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中法战争过程中,李鸿章最初是主张不战而降;战争已经开始,它主张速败早降;当战争偶遭失利,它就大减赶快投降;即令在战争获得大胜时候,它又嚷着乘胜投降。总而言,一句话,投降。最初,它首先散布失败主义,说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争”。法国是“船械之精,操练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还认为法国并“无与中国失和之  相似文献   

3.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农伟雄,关健文从“九一八”至“八一五”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战时人员伤亡2100多万,财产损失难以数计。而中国之损失易被忽略“而又不易计算者,厥唯文化典籍之损失也”。①文...  相似文献   

4.
胡杨 《文史精华》2011,(12):25-34,1
阳夏之战,是指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后,湖北革命军同南下进剿的清廷北洋军在汉口、汉阳进行的一场战争。“阳”为汉阳,“夏”为夏口,乃汉口之旧称,因此史称“阳夏之战”或“阳夏保卫战”。而后一种称谓似乎更普遍些。本文之所以用前称.是因为“战争”一词为中性。对交战双方都是适用的;而“保卫战”一词则含褒义。用在湖北革命军一方自然合适,但战争是双方的,要想弄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必须对交战双方的目的、策略、变化等。都要进行爬梳和认知。  相似文献   

5.
1913年7月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讨袁战争,在中华民国史上多称作“二次革命”。也有些著作以时间为准,称之为“癸丑之役”,或以地点为准,称之为“赣宁之役”。 关于讨袁战争的起因和过程,不少论著记述颇详,不待赘言。本文拟围绕着“二次革命”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分野,作简略的评述,不当之处,谨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6.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是一场对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朝鲜称为“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1537—1598)统一日本,遂于1592年4月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应朝鲜政府之请,明军自7月起陆续入朝抗倭,并于1593年1月赢得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浅谈乾隆对发展满文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乾隆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昌盛阶段——康乾盛世的肇建者之一。他上承父祖披荆斩棘开创之基业,下得其父留给的股肱重臣之辅佐,本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于25岁之华龄,首循秘密立储制度光明正大的君临天下。内无兄弟阋墙争夺皇位之刀光血影;斯时清王朝已建立90余年,天下承平,外少抗清复明、强敌侵凌之征战挞伐。在这样优越的大环境中大气侯下,得以充分施展其统治才能。在他实际统治的63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十全武功”,开疆扩土,奠定了我国的版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把他统治下的国家推向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顶峰。  相似文献   

8.
《孟子》一书中“天时”一词,目前流行看法以为是指自然界的阴晴寒暑,是不确切的。《孟子》原书“天时”一词的本义,还应依从《孟子章句》作者赵岐的解释:“天时谓时日干支,五行旺相孤虚之属也”。“天时”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常用语,运用于战争,都作“天命”或命运之好是机”讲,是古人在战前或战争进行中占卜而趋吉避凶的迷信观念。  相似文献   

9.
秦皇、汉武,并称于世。汉武帝作为一位“将将善术”的军事统帅,已经刊入军事史册。而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却至今很少有人论及,但是人们悉知,秦始皇统治期间所进行的战争,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早已著下不可磨灭的篇章,时人和后人都一致称颂:“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海内为一”,“自上占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功齐三代”。这个时期的战争,无论是“并吞战国”,还是“南取百越”、北“却匈奴”,秦始皇始终  相似文献   

10.
1853年3月18日攻占南京,建为天京,以“更换朝代”为直接目标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得了重大胜利。但“南京之占领及固守”,仅仅是树立了“此新国之基础”,太平天国之存在,必持清朝灭亡后始可得人承认”。而“清室存亡”,亦“当视北京之能守与否为断”。因此,誓师北伐,“征剿妖穴”,便成了当时太平天国上下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西藏历史上,19世纪西藏与森巴的战争是一重大事件,影响深远。本文就有关此次战争的一些未清楚或有争议的问题发表自已的看法:(1)考释汉文文献所记“然吉森”、“索热森”和“谷朗森”之语源和确指;(2)讨论西藏与森巴战争最后一战谁是胜者;(3)阐明原属中国西藏的拉达克何时被侵占。  相似文献   

12.
为了侵略中国和朝鲜,争夺远东霸权,1904至1905年,沙俄和日本进行了一场强盗分赃的火并。这场战争,毫无疑义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霸权的战争,是沙俄远东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矛盾斗争的必然产物。但是,苏联某些史学家却认为,在这次战争中只有“日本是真正的侵略者”,战争之爆发主要是由于“日本采取了发动战争的坚定方针”,而俄国是  相似文献   

13.
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宓汝成在近代中国战争赔款史上,庚子赔款(以下或简称“庚款”)是空前绝后的一笔。这既是指赔了这笔之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情,更在于它的数额之巨,超过其前因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战争和甲午战争而迭被勒赔之数,且超过这三役赔...  相似文献   

14.
“黔南事变”时在深河桥畔与当地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军的部队正是“七七事变”时在芦沟桥边打响抗日第一枪的29军。 提起抗日战争,在贵州黔南之南的独山,父老乡亲们总爱将这场战争和两座桥联系在一起,说抗同战争是起于卢沟桥,止于深河桥。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经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扩大,到1945年“八·一五”宣告彻底失败,历时14年的侵华战争,是本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对于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迄今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算。日本有些人仍然否认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质,当然要受到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和人民的谴责,其中也包括日本国内有正义感的人士和正直历史学  相似文献   

16.
古代部落战争研究——战争的起源和演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大凡在报刊上写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无一不云战争是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之后才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常有不少的同志就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个命题当成战争概念的定义来应用。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说法并不可靠。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不是先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之  相似文献   

17.
清朝初年,爱新觉罗氏家族内为争夺储君之位而结党营私、兄弟阋墙的事屡有发生。其失败者被削爵职、黜宗籍,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康熙晚年,诸皇子皇位之争激烈,直至雍正初年,皇权之争仍未停止。雍正四年,当新君政权初步巩固之时,胤禛才将两个政敌,即异母弟皇八子允禊、皇九子允禟治罪,拘捕监禁,并命离宗易名,允禩改称阿其那,允禟改称塞思黑。不久,二人便猝死于各自禁所。近百年来,清史学界对胤禛当年处置允禩允禟一案颇多质疑,尤其对其所易之名阿其那、塞思黑是否即“狗”、“猪”有多种诠释。近年笔者从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中发现一件官书无载的改易允禟八子之名的满文档案,颇受启发,遂再释阿其那与塞思黑之含义。  相似文献   

18.
物资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日本从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就面临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战争规模越打越大,兵员投入越来越多,时间越拖越长,而本国资源贫乏,不足以支持这场战争的巨大消耗。“以战养战”,攫取占领地的物资以充军需,并弥补国内物力之不...  相似文献   

19.
余准 《中华遗产》2009,(8):98-113
毫无野心的晋国公子姬重耳在阴差阳错的命运里被推上王位,他曾严格遵循春秋之“礼”在战场上对自己的恩人退避三舍,并从此以雄才大略的光明形象立足史上,然而,“春秋之礼”恰恰成为他赢得战争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亲历记。兄弟阋墙,骨肉分离,弹指60余年,两岸同胞谁都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