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5月16日,武汉人民盼望已久的解放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那天清晨,100多位民主人士,如王一鸣(汉口胜新丰记面粉厂董事长、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常委)、陆德泽(汉口梅神父医院院长、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常委)、喻育之(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秘书长)、贺衡夫(汉口市商会理事长)、华煜卿(申福新公司副经理、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2.
令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汉口支会:查关于疏散武汉人口时,所用难民证,经以亨字第一三六九一号训令,检发式样,饬与武昌难民救济支会洽商印制,转送警局核发在案.此项难民证尚需加盖疏散人口委员会铃记以昭信守.  相似文献   

3.
武汉各妇女团体联合办事处,昨日举行成立大会,决议在办事处中分设下列六股:总务股、联络股、宣传股、救济股、救护股、慰劳股.各股设正副主任各一人,当即推定汉口女青年会、汉  相似文献   

4.
《武汉文史资料》2009,(4):136-137
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及其残余武力逃离武汉以后,暂时维护市区治安的临时救济委员会,曾于昨(十六日)晨推派代表到汉口郊外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军市区。午后三时左右,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陆续开进市中心地带。其最先头之第一人适与本报记者相遇于金城银行道侧,记者曾面致祝贺微忱。战士群红光满面,精神异常充沛,  相似文献   

5.
正紫阳书院在全国有好多处,也可以说到处都有,就其所在地域排名,一般依次为徽州、苏州、杭州,漳州、汉口。有一种说法,最为著名者,为杭州、苏州、徽州三地。前一个排名汉口屈居末位,后一个排名汉口无名。汉口紫阳书院始建时间肯定不是最早,根据《汉口紫阳书院志略》文献记载,汉口紫阳书院肯定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最为壮观,功能最为完备。汉口紫阳书院缘起清康熙年间,汉口的商业社会,已经繁荣到华夏之冠。与此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各个  相似文献   

6.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7.
汉口华资银行出现晚、发展快,至抗战爆发前已经成为汉口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但是汉口华资银行绝大多数银行是分支行,本地银行的发展比较落后.汉口华资银行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中,如何选取一种既符合银行发展规律,又适合汉口地方金融特点的人事管理形式,是汉口各大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民国时期,汉口华资银行在人员的选拔与聘用、员工的培养和员工的待遇与福利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汉口华资银行独特的人事管理方式是汉口华资银行发展特色的一种反映,也是近代华资银行业发展变迁过程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8.
钱庄是一种旧的金融机构,这种旧的组织形式,一直到“废两改元”后才结束.汉口的钱庄,早在道光年间已形成独立的行业.光绪初年,汉口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钱庄,并开始经营商号收受业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汉口贸易的发展,浙江、安徽等地的商人纷纷来汉口开办钱庄,到1922年汉口的钱庄数已达150余家,武昌3O余家.而且自此以后,汉口的钱庄便有了本帮、徽帮、浙帮、西帮之分.汉口的钱庄具有一个特点,即一般不设分庄,商号也兼营钱庄.如武昌曹祥泰杂货店便附设有寿记钱庄,汉口的黄志成拆货店设有万镒钱庄.汉口的钱业与地方商业有着互利的关系,历届汉口商会会长、议董、会董等职务都由钱业的帮董出任,如曾连任汉口总商会会长的万泽生和后来的会长周星棠都  相似文献   

9.
汉口商会的设立始于20世纪初年.清末的汉口已是商业贸易繁盛的地区.湖广总督张之洞特于1898年开设商务局,以办理汉口的一切华洋商务.汉口商人自此有了会议之处.1903年,清农工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规定:“汉口属于商业繁富之区,宜设商务总会”.1907年11月,商务局邀集各商董,遵照章程,组织成立“汉口商务总会”,办理汉口一切商务事宜,商务局撤销.辛亥革命后,依照农商部的《商会法》,汉口商务总会改组为“汉口总商会”,经理、协理改称为会长、副会长、会董,迁址湖北路扬子街口.1921年元旦,商会在鄂督划拨的地段(今中山大道949号)修建的大楼竣工,商会便迁往新址.汉口总商会于1928年依照湖北省政府颁发的《暂行整理商会条例》恢复成立.1929年遵照南京  相似文献   

10.
汉口储汇局始末 中国邮政兼办银行业务,经营民间小额储蓄汇兑始于30年代初 期。这种经营模式是仿效日本的邮政储蓄银行而引进的。首先在上海、 南京、汉口等中心城市组建邮政储金汇业局。汉口局原设在现今南京 路38号一幢三层楼大厦中。 1938年冬,日寇侵入汉口,强令汉口局迁出,由日本xx株式会社 开设高级饭店。在侵略者的高压之下,汉口局经理张元昭、副经理唐荣 禧别无选择,只得率员工十余人凄然转徙到汉口法租界内的星光街 (现在的蔡锷路)2号勉强维持营业。当时的沦陷区,市面萧条,汉口局 业务清淡,员工生计日蹙。重…  相似文献   

