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纸质文物脱酸与加固方法的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回顾了纸质文物脱酸与加固方法的发展简况.介绍了脱酸与加固的常用技术.对各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做了简要的评述.并提出纸质文物保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霉菌污染会影响馆藏纸质书画的保存和展示。对书画污染菌进行分离及鉴定,有助于提高文物霉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纯培养法从遭受霉菌污染的馆藏纸质书画表面分离得到8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 DNA转录间隔区序列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株霉菌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和木霉属(Trichoderma)。研究结果可为馆藏纸质书画文物防霉剂的研发和文物霉菌的综合防治提供靶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纸质文物很容易损坏,能存留至今的不多,越是早期的越稀少,因此纸质文物非常宝贵,做好纸质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常规的纸张特性分析方法往往损伤和破坏文物本身,因此需要了解无损和微损分析纸质文物的方法。这里介绍了纸的物理性能分析、纤维形态观测、纸的生产工艺推断、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他分析方法。纸质文物的无损和微损分析方法可供文物工作者在基本不损伤和破坏纸质文物的情况下,分析该文物的特点,获取其原料组成、制造时期、生产工艺、舂捣打浆处理程度、纤维配比等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一什么是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物看作是"文化财产",印度、希腊认为是"古物",西班牙认为是"历史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来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价值的古迹遗存等。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  相似文献   

5.
影响纸质文物的五大环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环境引起纸质文物发生病变的重要因素入手,综述纸质文物的特点。在平时,它们既怕高温、潮湿,同时又怕酸性有害气体及生物、霉变所带来的损坏。纸张文物是从植物的纤维,即由碳水化合物为基础而构成纤维素,自身的性质必然是异常的娇脆和易损。在保存这些纸质文物的过程中了解库房中的有害环境因素,避免文物在库房自然环境中受到的损坏,延长纸质文物藏品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文物的场所,在各类馆藏文物中,纸质文物承载着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头部分,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脆弱、娇贵的纸质文物在保存中极易发生霉变、破损,能够保存到今天,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当然其保护难度也就最大,收藏或陈列不当都会造成破坏。本文是笔者在纸质文物保护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工作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对纸质文物霉菌危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质文物因其材质关系,容易老化,变黄、变脆、发霉、虫蛀,是各类文物中较难保存的藏品之一。引起大多数纸质文物损害的最常见的因素包括:酸性物质、光照、相对湿度、污染、虫害和人为因素等。该文主要就霉菌对纸质文物的化学和物理防护展开讨论,对比两类防治法的优缺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纸质文物的病害主要来自纤维素的水解和氧化。对于纸质文物的保护通常采取脱酸处理,但对于纤维素的氧化病害并没有起到作用。本文提出在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中加入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重点作用于纤维素氧化造成的病害。通过还原作用使纤维素分子链上的氢键作用得以恢复,进而达到提高纤维自身强度的目的。本文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通过pH值、色差的改变,以及羰基含量变化和纤维素结晶度对研究硼氢化钾的还原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2012年,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保护修复了一批院藏纸质文物,其中有一件民国时期的革命文物,保护前兼具残缺、断裂、酸化等病害,并有继续发展恶化的趋势。采用南京博物院研制的水性纳米基复合脱酸液对其进行了脱酸保护,然后用丝网对其进行了加固处理。经保护处理后的文物强度得到有效提高,p H值处于理想范围,状态趋于稳定,可达到展陈和保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纸质档案、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回顾了过去20年中数字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纸质档案、文物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江苏省江阴市一座明墓内出土一批文物,其中有一件粘连纸质文书。通过分析病害状况,采用蒸汽蒸、滴加揭展剂并结合物理方法,顺利揭展该纸质文物。对文物本体的形貌、帘纹、物理性能、pH值、造纸纤维原料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期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分为南、北朝,是在诸侯割据的五六世纪,南北朝是中国在社会混乱状态中产生了新的精神的时期,从历史上虽然可以概观道教的确立和佛教的扎根,但是从文物上观察,更能清楚地发现佛教错综复杂的精神活动和面向新时代的社会苗头,在视觉上可使我们看到深蕴其间,象征精神纠葛的佛教雕刻造形。 佛教是公元前5世纪伴随佛陀的诞生开始的,最初并没有建造作为长期信仰对象的佛像。而是把安放舍利的佛塔作为象征性的崇拜对象,不久之后,描绘佛传和说法的图像渐渐也成为信仰的对象。到了约1世纪末,受罗马神像和肖像雕刻的影响,在印度西北…  相似文献   

