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企新 《百年潮》2008,(5):33-37
人生到了晚年特别喜欢回忆。“文化大革命”前夕在法国紧张特殊的留学生活距今已有40多年。但是,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当年的学习生活仍然历历在目,使我终身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正马识途是一个革命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经过改编被姜文拍成电影《让子弹飞》后,更多的人知道了马识途这个名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马识途和南京有一段很深的渊源,就是网上搜索,马识途的这段经历也鲜有提及。多年以前,我曾经在其成都家中,和他就当年在南京的学习生活、参加革命以及遇见爱情,有过长时间的交谈。现在回忆起当年他侃侃而谈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把当年的口述记录在笔记本中,现在整理成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3.
许昌农学院成立于1958年,当年7月,面向许昌地区各县市招收了第一届学生300名,我考取的是畜牧兽医(以下简称牧医)专业。许昌农学院是“大跃进”全省大办教育下的产物,虽然达不到正规高等学校的水平,但当时我们这些农村青年,都为能够在这里学习、生活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的不断富裕和电脑的迅速普及,目前电脑已经像当年的彩电、冰箱一样逐步进入家庭。家庭中的电脑,有很多是家长为孩子的学习购置的。但是怎样有效地利用电脑帮助孩子学习?怎样有效地发挥电脑的教育功能?不少家长都感到茫然。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与经验,对电脑的教育功能作如下介绍: 1、普及电脑知识的功能。21  相似文献   

5.
1953年至1957年,我在河南大学度过了四年学习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还常常想起那时的情景。现根据亲身经历,并参照当时的日记和保存的其他资料,写下这篇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河南大学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单纯朴素的思想情感以及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到解放初期我国高等学校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当年学习的榜样呢?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那么,刘思乐是何许人也,为啥有“螺丝钉”的称号呢?  相似文献   

7.
在鄂西边城恩施城西一座小山脚下,有座土木结构的普通农舍——后山湾154号。50多年前,叶挺将军曾两度被囚于此,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多的囚居生活。如今,青山依旧,屋舍依然,叶挺当年亲手开辟的田地,培植的茶园犹在,将军当年战斗生活的痕迹仍依稀可辨,叶挺的故事仍然在街坊邻里之间流传……  相似文献   

8.
正黔剧优秀剧目《秦娘美》,是黔剧创作组根据梁少华、梁耀庭的侗戏本《珠郎娘美》改编的,是一出凄美的侗族爱情故事剧。1959年,该剧由贵阳市黔剧团首演。当年为体验生活,剧组曾到珠郎娘美的家乡黔东南榕江县车江体验生活,白天,我们与侗族青年在一起劳动生活,体验侗族社会生活,如学习侗族姑娘走路、纺织等,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善良、朴实、勤劳勇敢的可贵精神。晚上,我们点着汽灯排戏,历时20余天。戏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作家周立波1908年8月9日诞生在湖南省益阳县邓石桥清溪村。他原名周绍仪,早年在长沙读书,20岁时他随周扬夫妇到上海。最初,在上海亭子间里自修英文,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周立波的第一篇作品是反映学生生活的散文《买草》,发表于《申报》上,署名小妮。当年秋天,他考取了劳动大学,在经济系学习。次年初,因多  相似文献   

10.
自忠中学创建于抗日战争烽火之中,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自忠中学推行抗战、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它是一个团结、战斗、进步的大家庭。我曾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回想起当年在自忠中学的学习生活,种种情景,历历在目,宛然如昨。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是原西北军一名修械技工,母亲是家庭妇女,父母都目不识丁,由于生活困难,我长到10岁还没有上学。记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20日在重庆市召开中央南方局成立60周年的纪念活动,邀请了部分当年的老同志去重庆参加。有此机会当然我也很高兴再去当年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在北京有十几个老人一起坐飞机前往。 我们坐飞机大概也不下百次了,这次却有极不同的感觉:大家都已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最年长者为当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副官邱南章,他已89岁高龄。最年轻者为周恩来当年的卫士、现已74岁的成元功。这样一群老战友在一起,叽叽喳喳顿时就热闹起来,竟无例外地都在谈论当年共同战斗的生  相似文献   

12.
父亲为国英勇捐躯已有70个年头了。每当我听到《英雄赞歌》里"勇士辉煌化金星"这段歌词时,父亲当年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出生入死的场景便一幕幕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父亲家境贫寒,六七岁时就当放牛娃。一边放牛,一边下地干农活。12岁启蒙,学习很认真,读了三四年书后,由于家庭生活十分艰难,父亲被迫辍学。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跟着我的叔父做木匠活。但无论  相似文献   

13.
刘林 《百年潮》2008,(10):59-61
1947年秋至1948年夏,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受中央机要处委托,在西柏坡举办了一期机要工作训练班(以下简称机训班)。这期机训班学习时间之长,学员人数之多,学习内容之丰富,中央领导同志之重视,在我党的机要工作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年我只有18岁,但在机训班学员中已经算是比较年长的了,曾协助老师参加管理工作。今年是机训班结业60周年,回想起当年的情形,至今仍是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书与人     
《风雨流亡路》本书作者范小梵在抗战中只是一位普通知识女性,当年写作这本抗战生活回忆录的初衷十分简单:因为爱情,为了让她身在法国留学的丈夫看到她的生活而写日记。然而历经"文革"劫难幸存下  相似文献   

15.
到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乡广安去游一游,走一走,去寻找这位最受亿万人民拥戴的领袖人物当年留下的足迹,目睹一下他当年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早已是我心仪已久的事情了。想不到就在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让我渴望已久的心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6.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率领先头部队斩关夺隘,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水草地、拿下腊子口后胜利到达陕北的,是当年年仅二十岁的红四团政委杨成武。突破天险腊子口的事迹,永远地留在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光辉史册上。本文正是这一历史片断的生动再现和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正1965年,我高中毕业于合肥一中。夏,高考落榜;秋,下放。作为下乡插队知识青年,我在祁门县横联公社(后称横联乡,现撤乡为村)生活了整整13年。先是在生产队务农5年,后到公社广播站工作8年。转眼53年过去,当年十八九岁的"知青",如今已年逾"古稀"。然当年的种种琐事,仍时时浮现脑海。全面铺开,内容过于庞杂,还是说说公社的那些小河、那些山,以及当时的生活琐事吧。  相似文献   

18.
海边的船     
鄙小  顾桃 《旅游纵览》2007,(11):40-42
生活在变,渔村日新月异,只有当年的、很久很久就盛开过的浪花,凋谢成海,慢慢地走过来,一下一下还亲吻着长眠沙中的老船.  相似文献   

19.
孙明经曾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首任理事。他是我国现代影视技术专家和电化教育、影视技术教育的开拓者。孙明经的儿子孙建三保存着他父亲“劫难”后遗留下来的部分老照片、手稿和一本当年西康各界著名人士在上面留言的笔记本。西康省已经不复存在,靠着这些珍贵的手迹和图片,我们可以试着去恢复当年西康和西康生活的一些局部片段。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10,(3):59
由吴小如先生题写书名、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七七级48位同学和部分老师撰写的回忆当年北大生活的回忆录《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一书,近期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