11.
林星 《福建史志》2006,(4):25-28,54
抗战爆发后.福建省的金门、厦门、东山、福州、平潭、林森(闽侯)、长乐、诏安、海澄、漳浦、云霄、惠安、福清、南日岛、罗源、宁德、霞浦、福安、福鼎等市县和沿海岛屿都曾全部沦陷或部分沦陷。居住在战区及附近地区的居民为了躲避日军的炮火和烧杀淫掳,被迫携妻带子.流离失所,向内地逃难.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抗战初期.仅沿海地区流入内地的难民就有30万人.广东潮梅一带逃入福建的难民达10余万人。当局和民间组织都采取各种办法.对难民进行救济。本文以福建振济会为例.探讨这一时期难民救济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汉口称不上古老,历史却也在百年以上.老汉口人欢喜谈掌故,年轻人则希望知道些过去.温故方知新,我们应该从汉口的过去、现在展望其繁荣昌盛的前景.笔者这里仅就汉口在卫生方面最早的几件事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外楼。”《汉口竹枝词》里的一个名句,精炼地概括了汉口从一个汉水边的码头。成长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近代化城市的历史。近代,外国人要深入中国腹地,指名要在汉口开埠;国人也言必称“大汉口”,或曰“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或曰“天下四聚”(京师北京、苏州、佛山、汉口)。  相似文献   

14.
汉口区公司的成立及组织 1914年英美烟公司将各地分支公司加以调整,除上海总公司成立总管理处外,另成立上海、汉口、广州、天津、沈阳五大区公司。汉口公司辖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五省(其中四川又管理西藏、川边、云南地区)。因业务扩大,汉口区公  相似文献   

15.
1861年汉口开埠,大批外国人涌人,带动了汉口及周边地区人们着装的变化,特别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加剧了汉口着装的西化,一时富商巨贾、达官显贵、社会名士都穿起了西服,正如广东番禺人罗汉在《汉口竹枝词》中所说:“西人服尚亦分时,修短裱纤自合宜。寄语效颦须讲究,莫教嗤病笑东施。”生动地描述了西服在汉口流行的盛况。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道是汉口最早的一条马路,也是纵贯汉口东西最早的一条主干道.这条干道的修筑,对促进汉口的繁荣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山大道原名“后城马路”,是拆除旧汉口城墙后,在城基上修筑而成的.80多年前,为了修筑这条马路,清朝的官府与汉口商人之间曾闹过一起轩然大波.结果,在被革职“递解回籍”,闲居汉口的徐沟知县密昌墀的参与下,以汉口绅商取得胜利而结束.  相似文献   

17.
《汉口竹枝词》173首,是1915年旅居汉口的广东番禺人罗汉(维翰)应江汉采风社之征而作,刊载在当年的《汉口中西报》(发行量在全国报业中居第六位)上。这些竹枝词,“对辛亥革命前后汉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逐一刻画,好像是清末民初汉口的一部百科全书,为后世研究汉口者留下了可贵的史料。”(徐明庭先生语)  相似文献   

18.
附录     
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汉口后,10月20日成立汉口市政委员会,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汉口,成立三镇合一的武汉市政府.此当武汉市建市之始.次年,省市改制,汉口又独立建市,改为汉口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管辖.以后武汉三镇又有分有合,至1949年武汉解放,汉口先后有6位市长任职.现将本刊《武汉人物选录》所载的6位市长简况选登如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国22年(1933年)5月,汉口《女声》杂志上有篇题名《烟、娼迷漫之汉口》的章,颇为辛辣地写道:“最近市场商店因内乱外侮之影响,闭门歇业十分之四五。然汉口的烟、赌、娼依旧云雾迷漫,并未因之而减色”,“汉口多烟多娼,不自今日始,皆由历年灾患与当局之努  相似文献   

20.
正自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英、法等国人持护照往赴中国内地始,汉口街头出现了西方人的身影。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通商,英、德、俄、法、日先后在汉口旧城区下首滨江地段上设立租界,由此,更多的西方人涉洋前来通商、传教或游历,并留下了大量文字记载,使我们得以从另一种角度了解当时汉口的面貌以及西方人对于中国人聚居的华界的印象。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凭借"南行控巴蜀,西去连鄢郢"这样得天独厚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