13.
书籍、经卷、书画、碑帖、文献、档案、报刊等纸质文物,是图书馆、档案馆的主要藏品,在博物馆的藏品中也占相当比重。自汉代发明造纸术,唐代创造雕版印刷以来,纸张的应用日趋普遍,抄书、刻书、藏书之风盛起。如何保护纸张、收藏书卷的问题,也就随之引为重视。千余载的收藏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保护纸质文物的经验。大量古代纸质文物能留传下米,就是我国传统保护纸质文物技术卓有成效的见证。在文物保护科学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仍需珍视我国固有的优秀传统技艺,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成就。纸质文物受损的因素诸多,其中以蠹虫蛀蚀较为普遍且后果严重。防治害虫的通常手段是化学防治,本文试对我国古代使用药物进行防虫辟蠹的方法,做些论述,以就教于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古代文献记载,分别论述了古代避蠹方法,及防虫药物的化学成分、作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组成结构的特殊性,纸质文物在保护和贮藏中有很大难度,除了容易受到虫害损坏外,纸中纤维还会受到有害气体、温湿度的影响,导致纸张出现发黄、粉化等情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博物馆内纸质文物保存现状,并研究了影响书画文物保护的各项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博》2021,(3)
清洗油渍污染是纸质文物修复的重要环节。本实验选取猪油、菜籽油、桐油和蜡油4种动植物或矿物质油,在宣纸上模拟形成油渍,通过分光测色仪、p H测定仪、耐折度仪、质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便携红外光谱仪对比评估洗洁精、无水乙醇、高锰酸钾—草酸溶液、双氧水、皂角粉和丙酮6种清洗材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皂角粉的清洗效果较好,且对宣纸的物化性能影响也较小,通过反复淋洗可减小对纸张颜色的影响。皂角粉作为一种植物源表面活性剂在油渍清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导致大量文物被海水浸泡。海水浸泡后引起文物发生微生物病害,特别是纸质文物。被海水浸泡过数月的纸质文物上均出现了黑色和淡红色霉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现场调查等方法研究纸张文物上微生物病害发生的程度。使用直接接种法分离菌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菌种形态。结合DNA提取和PCR  相似文献   

18.
李平心 《丝绸之路》2011,(24):96-97
鉴于当前纸质文物岌岌可危的保护现状,本文深入探究了纸质文物受损的内因和外因,强调了保护修复纸质文物的重大意义,并详细剖析了如何针对文物本身和收藏环境采取正确的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11月6—7日,由江苏省文物局、南博主办,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博物馆:传统与现代——全国纸质文物科技保护暨长三角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学术研讨会在南博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二十余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博机构和高校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姚文中、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铁付德、南博副院长张金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纸质文物的最佳清洗用水和清洗条件,探讨了不同清洗用水(超纯水、纯净水、蒸馏水、自来水、硬水)在不同清洗次数、不同清洗温度时对纸张p H值、抗张强度、色差、白度以及聚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水和自来水对纸张的清洗效果较差,白度上升小(2.0左右),抗张强度损失大(17%~24%),不适合作为纸质文物清洗用水;超纯水、纯净水和蒸馏水对纸张白度提升明显(分别上升2.99,2.41,2.77),抗张强度损失较小(分别为16%,9%,12%),适合作为纸质文物清洗用水。最佳清洗条件为常温下清洗6次。本实验结果可为纸质文物清洗用水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