤的维护正式地方化。洪泽湖水的排泄、国家黄运治理的方略与成效、国家的基层水利政策取向以及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基层水利系统形态与运作的四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1984年7月,安徽枞阳县牛集乡阮畈村小伍庄一农民擅自盗掘姚鼐墓室前部的墓志,后为县文物管理所得知而索回.  相似文献   

8.
小徐庄隶属淮阴市清浦区武墩乡,位于淮阴城区西南7公里处。庄东有几乎夷平的土墩1座。地面上汉代陶片俯拾皆是,有可能是处汉代墓葬区。近年来,当地农民屡在墩上取土,曾出土棺木、陶器等物。1988年5月,该庄农民徐向前因取上建房,又挖出木棺一具(编号M1)及  相似文献   

9.
青龙满族自治县朱障子乡前白枣山村西蔡峪,原名据乾隆二十二年《迁安县志》载为“西蔡家峪”。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名逐渐变为现在的“西蔡峪”了。 西蔡峪是满族聚居的村落,解放前始终居住着赵、夏、佟、齐、商五大户,均系满族。现在齐姓已迁到张障子乡兴隆沟居住,西蔡峪庄只剩四姓满族。赵姓180口人,夏姓159口人,佟姓107口人,商姓114口人,四姓满族共560口人,占全庄总人口的80%。由于时间久远,时政不断变革,加之历次水患为害,各姓家族保存的家谱已多为散失,知情的老年人又相继病故,该庄的满族历史已无处问津了。人们只知道自己是满族,但对本族的历史状况连最简单的情况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曾指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点:一是每个家户所耕种的面积狭小,即所谓的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是需要水利的地方,家户之间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是为了安全,人多了聚居在一起容易保卫;四是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得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累起来,成为相  相似文献   

11.
1938年的春节刚过不几天,日本侵略军就对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由南同蒲、平汉、道清等铁路线出动,分九路向我晋东南腹心地区推进,其中一路由南同蒲线上的山西临汾县城出发,经安泽县城进驻到沁源县城内.敌人沿途肆意烧杀抢掠,安泽县三给村120多户农民的住房全部被烧光,就连村外的大庙和庙院中的一棵大槐树也被烧毁了.当地农民盼我抗日部队把敌人彻底消灭,为他们报仇雪恨.我们决死一纵队民运工作队第四分队的活动地区,就是从安泽县城往北到唐城镇,恰好首当其冲,20多个村庄全部是敌人  相似文献   

12.
正陈廷敬是清初理学名臣,本名敬,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山西泽州中道庄世德居~((1)),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大清一统志》称,陈廷敬"累官内阁学士,侍讲幄,敷奏剀切。累迁左都御史,多所建白,风纪肃然。历工、刑、户、吏四部尚书,拜文渊阁大学士。廷敬性慎密,以文学受知圣祖仁皇帝,在官皆称职。尝荐王士正、汪琬入翰林,荐  相似文献   

13.
1964年1月19日下午,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应北京市委、市人委的邀请,头裹白毛巾,在一片掌声中,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向首都群众作报告,介绍山区建设经验.报告会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举办的,由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同志主持.参加报告会的,有水利电力部、农业部、农垦部、粮食部、农业机械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的负责同志和干部,北京市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的干部,以及市郊区各公社、农场党委书记等共约1万余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清代民国时期民勤"渠坝"关系为切入点,以数起"水案"为主线,复原了1920-1949年民勤传统水利秩序的转折过程。20世纪20-30年代,民勤传统"渠坝"体制已经因内部的"湖坝斗争""移丘户"问题而濒于瓦解,传统水规形同虚设,水利处于失序状态。1944-1949年国民政府和民勤地方政府试图建立政府主导的新型农田水利体系,促进农业发展。但这一过程未能解决"湖坝"对立与"移丘户"问题,当地民众重拾"传统水规"对抗这些新的水利政策,被重新强化的传统"水规"沿用至20世纪50年代。民国时期在河西走廊的水利建设缺乏改造传统水利秩序的针对性措施,政府力量仅依靠工程技术无法实现现代农田水利体系的建立,也难以真正提升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丁金栋 《文史春秋》2010,(11):41-46
曾思玉,1911年3月生于江西信丰游州堡庄,1928年参加农民暴动,1929年参加苏维埃赤卫军,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历任中央警卫团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6.
1941—1943年,冀中区堡垒户的大量产生,是中共动员农民以应对日军"扫荡"困局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堡垒户为核心,形成了地洞、地道以及抗日人员与堡垒户、邻里、村政权之间联动的隐蔽系统。在这一系统之下,堡垒户承担起保护伤病员和抗日干部,保证抗日通讯联络的运行,养育抗日人员子女,掩护抗战物资等任务,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保存和坚持提供了落脚点与活动空间。在此过程中,堡垒户面临着日伪军的残害和经济条件匮乏的生存困境,抗日政权和堡垒户想尽一切办法使这一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残酷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尽管有的农民有过犹豫和挣扎,但以堡垒户为代表的广大农民以及与共产党结成的血肉联系,代表了民族抗战的主流,创造了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7.
盛京内务府皇庄是皇帝的私产,分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顺治初年,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管理所属事务”。盛京内务府皇庄中的粮庄由管领管理;棉庄、盐庄、蓝(靛)庄、果园、打牲、牧场等专业庄由佐领管理。不论由管领或佐领管理,盛京内务府皇庄的人、事、财、物均由盛京内务府统摄。盛京内务府又须事事向总管内  相似文献   

18.
临湘长江大堤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湘长江大堤在临湘市北部,由永济、陆城.江南、黄盖湖四个垸堤组成.堤城内有13个乡、镇、三个农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1984年5月云溪镇、云溪乡、陆城乡、文桥乡、路口镇、松阳湖农场及路口乡的一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北区管辖,临江大堤的城陵矾电厂抵白马矶一段也随之划归北区.  相似文献   

19.
1929年,苏联政府在农业中进行了全盘集体化运动。所持重要根据之一,是集体农庄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个体农民经济。苏联的史学著作一直用这种观点评价当时的两种农业劳动组织形式。这种认识也长期影响着我国史学界。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史志》2011,(20):I0021-I0022
五大连池农场(原名五大连池原种场,2010年10月更名为五大连池农场)地处五大连池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境内。地理坐标为地理坐标为北纬48°34′~48°48′,东经126°00′~126°26′。海拔平均高度为280-580米。农场始建于1948年3月,土地总面积18837.12公顷,其中耕地8380.24公顷,林地2305.79公顷,草原湿地1710.97公顷。全场总人口7156人,总户数2833户。农场下辖11个农业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