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泽宇 《风景名胜》2020,(2):0016-0016
侗族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景观空间设计当中,需以侗族文化的内在形成规律和外在表现形式为依据,凝练其特征、找寻其精髓,并以传承和传播侗族文化为主旨,进行现代景观空间设计的创新。侗族有着其独特的聚落形态,形成了以风雨桥、鼓楼、凉亭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文化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侗族传统文化形态虽然发生改变,但侗族传统建筑景观空间中所蕴含的侗族文化背景并没有改变。文章以侗族文化发展的脉络入手,并以侗族传统建筑景观所内蕴的文化背景为依托,提出将侗族传统景观文化符号融入到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侗族吊脚楼     
侗族吊脚楼○世一侗族源于“峒民”。古时侗族地区以“峒”为行政单位,故称其地百姓为“峒民”。至于侗族自己自称“甘”。侗族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大半在贵州约有150万人。由于住地环境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贵州侗族分为“北侗”、“南侗”两个部...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湖南、贵州交界的群山之中,分布着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侗族。根据史料的记载,侗族是古越人的一支,秦称“黔中蛮”,汉称“武陵蛮”,三国称“仡”,唐称“僚”,唐宋时期侗族地区作为中央王朝的羁縻州,“峒”作为该制度的基层行政单位,开始有“峒”、“洞蛮”、“洞僚”之称,元明清之后,有关“洞”的称谓渐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侗族”。侗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侗族是本地土著发展为侗族,第二种说法是侗族来源于广西梧州,第三中说法是侗族来源于江西吉安。三种说法都表明侗族是经过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12,(5):F0004-F0004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鼓楼”位于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乡境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木质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共21层,总高35.18米,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在其附属建筑物上,有侗族沿革及服饰、习俗等内容的绘画和雕刻。2001年,该鼓楼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入选《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相似文献   

5.
侗寨鼓楼     
鼓楼,是侗族的特有建筑,是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侗族的也是我国建筑艺术中一颗独具特色的璀璨明珠,它鲜明地、典型地昭示着侗族的文化和文明。鼓楼,它又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只要看到村寨中有鼓楼,就知道这里是侗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地侗族聚居的村寨里,一座座造  相似文献   

6.
龙胜平等鼓楼群由13座清代至民国年间建造的侗族鼓楼组成,历史悠久。其结构独特,造型各异,星罗棋布,形成了全国罕见而独有的鼓楼群体。龙胜“平等鼓楼群”至今保存完整,具有历史、艺术、建筑、旅游、民俗、宗教等多种价值。  相似文献   

7.
侗族文化博大精深,和谐内容丰富多彩。“诚、信、礼、公、活”构成了侗族和谐文化的本质与特征。因此,挖掘、整理、弘扬、利用侗族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岳莹莹 《丝绸之路》2013,(20):47-49
侗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侗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本文,从语言、民俗、服饰、音乐、舞蹈、戏曲、工艺、建筑等方面对侗族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全面论证侗族文化艺术的特征,对于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莎 《贵阳文史》2013,(5):74-74
气吞山河的侗族大歌、婉转传情的琵琶歌、锣鼓喧天的婚嫁歌、悲悲切切的丧葬歌……您能找得出比“饭养身,歌养心”更贴切的写照吗? 有幸参加了在黎平县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建设”研讨会,我们得以来到侗族大歌发祥地、有着“捡得完河边的石头,唱不完三龙的歌”之誉的三龙侗寨。三龙是侗族民歌原生态文化社区,这里的侗族人民用歌来陶冶情操,用歌的形式制定村规民约,用歌来表达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侗文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在此以前,侗族没有文字。正象马克思谈及日尔曼人那样,侗族人“古代的歌谣是他们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第234页)。在这个意义上讲,侗族古歌(或曰史诗)《侗族祖先哪里来》在研究侗族史和侗族文化上,就十分值得注意了。侗族史诗创造了许多艺术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我们了解到侗族人民对人类起源的古老的看法,了解到侗族繁衍、祖先迁徙、习俗沿革的原始情况,了解到侗族古老的想象力。雷  相似文献   

11.
到侗族地区,如果只看看鼓楼或风雨桥,或再看看为游客而进行的歌舞表演,恐怕还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实际上。侗寨中有很多乡间的民俗活动才是“原汁愿味”,而与侗寨鼓楼、侗乡风雨桥一起被称为侗族文化“三大宝”而闻名遐迩的侗族大歌,更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原生态民间合唱音乐……  相似文献   

