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7年孔祥熙从美国留学回到家乡山西省太谷县,在自家孟家花园办小学和中学,不久以后合并为著名的铭贤学校。在办学中孔祥熙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采用西方近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同时孔祥熙力图将铭贤学校办成高水平的学校,向当时国内著名中学,如南开、北京师大附中等看齐,不惜高薪聘请名师来铭贤学校,如诗人于庚虞等。孔祥熙自己亦亲自担任历史、地理、体育、矿物等课程教育,孔祥熙父亲也讲授中国传统经史子集课程。1914年孔祥熙与宋霭龄结婚。返回太谷后,新娘子亦担当教师。当时孔祥熙准备将铭贤学校增设大学预科教学,但是师资匮乏…  相似文献   

2.
正"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作为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地位显赫,是民国时期炙手可热的大人物。除此之外,另一个身份也让他颇为自豪——"至圣先师"孔子的第75代孙。圣人后裔,殊为荣光。可是,原本并不在山东曲阜孔氏族谱里的孔祥熙怎么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圣人后裔了呢?一、意外邂逅,成为孔子后人孔祥熙(1880—1967年),字庸之,1880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3,(3)
赵铁山(1877——1945)山西太谷人。一生精研书画,孜孜不倦,书法与书学之造诣和成就,三晋大地有口皆碑。关于这方面的趣闻轶事亦流传甚多,今择其一二,述之笔端。康有为赞叹民国十四年(1925),孙中山病逝。太谷铭贤学堂校长、总理奉安委员会成员孔祥熙除全力料理其连襟的丧事外,欲以学校的名义送花圈和挽联。花圈好办,只要肯出钱,临时订制也绝然能保证质量,唯独挽联,从拟联到书写须得合璧之作,方能显示出铭贤学堂的水平,孔祥熙自  相似文献   

4.
《文史春秋》2005,(4):44-46
孔祥熙号称国民党内的理财专家,长期出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院长之职,也算民国政坛巨头之一。其人在民国时期的金融、经济舞台上长袖善舞,的确有一手。然而,在给自己捞钱方面,能耐更大,热情更高。孔祥熙字庸之,本意是能奉行中庸之道,后来官场上针对他对蒋  相似文献   

5.
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号子渊,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也曾置有较大家业,但到孔祥熙父辈时家道衰落,由于幼年丧母,靠其父在私塾教书的微薄收入糊口,生活日渐困窘。所幸得是,孔父饱读诗书,对孔祥熙的学习要求甚严,加之孔祥熙自幼入教会学校读书,期间又受中国启蒙教师刘风池的影响,形成了儒学与基督教义二合一的世界观,对孔祥熙后来在办学过程中能够中西兼并,思想开放奠定了基础。孔祥熙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1840年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在西方炮舰政策下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华民族推入了殖民地、半殖民…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时期的"大老虎"孔祥熙,纵容妻子儿女飞扬跋扈、贪污腐化,在抗战期间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国难之财,令蒋介石都无可奈何,却被两个很有正义感的小人物用计谋扳倒。蒋介石也斥孔"可耻之至"。一、贪腐至极,孔祥熙深陷美金公债舞弊案号称孔门后人的孔祥熙,在20世纪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可谓红极一时,却"庸"之至极,堕落成典型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7.
倒孔运动系指1942年初国统区各地掀起的反对孔祥熙的政治斗争。这场运动的导火索是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弹劾孔祥熙之议案,随后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打倒孔祥熙呼声日益高涨。民生社在这场群众运动中出“反孔特号外”,参与组织“讨孔行动委员会”,是学界中倒孔运动的中坚力量。此组史料反映了民生社参与倒孔的部分情况。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双休日,我又对《文史月刊》今年1至5期所连载之《纵观孔祥熙》长文进行了一次通读,深深感到《文史月刊》出刊以来,大有起色,很有可读性。尤其类似《孔》稿之类的文章,更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此类文稿不仅挖掘了山西人和  相似文献   

9.
任风 《湖南文史》2014,(5):36-36
长期以来,在民国政客中,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财政部长等职的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其政声舆论,实可谓“臭名昭著”。然而当1967年8月孔祥熙在纽约病逝时,在台湾的蒋介石却亲撰悼文《孔庸之先生事略》,赞誉其在“国家环境最为险恶,与军民生计最感困窘之际”临危受命,“屡使革命大业转危为安,抗战军事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10.
一个春光和煦的日子,我与孔祥熙先生的堂侄孙女孔德慧女士相携,游览了修葺一新、对外开放不久的孔祥熙先生旧居——孔祥熙宅园。  相似文献   

