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是解放战争前期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反击粉碎蒋介石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一场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鏖战。习仲勋作为西北野战兵团(后为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临危授命,参与部署指挥延安保卫战,全力协同彭德怀指挥转战陕北,运用"蘑菇"战术,以少胜多,共同创造了陕北作战"三战三捷"的战争奇迹,有力打击了进攻陕北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的嚣张气焰,稳定了陕北战局。他利用战争间隙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加强军队纪律教育,大力开展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全力支援战争前线;参与发起新式整军运动,提高部队战斗力。在艰难的转战陕北作战中,习仲勋显示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才能,为中共中央取得转战陕北的胜利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晓农 《文史精华》2011,(12):16-24,1
从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南京政府在10万军力基础上递增到40万人,对中央苏区连续发起了4次“围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以非凡的韬略和英明决策,领导苏区军民英勇奋战,接连4次克敌取胜,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迹。这4次反“围剿”战争,若有一次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岌岌可危,难以存在,每一次反“围剿”都是...  相似文献   

3.
张皓 《史学集刊》2023,(3):4-21
1946年10月至1947年7月,东北战场之敌我态势发生转变。歼灭国民党军8000人的新开岭战役,终结了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发展态势。第一次临江保卫战中之辑安反击战,歼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开始改变敌主动、我被动的态势。第二次临江保卫战中之运动战和游击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变这一态势。第三次临江保卫战包围德惠、袭取长春后,国民党军开始被动挨打。1947年的夏季攻势,使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长春等据点,东北解放已成定局。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由主动变为被动,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东北民主联军则由被动变主动,掌握了东北战场。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和北满一带土匪多是有历史性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企图利用土匪配合其军事进攻,独占抗战胜利果实,于是采取了武装土匪的政策。许多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股匪,大部分被国民党收编加委,他们一经插上国民党的标签,就变成了政治土匪,群众称“中央胡子”。国民党的建军土匪有一句口头禅“是兵不领饷,是胡子不抢(并非如此),专打八路,敬等老蒋”。1945年“九·三”后至1946年,哈尔滨及附近各县曾出现“挺进军”、“先遣军”、“救国军”、“锄奸团”、“保安队”等国民党建军土匪近50种。其中人数多有实力的有“松江省保安队”、“中央先遣军第五战区”、“陆军新编第二十七军”、“东北救国军第六路军”、“东北挺进军第二纵队”等7股。建军土匪的指挥机构和首脑人物隐蔽在哈尔滨市内,其兵力则集结在哈尔滨周围各县,对哈尔滨形成包围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场国共双方规模空前的军事较量中,国民党军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其精锐主力丧失殆尽,国民党统治集团也陷人土崩瓦解的状态。虽然国民党政府政治上的反动性决定了其必然覆灭的命运,但国民党军内部矛盾重重,内讧和倾轧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参战部队的战斗力,也是导致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1933年9月,国民党50万大军开始对共产党领导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同时我党又发生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路线,使红军和根据地建设遭受极大损失。1934年10月起,中央苏区的红军被迫陆续进行战略大转移。没有想到的是,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这次战略转移历时一年、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奇迹。我父亲杨得志自1932年至长征结束,始终担任中央红军第一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等关于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争取时局好转的佳电》的时间有1941年10月9日和9月9日两种说法。据笔者考证,前说正确,后说有误。  相似文献   

8.
1940年9月22日。在山东省临沭县朱仓乡东盘村——国民党57军(原东北军)军部所在地,爆发了捉拿亲日反共的国民党57军军长缪澈流的“九·二二锄奸运动”,亦称东北军里的“第二次西安事变”。领导指挥这次锄奸运动的人就是向张学良提出对蒋实行兵谏、促成“西安事变”的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57军111师师长常恩多。  相似文献   

