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遗产》2008,(4):112-112
第三届地质公园国际会议于6月22日~26日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举行。有来自35个国家的300名与会者共同探讨地球丰富的地质资源,以及保护这些地质财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郑红 《环球人物》2013,(34):50-51
人物简介乌尔苏拉·冯德莱恩,1958年出生于比利时。1990年,冯德莱恩加入基民盟,2005年出任德国联邦家庭部长,2009年任劳工和社会部部长,2013年12月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国防部长。12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新内阁名单,55岁的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下文称冯德莱恩)出任国防部长。她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防部长,要指挥18.5万的军队,并管理7万文职人员。消息传来,德国各大媒体对冯德莱恩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看法是,她或许还会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政治偶像是父亲1958年10月8日,冯德莱恩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埃尔塞纳区,这个地  相似文献   

3.
黄钟 《炎黄春秋》2005,(7):66-70
1945年4月30日,56岁的希特勒自杀。5月7日,存在了十二年四个月的第三帝国,签下了无条件投降书。5月8日午夜,鏖战了五年八个月零七天的欧洲迎来了和平。炮火和轰炸停止了,但欧洲已是断垣残壁。这对六十年后热爱自由和和平的人来说,依然是一场挥之不去的梦魇。“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历史上可怕的人物。”一位当代的德国历史学家如是说。然而纳粹德国给世界带来六十年前的那场浩劫,却不仅仅是因为希特勒品性的缘故。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从在野党一跃而成了德国主要的执政党。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是在危机中执掌大…  相似文献   

4.
"中日密约"是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中日争执的焦点。和会前夕北京政府外交政策方针由"亲日"转向"亲日联美",陆征祥到达巴黎后经与北京政府商议,确立"联美制日"方针。中日代表围绕山东问题展开正面交锋,中国决定将所有战时密约交由和会裁判。日本坚持1915及1918年的中日条约有效,美国不承认所有战时"中日密约",中国主张1915年中日"民四条约"不能作为日本取得德国山东权益的依据。中国代表团事先不知1918年"中日密约"详情,在和会期间方逐步获知密约全部内容。中国向和会要求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直接归还中国,日本则主张由其继承这份权益后,再有条件转交中国。随着和会形势变化,美日妥协,不谈"中日密约"是否有效,决定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经济权利,日本作出口头声明,从速将山东半岛连同完全主权交还中国。中国拒签对德和约后,代表团建议北京政府坚持不承认密约、由国际调停山东问题的立场,拒绝与日本开议。山东问题由此转入新的处理渠道。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简介韩博天,1965年生于德国奥芬巴赫,曾在图宾根和中国南京学习政治学、汉学和比较语言学,并在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99年起,韩博天担任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重点研究东亚地区问题。  相似文献   

6.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给正处于外交转型中的德国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德国一改过去只关注经济利益而避免卷入政治纷争的传统立场,开始介入远东的权力角逐,这也成为德国远东政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战争初期,德国表面采取超脱的中立姿态,多次拒绝清政府与英、俄等国的调停提议,实质是鼓励或偏袒日本的战争行为。由于担心战争可能对远东利益格局乃至欧洲地缘政治产生不利于德国的变化,且出于帝国主义追求海外殖民地的贪婪和防范东方文明崛起的"欧洲中心主义",在战争后期、中日谈判及"三国干涉还辽"期间,德国大幅度调整政策,积极推动并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尽管很难明确判定哪项动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不影响我们得出"德国是三国干涉还辽的积极推动者与重要参与者"的结论。研究这一案例,有助于认识此时期德国在远东的外交以及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许陈静 《环球人物》2013,(10):72-73
"你们知道‘酷日本’吗?"在繁华的东京涩谷街头,我们问德国情侣汉斯和安克。"不知道。""那么,你们觉得日本酷吗?""当然,它很酷。""哪些地方呢?""动漫。""时尚。"汉斯和安克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各自的答案。2013年3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作为"中国青年媒体工作者代表团"的一  相似文献   