11.
郭谦益 《湖南文史》2014,(10):27-28
民国时期,孔祥熙作为民国政府的要员,担任过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行长,实业部、财政部部长等职。在他一生的理财生涯中,有一件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的老家山西太谷县有一家孔祥熙暗地经营达30多年的私人银行。孔氏老家的私人银行名为“山西裕华银行”,是孔祥熙出资10万元在山西太谷县创办的,对外声称名义资本金为2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常以“圣人后代”自诩的孔祥熙,不少 人知道他是蒋介石的连襟,旧中国最有权势最有钱的财阀,却不清楚他还是孔夫子第75代裔孙,早在1901年就留学美国,在耶鲁大学得过硕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投身现代教育事业,后来还获得国外好几个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孔祥熙早期不愧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改革精神的知识分子,曾经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与重用,可是他后来背叛了孙中山,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只知道追逐权力与财富的吸血者。可以说孔祥熙是旧中国另一类知识分子的典型。 好学上进留学美国 提倡教育启迪民智 孔祥熙出生于…  相似文献   

13.
抗战胜利前夕,重庆又发惊天要案。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高秉坊以贪污罪被起诉,初审被处死刑,复审改判无期。高为直接税之创办人,有功于战时财政,但又为孔祥熙之亲信,夹身于CC系、军统及孔派之间,案件审理扑朔迷离。高案起诉后,法院直指其随意提拨所得税"一丙保证金",牟取私利,依贪污惩罚条例,应予重判。章士钊担任辩护律师,指其虽有挪用事实,但并未贪污自肥,且高为税政革新之功臣,应予轻处。高案发生,实祸起于派系夹缝下的税政革新。CC系将高视为防止孔祥熙东山再起的打击点,高在推行直接税的过程中,坚持独立训练税务人员,排斥CC系人马,撤换营业税局中的军统及中统势力,开罪了陈果夫及间谍王戴笠。中统遂乘反贪之机,拿下高秉坊。案外公众舆论,将此视为国民政府反贪政绩,但案情审判之中疑点尚多。高作为税务干才,并不同于一般贪污案犯。同情高秉坊的力量包括私谊友人、署内同仁及居正等非蒋派高层人士。他们认为高虽有挪用事实,但主要用于员工福利与税务公用,判处死刑量刑过重。在复审之中,同情力量发挥作用。回溯高案,可发现税政革新受制于派系人事困境。高虽为革新派,但要借助于孔祥熙的力量才能推行税政。税政革新,亦需要进行人事更替以整顿税风。同样,孔、高亦有借助税政人事考训制度来防止外在干预、培养己方人马的用意,并由此加剧了派系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4.
孔祥熙与抗战期间的中日秘密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熙与抗战期间的中日秘密交涉杨天石在孔祥熙与宋子文二人中,蒋比较喜欢并信任孔祥熙。1938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建立战时体制,任命孔祥熙为行政院长。同年6月,宋子文愤愤地对潘汉年说:“蒋之用孔作行政院长,就是为的准备好与日本谈判和议。”①蒋之用孔...  相似文献   

15.
1.孔祥熙致孔令侃密电 (1937年12月18日) 孔秘书丰密译呈宋董事长,子文弟鉴:待商之事甚多,介兄与兄皆盼弟来汉,何日命驾,并祈先复。兄祥熙。巧。 2.孔令侃致孔祥熙密电稿  相似文献   

16.
列数现代回族人物,白崇禧算得上级别档次很高,亦曾名驰遐迩而且经历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确实是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回民之子。舆论界几十年来有关他的报道、记述、追忆、评论或批判,多从其军事活动与政治态度着眼,或基本否定,或严加鞭挞,或分阶段考察;褒中有贬,贬中有褒。当然,例如在台湾、香港等地,亦有基调为讴歌赞誉者。  相似文献   

17.
孔祥熙从政前,虽然也经营过杂货铺,开办过银行,炒炒房地产,从中赚几个钱,其身价在山西晋商行列中,也只属于办学揽买卖一类,与那些腰缠万贯的晋商大贾相比,只能算作一个小本生意人。自孔祥熙娶了宋霭龄为妻,投靠到蒋介石那里做官后,特别是长期担任蒋介石政府中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副院长、院长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孔祥熙作为民国政府的要员,担任过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行长,实业部、财政部部长等职.在他一生的理财生涯中,有一件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的老家山西太谷县有一家孔祥熙暗地经营达30多年的私人银行.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致孔祥熙函稿1936年6月3日庸之吾兄部长赐鉴: 上月在京备聆教益,德仪在望,奋感无量。比者国难日深,民生弥苦,居今日而谋救亡图存之道,自非全力建设农村,发展国民经济,不足以确树民族复兴之基础,而欲谋农村建改之普遍实施,必赖有担任建设事业之基本人材。顾今日一般青年学子,因与实地农村社会环境隔膜滋多,纵有服务农村之心,苦无实地运用之力,谨厚者遂向隅失业,偏激者竟误入歧途。在广大农村方面,正焦盼建设人才之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孔祥熙以行政院官邸秘书处第六组名义,在上海、香港等地派驻情报机构。这些情报机构一方面与日本方面进行秘密接触,一方面则与各类汉奸暗中来往。下面公布的这组史料,是孔祥熙驻上海情报人员胡鄂公发给孔祥熙长子孔令侃(孔祥熙情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一组密电。它集中地反映了日本特务土肥原图谋筹建江汉伪政府的重要史实。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对于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