12.
侗族人民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史中形成的民间复调音乐——侗族大歌,是世界文明史上极其绚丽的一页,是这个民族用以对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宝库奉献的一枚光彩照人的瑰宝。 1986年,9位侗族姑娘在法国“金秋艺术节”的演唱、震惊了巴黎观众。法国前文化部长米歇尔·居伊说:“侗歌是清泉闪光的音乐,在世界上也罕见。”法国《解放日报》把侗族大歌誉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法国电台高声宣布:“侗歌,是第一流的艺术,我们要向全世界播放!”艺术节执行主席断言:“它不仅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就是世界人民也都会喜爱的。”奥地利音乐家彼雷先生说:“侗族大歌的多声部织体与一般合唱不同,它个性独特,优美动听,使人感到非常新鲜,然而又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3.
侗族在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在建筑、饮食、节日喜庆、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建筑方面,除了造型奇特、功能完善的风雨桥,干栏式木结构的侗楼外,在每个侗寨,都有一至两座多檐像尖塔一样的建筑,这就是侗族的鼓楼。本文试作侗族鼓楼文化的研究,还望各位专家、学者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14.
色彩中国     
《山茶》2010,(11):46-46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又称“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演出在“咚咚”(鼓声)和”推”(一种中间有凸起的小锣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便由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5.
一在侗乡这块古朴而秀丽的土地上,不仅有优美动听、沁人肺腑的侗族民歌,还有形式独特、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朗诵词。它与侗族民歌交相辉映,给侗胞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增添了宝贵的一页。侗族朗诵词首元要推古老的“款词”。它是伴随着侗乡特有的民众自治组织——“款”而产生的。在古代,侗族人民为了团结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抵御外来侵略,自动地组织起来,这种自发的群众组织,称为“款”。有以一村一寨为单位的小款,也有联村联寨之大款。“款”有民众公推的“款首”,有负责具体事务的“款脚”。款组织对外负责组织群众,抵御外侮,对内负责管理民众,制定和执行乡规民约。为了维护侗民利益,由款首组织群众  相似文献   

16.
钟方婕 《风景名胜》2021,(4):0059-006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类型多样,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魅力的传统民居文化便是其中璀璨的瑰宝。通常,人们会将地域特色、人文精神融入当地的建筑样式之中,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建筑形式 ---- 干栏式建筑就是代表之一。本文透过生态、人文视野解读三江侗族传统民居文化,并基于对三江干栏式民居的建筑演变的观察,探讨如何创新传承三江侗族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7.
侗族有较多原始文化的残余存在,主要体现在“补拉”文化中。当今侗族社会有两种独特的社会组织。一是“补拉”。“补拉”,侗语为“Pn4La:K10”,即“父亲与儿子”之义。补拉是当今侗族社会基层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每个“补拉”户数二三十户至一百户不等。它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相传有共同的祖先,执行内部禁止通婚等习惯法。在侗族,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补拉”而存在。二是与补拉组织相近似的“款”组织。三五个或者十几个相邻的村寨或“补拉”组成一个“款”。“补拉”与“款”的文化内涵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把二者统摄于…  相似文献   

18.
侗戏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一、侗戏的起源与流传侗戏最早流传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唐朝以前,侗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与其社会关系相适应的文艺形式:“耶”(即在祭把和重大喜庆活动时用的歌舞),“嘎”(歌)、“垒”(念词)和“碾”(传说)。  相似文献   

19.
周艺 《广西文史》2002,(1):28-31
侗族款组织,作为侗族民间的社会组织,已有悠久的历史。宋代献明确记载。侗族地区社会“古无大豪长”,“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纷纷籍籍不相兼统,徒以盟诅要约,终无法度相縻”。“彼此相结,歃血叫誓,缓急相救,名曰门(盟)款。”可见,侗款这种组织形式至晚在宋代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20.
侗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总人口250多万。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区)边界结合部。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举世闻名;独特的侗寨鼓楼、风雨桥建筑驰名中外。此外,还有独具风味的侗族食品——油茶、腌鱼、腌肉、烧鱼、白蘸肉、槽血肉、牛(羊)瘪、侗果等。现将侗族十种风味食品及制作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油茶侗乡油茶,不仅香味扑鼻,而且能增进食欲,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它已成为侗族人民用来款待客人的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