9.
刘旭 《文史月刊》2010,(8):59-60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曾经仿效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工队,组建了敌后经济游击队,力图粉碎日军"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阴谋,在经济战线上,打破日伪军的经济封锁,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但由于国民党军固有的劣根性,以及其派系林立、腐败成风的原因,好想法并没有收到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论国民党军在山东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国民党军在山东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张业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主要由共产党军队担负,但也有一些国民党军队在敌后战场作战。如何评价国民党军敌后战场作战,史学界认识尚不一致。本文拟就国民党军在山东敌后战场的概况作些探讨,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默 《民国档案》2016,(2):100-110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士兵素质不佳和其所受到的军事教育与训练存在一定关系。国民党军新兵入伍后在兵役管区和补充训练处多未能受到初步的训练。野战部队实施的战地教育,受时间之制约而成绩有限。相持阶段后进行的数次整训中,国民党部队对士兵的教育方才略显成效。国民党军的士兵教育和训练存在着不重视教育、忽视学科和理论、术科教育不确实等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2.
杨飞 《文史天地》2012,(2):8-11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贵州地方党组织和邻省的地方党组织相互配合,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蒋管区农村游击战争的指示,克服种种困难,在贵州农村恢复和发展游击战争。经过无数共产党员的艰辛努力,贵州省内党的游击武装一度发展到近万人,在破坏国民党后方、牵制国民党军部分兵力、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作战等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本文在此述说的,就是鲜为人知的中共贵州第一支革命武装——克混游击大队。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5月3日近午时分,江西弋阳城外信江北岸。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三军的先头部队,正在部署向对岸国民党六十八军八十一师的攻击,忽然发现敌人阵地上飘起很奇怪的旗帜。旗帜的底色是白色,中心是一颗大大的红星,大约有十几面,向着解放军阵地不停地摇动。渡江战役打响后,解军大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国民党军起义投降不计其数。所以解放军立刻派出代表,在信江桥头与国民党军接触。国民党军代表是两位将军,六十八军中将  相似文献   

14.
临江战役     
又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在临江、通化地区连续进行的四次保卫战和在北满配合进行的三次出击松花江以南地区的战役。1946年10月,东北国民党军集中  相似文献   

15.
史鸣 《文史博览》2006,(5):35-37
1949年4月21日,因国民党拒绝在国共和平谈判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突破国民党军长江千里防线,直捣国民党统治中心,拉开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国共两党两军最后决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王慧 《炎黄春秋》2022,(9):68-71
鞍海战役,共毙伤国民党军1200余人,俘团长以下2100余人,2700多人参加起义,辽阳以南铁路线全部收复,直接威胁沈阳,有力地支援了北满作战,打乱了蒋介石进攻北满,夺取哈尔滨的部署,对东北战场以后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战役中,我军运用灵活有效的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促使潘朔端起义,创造了东北战场民主联军首次争取国民党军一个师起义的范例,亦成为辽沈战役的最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孟良崮战役是中共在华东战场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关键性战役。中共在此战中获胜,固然与其战略决断出其不意、战术部署周密细致、官兵士气高涨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孟良崮极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中共方面武器装备的性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国民党军武器装备则受到种种限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是此役国民党军失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日械部队在国民党军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抗战胜利时,受外援减少和自给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蒋介石在抗战末期确定的美械、国械列装计划实施受阻。为摆脱部队整体装备水平不高的局面,国民党军将利用重点转向收缴的日军装备,日械部队由此出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日械部队已占国民党军的半数以上,规模和数量远超同期的美械、国械部队,形成了包含主力军、师部队,要塞炮兵和特种兵部队,宪警和地方保安部队在内的完整结构体系,成为国民党军在战争期间的绝对主力。但由于国民政府工业基础薄弱和组织能力低下,日械部队显露出筹划管理不善、装备整修缓慢、军畜配备不足、物资分配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最终在消耗巨大而难以补充的困境中走向消亡,成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编制和装备体系改革失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从热察到北平1947年清风店战役后,揭开了我军华北战略反攻的序幕。察南战役后,我所在的晋察冀野战军三纵队转战到热河、冀东一带,箝制国民党傅作义所部和锦州范汉杰兵团,配合东北我军作战。每天既要行军,还要战  相似文献   

20.
穷人子弟农宝央,遭强征壮丁入伍桂系国民党军,参加抗战,后随军驻海南。内战初,在莱芜被解放军收编,参加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会战、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抗美援朝初,随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某团炮连急赴长津湖地区参战后被冻伤,短暂回国治疗又入朝归队。本文借这位当时不识字的普通士兵之视角,一窥那个年代基层士兵的境况,国共军队各有什么不同,战争环境的严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