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石塔简述我国目前已知北凉时期的石塔共有十四座,发现于属北凉时期的河西走廊及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所以学术界称其为“北凉石塔”。①在这些石塔中,有明确纪年或残存部分纪年的共七座:敦煌吉德(玄始十五年,426年)石塔。酒泉马德惠承阳(承光)二H年(426年)石塔。酒泉高善穆承玄元年(428年)石塔。酒泉田弘承玄二年(429年)石塔。酒泉白双缘禾(延和)三年(434年)石塔。敦煌索阿后缘禾(延和)四年(435年)石塔。酒泉程段儿太缘(太延)二年(436年)石塔。另外七座为无纪年或纪年残损者:武威石塔酒泉残塔段敦煌沙山石塔…  相似文献   

2.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物——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因在塔利、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称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层楼阁,楼阁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围空间则布满小佛坐像,最下层每面中间都雕有一龛,龛内雕有一尊较大的主佛和左右胁侍佛两尊,龛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态各异。整座佛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把中国古建艺术和印度佛塔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令人惊叹叫绝。  相似文献   

3.
《文物世界》1999,(3):55-55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物——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困在塔刹、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称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层楼阁,楼阁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围空间则布满小佛坐像,最下层每面中间都雕有一龛,龛内雕有一尊较大的主佛和左右胁侍佛两尊,龛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志各异。整座佛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把中国古建艺术和印度佛塔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令人惊叹叫绝。  相似文献   

4.
"塔"来自于梵语,原指砖、石、土、木等构成的建筑物,用以安置佛陀舍利等物。我国佛塔以东汉中期敦煌小浮屠(即小佛塔)为最早。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佛教信徒以造塔为功德,故乐趋鹜赴。后为省工、省料、省财、省时,乃雕造小石塔,唐代以来又出现"泥拓佛塔""、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  相似文献   

5.
今年《文物》第1期发表了史树青同志写的《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谈到石塔塔身现陈列在台北历史博物馆,而该塔的塔刹一直存留在我县。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是我国早期楼阁式石塔的实例之一,其塔刹残高49.5厘米,上有相轮九重,下为复钵,承以雉堞状的山花蕉叶。四边山花中间,各有一小佛坐像,与云岗第十一窟浮雕塔形相同。然而最为特异  相似文献   

6.
福建莆田广化寺释迦文佛石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迦文佛石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凤凰山麓的广化寺东侧,又称广化寺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之前,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高30.6米。塔身满雕各类佛教题材造像,极为精美丰富,是福建省除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外又一处建构水平较高,体量较大,年代较早且保存完好的中国传统仿木构楼阁式石塔,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二)。一石塔沿革  相似文献   

7.
山西盂县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塔李裕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4年10月笔者在盂县进行文物调查时,在县博物馆所在大王庙内见到北朝石塔一座。塔形制古朴独特,为北朝造像石塔中所罕见,故介绍如下:石塔原由三部分组成,即莲座、塔身和塔顶。现塔顶部分已失(图...  相似文献   

8.
邛崃大悲院石塔建筑艺术胡立嘉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邛崃大悲院石塔,位于邛崃县城西45公里处高何镇西山南麓高兴村(又名石塔村)大悲院(寺)前。寺因有石塔,又名“石塔寺”。塔在寺的山门外10米处,座向北偏西。原名“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因塔全部用红砂石雕刻砌...  相似文献   

9.
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最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痕迹。伴随着弥勒信仰的流行,甘肃石窟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些弥勒形象,或为壁画,或为石雕,或为泥塑.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该窟北壁第六龛有墨书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十来年后,在北凉沮渠蒙逊时,甘肃酒泉又雕出了经幢形石塔,其中马德惠所造塔,第三层为覆  相似文献   