8.
正1941年5月10日,二战正酣,作为纳粹副元首的鲁道夫·赫斯却于这天单独驾驶Me110战斗机飞往敌对国英国,此举震惊世界。三天后的5月12日晚,德国广播电台发表公报称,赫斯"留下的信件以其混乱状态而不幸地表现出精神错乱的迹象……"13日的公报中则称"赫斯似乎处于幻觉之中,这种幻觉使之感到……他能够促成英国和德国之间的谅解"。几十年来,关于赫斯飞英之  相似文献   

9.
正说到"贝多芬",通常是指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我想,他与剧作家莎士比亚、科学家爱因斯坦、画家达芬·奇一样,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可是,他的命运非常悲惨。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子的  相似文献   

10.
在"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展"上,瓦尔特·朗格是一位特殊的人物。这位89岁的老人所到之处,人们都会投来致敬的目光。作为朗格表的第四代传人,他的精神已经成为制表业的标杆。2013年1月21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对这位传奇人物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德国社会史研究的今昔——德国社会史学家科卡访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31日 ,笔者受《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编辑部的委托 ,在柏林访问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于尔根·科卡教授。于尔根·科卡 (J櫣rgenKocka)出生于 1941年 ,曾先后在德国马堡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美国查珀尔希尔大学学习历史与政治学。他在1973—1988年间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 ,自 1988年以来在柏林自由大学任历史学教授。科卡是联邦德国社会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国际史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 0 0 0年 8月在奥斯洛举行的第 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 ,于尔根·科卡被选为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下面…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10年2月2日,"2010首届中国社工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上,十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的优秀、先进代表和创新人物被评选为"2009年度中国社工人物",青海省  相似文献   

13.
清代扬州画家胡璋,是一位晚年旅居日本,为中日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的人物。胡璋,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5年),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擅长人物山水,兼善画梅。因与当代画梅能手王冶梅并以画梅闻名,故而字铁梅。冶梅画梅能瘦,铁梅画梅能腴,都能得"扬州八怪"中画梅名家汪士慎的遗意。胡璋的先辈是安徽歙县人。他的父亲胡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1月8—10日,"德国史学术前沿与中国德国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协办。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杂志和出版单位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会议,共提交41篇论文。学者们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研究""中世纪德国史研究""史学理论及德国经济研究""德国政治及外交关系研究""德国文化及其他"五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广泛触及德国史研究前沿领域,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德国承认伪满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双文 《史学月刊》2008,(11):62-70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一直希望各友好国家不予承认,对有着重要政治、军事及经济联系的德国,更是抱有期待,甚至不惜作"依德和日反苏"之试探。但德国在纳粹上台并逐步集权后,日益将对日外交置于对华外交之上,终在1938年2月宣布承认伪满。正处于对日抗战重要关头的国民政府为继续争取德国军援,对此一再忍让,但稍后德国又禁运军火、强制撤退在华军事顾问。处此外交重压之下,这时力求在对德、对苏外交中保持相对平衡的国民政府一度表示了更为坚定的联苏决心。  相似文献   

16.
正趣谈邓小平有水平,盛赞习近平有智慧人物简介鲍勃·霍克,1929年生,澳大利亚工党领导人,1983年至1991年任澳大利亚总理,被誉为"APEC之父"。11月5日,为期7天的APEC会议周在北京拉开帷幕。由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等举办的2014"APEC中国日高峰论坛"也在京举行。论坛嘉宾之一是澳大利亚前总理、被誉为"APEC之父"的鲍勃·霍克。这是85岁的霍克第一百次访华。他的行动非常缓慢,说话也慢悠悠的,有时候需要助手在耳边大声重复,才能明白记者的问题。然而,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请他聊聊历次访华期间遇到的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时,霍克立刻来了精神。他兴高采烈地  相似文献   

