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情贺子珍     
黄化 《文史月刊》2009,(12):4-7
革命一枝花 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曾对李敏(贺子珍的女儿)说起贺子珍年轻时的美丽:秀气的瓜子脸,一双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皙,中等个子,身材苗条,没处挑缺点。贺子珍有文化,是当地的才女,她活泼热情,又温柔娴淑;特立独行,又刚直爽快。1926年,北伐军开进永新县,她是第一个剪辫子的女人,轰动了全城。1970年,已到暮年的毛泽东最后一次上庐山,  相似文献   

2.
朱萍 《文史月刊》2004,(7):15-18
1909年9月一个皓月当空、桂花飘香的夜晚.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江西永新县夜的宁静,一个女孩子降生了。欣喜的父母给女儿取了一个娟秀的名字:桂圆。这个叫桂圆的女孩就是后来的贺子珍。  相似文献   

3.
贺子珍和她的兄妹——贺敏学、贺怡,在大革命时期就勇敢地投身革命,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称“贺家三兄妹”。在红军创建初期,陈毅元帅就是“贺家三兄妹”的战友和上级,在以后几十的为共和国诞生的艰难奋战中,他和贺子珍、贺敏学、贺怡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一、永新县农村革命遗址及红色旅游概况(一)农村革命遗址概况永新县,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全国第五大将军县,诞生了王恩茂、王道邦、旷伏兆、张国华等41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留下了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毅、彭德怀、王首道、萧克、王震、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走出了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和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  相似文献   

5.
外公毛泽东三上庐山(1959年、1961年、1970年),外婆贺子珍四上庐山(1959年、1960年、1962年、1966年),庐山与两位老人家有着不解之缘. 在庐山我见到了曾接待过我外公(毛泽东)和外婆(贺子珍)的老同志,和他们连谈了两个晚上. 庐山的老同志彭毓炎处长是当年的招待所所长,他清楚地记得1960年外婆贺子珍在庐山看望林彪的情况:“你外婆后三次来,都是我负责接待.每天我都要去问候她,安排一些相关事情.她从我这里知道林彪上山来了,便要求前去看望.”  相似文献   

6.
1928年初,贺子珍和毛泽东结合成革命的伴侣。 据贺子珍后来对人讲,她跟毛泽东结婚,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更没有摆酒祝贺,热心的袁文才做了几个菜,大家热闹一下,就算完事。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生下一个男孩。  相似文献   

7.
孟昭庚 《湖南文史》2011,(11):25-26
1928年初,贺子珍和毛泽东结合成革命的伴侣。 据贺子珍后来对人讲,她跟毛泽东结婚,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更没有摆酒祝贺,热心的袁文才做了几个菜,大家热闹一下,就算完事。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生下一个男孩。  相似文献   

8.
“红花衣裳绿里子”一句,出于《民间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四期王寿春同志整理的白族民间长诗《青姑娘》。同年,该刊第九期发表王明达同志文章《关于青姑娘反抗性格及其他》,对此句作了部分校正,改“绿里子”为“绿袖头”。读后,觉得它涉及到如何搜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问题,确实值得一议。青姑娘应该怎样穿着? 她是千千万万白族青年妇女中的一个,她痛苦的遭遇跟姐妹们相似,她的悲剧深得姐妹们的同情,因此,她的穿着自然和姐妹  相似文献   

9.
孔东梅 《百年潮》2007,(1):77-79
1979年,我结束在上海陪伴外婆贺子珍的日子,来到北京父母家,开始上小学二年级。那时,我的外公毛泽东已去世三年。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妈妈李敏仍是在哀伤和忧郁中度过的。妈妈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来看望她的人也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0.
我与洁若     
严格地说,我应该是个贵州“姑爷”。因为我夫人文洁若的祖籍是贵州。我同文法若的姻缘是从文字之交开始的。她找我润色一篇译文,因而相识了。我们很快就相爱了。当时,我们常常在北京文化宫前院一座小亭子的石阶上交谈,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她那时有慈祥的妈妈和两个弟弟。大姐在海外,嫁了位美国农学教授;还有一位就是卧病在床的三姐。她说:“三姐是我的生命。”这话重得当时使我大吃一惊,后来证明事情确实是如此。于是,我告诉她,我也有位姐姐——大堂姐,但她是我半个母亲。我十岁上丧母,妈妈生前一直在外拥工,所以全靠这位老姐…  相似文献   

