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侨汇款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的华侨和华人约有2000多万。这些华侨和华人绝大多数是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移居世界各地及其后裔繁衍下来的。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华侨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仅在东南亚地区就曾有上千万中国侨民。但在20世纪前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民间学者,都没有对海外华侨社会进行过真正的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侨务部门出于工作需要,曾对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华侨作过初步的调查了解以外,也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因此,说到60年来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实际上也仅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事。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中国人和印度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4。现在,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侨及其子孙)达3000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同样的,移居海外的“印侨”(印侨及其子孙)也达约1000多万人。相形之下,日侨则只有约180万人。这里,首先要明确“华侨”这一用语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移居海外有上千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认同于中国,保留中国国籍。这是由于他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愿当外国公民。他们到海外谋生是由于环境所迫,一般只作暂居的打算,一旦稍有积蓄,即在家乡娶妻生子,广置田产,然后衣锦还乡,安度晚年。加以当时华侨众多的东南亚各国多实行双重国籍政策,华侨不加入当地国籍不影响其生存;中国政府当时则实行血统主义的国籍政策。这样,多数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是改革开放以来衍生出来的一个新名词,特指近年来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新移民”主要由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移居海外的同胞和这些年来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移居海外这两部分组成。改革开放20年来,作为中国内陆的特大城市和沿江最早开放城市之一,武汉也有一大批学子及其他人员先后以留学、讲学、继承遗产、劳务输出等方式负笈海外,成为武汉籍的新一代华侨华人。要做好新移民的工作,沿用过去做老一代华侨的方法不完全合适,必须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拿出合情、合理又适用的良策,方能收到实效。 一、武汉市“新移民”的概况 截…  相似文献   

6.
华侨是指所有定居外国的尚未加入或已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后裔。潮汕华侨又称海外潮人,潮汕民间则习惯称之为“番客”,而把潮汕人漂洋过海、移居外国另谋生计成为华侨的过程叫做“过番”。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大批地移居海外,其中许多人东渡太平洋去往美国谋生,他们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早期旅美华侨。他们当时在美国的境遇如何?晚清政府与他们的关系如何?这些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史学界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下面,笔者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兴在辛亥革命时期虽然主要是在国内从事革命活动,但他仍然重视发挥海外华侨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他在同盟会成立的过程中和成立以后,协同孙中山为动员、组织华侨支持和参加革命斗争做了大量工作,从而使黄兴的革俞活动与华侨的爱国革命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移居欧洲的中国人急剧增长,加上原有的移民,目前欧洲华侨华人已达200多万人,欧洲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一方面,华侨华人的文化和经济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其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当地社会带来较大冲击,引发了一系列冲突。这些事件引起人们对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的极大关注:他们的经济环境如何?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如何?他们融入和适应当地社会面临什么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在海外有华侨华人约6000多万人,他们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使者。其中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达3400多万人,广东达2000多万人。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后,文化始终是双方交流与互动的重要领域。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与发展与该地区的华侨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沟通的重要使者和桥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1.
华侨社团是海外华侨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华侨社会内部关系、社会结构和与外部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历来为从事华侨问题研究的学者所重视。①关于华侨社团的研究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中国本土社会的文化传统,主要是血缘和地缘关系,仍是中国人在海外组织社团的主...  相似文献   

12.
暨南学堂 清末建于南京的暨南学堂,是一所专收侨生的中等学堂,是国内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 我国同胞移居海外已有千余年历史。早在秦汉之际即有人冒险出国,晋唐时代就多了起来.到明代,华侨势力已经很大。  相似文献   

13.
明代泉州人旅居东南亚的谱牒资料分析郑山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伴随着海外交通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先民乘槎浮海出洋谋生,乃至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般认为,泉州的海外移民(亦即华侨)肇始于唐至五代,而自宋以还,泉州华侨的出现则已日益成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于 1 980年 ,其前身是华侨大学华侨史研究室。 1 986年升格为华侨研究所 ,1 995年改名为华侨华人研究所 ,是直属于学校的科研机构。现任所长为蔡振翔副教授。华侨华人研究所的研究范围颇广 ,涉及到华侨华人的历史、现状、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 ,但是教学与科研的工作重点 ,则一直是华侨华人历史文化与海外华文教育两个方面。多年以来 ,华侨华人研究所先后讲授了《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专题》、《海外华侨华人史》、《海外华文教育概论》、《侨务政策研究》、《台湾社会研究》等研究生或者本科生课…  相似文献   

15.
中泰两国是近邻,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有许多中国人到泰国经商和定居,泰国华文教育也随之产生。本文试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史概述据史书记载,中泰友好交往已有二千多年。宋末元初以后,到泰国经商定居的中国移民逐渐增加。他们主要是中国福建、广东等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国移民大多数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迁移到泰国的。1918-1931年期间移民约50万人。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有大批中国人移居泰国。移居到泰国的华侨,吃苦耐劳,辛勤劳动。依靠自己的勤奋,默…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1990年加拿大的华人达70万,①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早期加拿大华侨华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以广东省的四邑地区居多。1947年加拿大废除排华法,1967年放宽移民入境条件,来自香港的移民日益增加,8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更快。如今,香港移民已成为华人中的最大移民群体。这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兴趣。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移民移居加拿大的背景、移民特点、贡献、回流情况等诸问题。一香港人移居加拿大有悠久历史,但人数起初不多。如1956年至1965年到加拿大的各国华侨华人共有22193人,其中66%(14648入)是香港移民②,每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迁往海外,由来已久。就客家人而言,已知宋元之际(13世纪80年代)梅县松口人卓谋等一批青年,便落户在今印尼加里曼丹岛,明清时去南洋(今东南亚)的客家人更多,可见客家人迁徙海外,从开发南洋诸岛开始,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到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西方搞契约华工;国内太平天国失败株连等),客家人不断大批迁居海外,特别是广东之梅县,民谚云:“梅县番客(华侨)断家不断屋”,共有60万华侨和华人(含今梅江区),被誉为“华侨之乡”。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二战以后延续至今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海外华侨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和历史里程碑,这在海内外早已有诸多共识;对海外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卓著功绩及其爱国主义精神的突出表现,学术界也有诸多专文、专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就抗日战争对二战后海外华侨社会变化发展产生的影响所展开的探讨还较少有人论及。本文拟就此问题的研究作一粗浅的尝试。一抗日战争对海外华侨与祖国关系的影响(一)进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海外华人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华人经济中国人移居海外,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19世纪以后,一方面由于中国农村封建经济的衰落,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以为生,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殖民者为加快开发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而亟需廉价的劳动力,于是通过招募或诱拐等手段,使大批中国劳工出国...  相似文献   

20.
程希 《民族译丛》2006,(5):30-37
在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中,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基本的出发点和主要的关注点。在考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时,侨乡是考察和理解华侨、华人“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参照坐标。这不仅因为侨乡是华侨、华人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域,是海外移民影响祖籍地社会、文化的“独特风景线”,还因为侨乡研究是透视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实证性研究。虽然海外移民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但侨乡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移民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