17.
赵文洪 《世界历史》2002,(1):120-121
20 0 1年 1 2月 7日 ,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柏林自由大学与洪堡大学欧洲历史比较中心主任、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主任心于尔根·科卡教授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世界历史》杂志派一位编辑全程陪同了他在所内和院内的各项活动。科卡先生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来华访问的。科卡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历史学家 ,德国社会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 941年出生于捷克苏台德地区。 1 960年至 1 967年在马堡、维也纳、柏林和美国的查普尔—希尔学习历史与政治 ;1 968年在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 ;1 9…  相似文献   

18.
格哈德·A.李特(Gerhard A.Ritter)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批判社会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特1929年出生于柏林,二战后在柏林自由大学求学期间曾担任德国史学泰斗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一译梅尼克)的学术助手,并成为迈内克在纳粹时期流亡美国的学生汉斯·罗森伯格(Hans Rosenberg)在柏林任客座教授期间的第一批德国学生。作为罗森伯格的批判社会史理念在联邦德国的主要传承人,李特在德国社会史研究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并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史研究人才。他最为有名的学生于尔根·科卡(Jürgen Kocka)认为,李特对德国社会史研究的贡献"至少与汉斯·罗森伯格一样大"。李特在德国政党史、议会与选举史、福利国家史、工人史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与其他批判社会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不同,李特并不认为社会史必须独霸史学界,而是可以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分支包括传统的政治史和睦相处。李特因其学术成就与包容性在联邦德国史学界受到同行的广泛认同,1976—1980年曾任德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并在1990年德国再统一之际担任原东德历史科学重建工作的领导人。李特先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在2006年的古稀之年还推出了广受赞赏的力作《德国统一的代价——再统一与社会福利国家的危机》,~((1))并因此获得了德国史学界的最高奖项——历史学家奖。他虽然身为社会史研究的先驱,但并不歧视外交史研究。2013年,已经84岁的他又出版了外交史专著《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外交部与与德国的统一》。~((2))就在同年11月初,李特先生应邀参加"北京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并于11月5日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了关于德国社会福利国家史的学术报告。老先生精力之旺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此前一天,笔者对李特先生就德国历史与历史学作了专门采访。由于录音的整理与核对花费了较长时间,再加上其他工作的影响,采访文稿未能及时发表。鉴于老先生身体之硬朗,笔者以为,再晚也能让他看到这篇采访的中文版,不料在去年6月末收到李特先生的学生魏斯(E.Weis)先生转来的噩耗,说李特先生已经于6月20日以86岁的高龄在柏林逝世。本刊特此发表这篇两年前的采访,以介绍与追悼这位杰出的德国史学前辈。~((3))  相似文献   

19.
国外资讯     
<正>第三届欧洲世界遗产协会会议在德国召开第三届欧洲世界遗产协会会议于10月5日至6日在德国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召开。本次会议由德国世界遗产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国家委员会等合作举办,会议主题为"分享世界遗产"。继2015年该会议于斯特拉斯堡启动、2016年会议在塞戈维亚成功举办,本次第三届会议旨在深度强化这一新兴的合作机制,促进欧洲世界遗协会各成员国间更为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会议将着重探讨欧洲世界遗产地跨国界保护与管理、可持续旅游及交流与诠释。会议将以前两届在  相似文献   

20.
动向     
4月16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阿卜杜勒·阿齐兹被支持者簇拥。2007年"红色清真寺"事件中被捕的头号人物、教长大毛拉阿卜杜勒·阿齐兹当天获释4月17日15时30分许,永兴县樟树乡大岭煤矿工区存放雷爆炸。截至当日21时,遇难者已增伤人员正在医院抢救4月17日,德国卡罗警察在火车相撞事故现场调查。当地时间16日晚,一列旅客列车与一列货车在德国卡罗发生相撞事故,造成24人受伤广角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