10.
最近,林县文化馆在距县城东南15公里的横水乡九家庄村东发现一座金代石塔。此塔座北朝南,通高4.10米,塔尽为一厚33、直径116厘米的圆形青石,其上为双层须弥座构成的基座,高10.7厘米,上枭雕单层仰莲,下枭雕双层覆莲,束腰力一鼓形石,高52厘米,直径为65厘米。塔身高107厘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调查和科学分析,确定宁波庆安会馆石刻(雕)病害的种类和形成的原因,认为出现这些病害的主要诱因是水质入侵,只有解决了这一诱因,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石刻(雕)的风化。设想采用清洗、加固、修补、灌注、防水等工艺与防护性措施,保护这些石刻(雕)构件的外观和结构,延长石刻(雕)构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太原龙山童子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由高僧宏礼弹师创建,金天辅元年(1117年)毁于兵火,元、明、清时期均有修缮。现该遗址墙垣清晰,石室犹存,寺内建筑及其摩崖石佛造像早已不存,燃灯石塔为童子寺遗址仅存的建筑物。燃灯石塔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质灯塔,位于童子寺大佛前,塔高5米,分塔座、塔身、  相似文献   

13.
潼南新胜发现明代石香炉徐林1987年7月,文管所文物普查组在县城南40公里的新胜乡发现一件完整的石质香炉。香炉放置在该乡三星村八组(原七村八组)千佛寺;日址,据第六盘炉记年款载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造。香炉采用镂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雕有花...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80年第1期所刊《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一文,对于北魏天安元年曹天度造千佛石塔题铭的释文中,有"皇太后、皇太子[延][祚]无穷"旬,认为此"皇太后即高宗文成帝拓拔浚后——冯太后,……皇太子当指献文帝子拓拔宏,即孝文帝元宏"。我认为此处释文值得商榷。根据题铭拓片上残存字迹,"皇太子"似为"皇太妃","妃"字似误释为"子"。《魏书·肃宗纪》:"(肃宗)母曰胡充  相似文献   

15.
福建的古塔     
《福建史志》2012,(1):24-24
福建现存各类大小古塔共231座(其中佛塔180座。墓塔51座)。按塔的质地可分为石塔184座,砖塔42座,陶塔2座,夯土塔2座,铁塔1座。另有经石幢8座。福建古塔自成系列.楼阁式居多,部分为亭阁式,少量为阿育王式、覆钵式,仿木构楼阁式的石塔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大学所藏的北宋福州束禅寺等觉禅院雕造的《崇宁万寿大藏经》残卷和北宋末南宋初福州开元寺雕造的《毗卢大藏经》残卷为基础,在知见的范围内,对这两部大藏经残卷在海内外的收藏情况和监定得失、两部大藏经雕造的时间起讫、经过、收经的数量、版式行格、字体刀法、纸墨装订、刻工印工以及雨部大藏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研究。总结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纠正了一些流传已久的和近年通行的误说,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
1964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农民张积禄在村中挖土时发现一座石塔,即捐献给酒泉县文化馆。1979年酒泉市博物馆成立后,该石塔移交酒泉市博物馆收藏。石塔重檐,方形,塔身三层,下有基座,上有塔刹。塔刹和塔檐、基座均有部分残缺,残高38、宽16厘米(图一一四)。现自下而上介绍如下。塔座方形,四面刻造塔人发愿铭文,每面9行,每行2字,共68字。字与字之间有界格。录文如下(残缺字用□表示,标点为笔者所加):己卯岁,有信士曹天护,仰惟玄宗遐邈,非积诚无以阶。生死幽崄,非智  相似文献   

18.
何先红  董华锋 《收藏家》2014,(12):63-68
成帮万佛寺石刻造像是税图南方地区年代较早、题材丰富、往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批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多、保存较完好、年代序列清晰、雕造精美、题材丰富,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然而,由干这些造像系清末(1644—1911年)以来陆续出土,且出土后几经辗转,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9.
玄天洞石塔,位于鹤壁市西南15公里许。这里群山环抱,淇水奔流。石塔就巍然矗立在淇河北岸的山腰台地间(图一)。石塔北面的殿宇已圮。相传这里曾有一所寺院,因其西2.5公里处也有一座石塔被称为“双塔寺”。石塔西北5米处有两通石碑,一通为明正德辛未岁(明正德六年,即公元1511年)的“重修玄天洞记”,一通为明正德六年的“玄天洞景致记”。两碑均埋入地下,仅露碑额。石塔西北30米处是玄天洞,洞系天然岩洞。洞西南30米处有一座密檐式砖塔,与石塔东西相望,石塔上观高峰绝  相似文献   

20.
彭建兵 《敦煌学辑刊》2009,4(4):140-146
本文主要从石塔供养人及其发愿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石塔存放处所等方面来考察敦煌杂密信仰的民间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北凉时期,杂密信仰在敦煌民间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