11.
清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的一天夜晚,江西永新县高桥乡溶江村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生了,生了,是个男孩!”接生婆兴奋地向房外喊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有人为贵州测了一个字,把“贵”字拆成“中”、“一”、“贝”三字,并解释说,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这个说法一语道出了贵州的珍贵与奇特。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她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13.
刘晓农 《文史精华》2013,(10):50-52
本来这一话题不必特别地提起,因为史实明显地摆在那儿了。可是,时至今日的一些文章,却把这一问题炒作得太离谱,竞称贺子珍与毛泽东一共生育了十个孩子。有杂志刊登的《真情毛泽东》系列文章中的《毛泽东与贺子珍》一文中写道:“还有,她‘年头一个年尾一个’为他生了十个孩子(贺子珍这次出走正怀着第十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以下简称“文讲所”) ,在五十年代初颇负盛名 ,被目为哺育文学人才的摇篮 ,可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相比。从建国初期开始 ,至“反右”斗争前夕 ,它只办了四期 ,前三期是作家班 ,第四期是编辑班 ,学习时间长达八个月 ,学员人数也较多 ,有一百余名。贵州的白剑辉同志是第三期的学员 ,何季平同志和我是第四期的学员。第五期原拟办的 ,贵州已确定文志强同志参加 ,因“反右”斗争开始 ,这计划便流产了 ,文讲所随之停办。八十年代初文讲所恢复 ,并改名“鲁迅文学院” ,贵州的叶辛、李宽定、李发模、潘俊龄等同志陆续进入…  相似文献   

15.
贺子珍的妹妹、毛泽覃的夫人贺怡15岁投身革命,英勇无畏,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红军长征后,白色恐怖笼罩苏区,贺怡忍受住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在赣州坚持了三年地下斗争。她成了运钨砂的船老板娘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撤退前中共中央对留守苏区人员作了许多部署和安排。特别挑选了一批干部留下来坚持斗争,毛泽覃、贺怡夫妇也在其中。1934年12月,时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和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率领红军游击队转战闽赣边界。党组织考虑贺怡身怀有孕,她的父母亲也需要照顾,决定贺怡不随部…  相似文献   

16.
从熨平女王的衣服到试图“熨平”女王生活里的一切问题,安吉拉·凯利逐步成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左膀右臂。她说,她最大的心愿是“和女王一起变老”在温莎城堡服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侍从们都知道,当女王说“我要出去一会儿”的时候,她的意思是要去安吉拉·凯利家里坐一坐,喝杯大吉岭茶,聊一会儿天。安吉拉·凯利,英国女王的私人助理、顾问及服装管理人。  相似文献   

17.
《文博》1997,(4)
在外表看起来,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女士简直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妇。其实,她的性格是非常活泼的。很少有人看见她穿长衣服,十年来总是穿着那一套红军的制服,皮带上掛着手枪;她曾与中央政府的剿共  相似文献   

18.
方言词语,指流行于个别地区而没有在民族共同语中普遍使用的词语,它是同一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当然,不是所有在方言中使用的词都是方言词。只有在语音、结构形式或同一事物的指称都与民族共同语词不同的,才是方言词。例如:普通话中的“怎么”,遵义人说成“朗呢”(墙壁朗呢弄脏了)。另外,方言地域的概念,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说的,有的方言词可以在同一方言区的次方言区里流行,如贵州说“赶场”,四川也说“赶场”。有的方言词可以在彼此对立的不同方言区里同时出现,尽管其读音随各自的音系而有所不同。如贵州、四川说“拢来…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我国正值春回大地、一派生机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年,周莉从贵州农学院植保系毕业了,风华正茂的她被分配到市园林局,从事园林植物保护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在以后近20年的时间里,她是在持续地与园林植物病虫害作斗争中度过,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更加热爱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1983年,国家建设部向全国43个大中城市下达了“全国园林植物病虫害、天敌  相似文献   

20.
杨莉君女士是贵州省旅港同乡会创会元老。早在同乡会成立伊始,她就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其后连选连任第二届至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第四届理事会会长赵塔先生不幸于1994年9月7日逝世后,理事会逐一致推举杨莉君女士担任新会长。德高望重的杨“姐杨莉君女士是贵州籍人士旅居香港的前辈,德高望重,深得贵州旅港乡亲爱戴,被尊称为“杨大姐”。杨大姐这个称呼不光是贵州老乡的“专利”,也是香港文化界对她的尊称。香港《明报》的一篇专访写道:“香港娱乐界有几个服务几十年的女艺员,大家称她们‘姐”级人马,文化界也有与此相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