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7年3月13日,金川县公安局干部何现孝等在县委宣传部保管室内,发现一枚清廷颁发的沃日安抚司印。印章铜质呈正方形,长宽各7.6匣米,厚约1.2厘米,印文为篆体,汉文和满文各占一半面积,汉文为“沃日安抚司印”,(图一)印侧刻有“乾字第一万一千八百八号”“乾隆十九年十二月”,背面刻有“沃日安抚司印礼部造”。(图二)  相似文献   

2.
地处滇东北金沙江下游与四川金阳、雷波县隔江相望的永善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乃至今日,境内民族仍有10余种之多。历代民族的移徙、定居和融合,给这块神秘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近年来,由省地县组成的文物考古调查队在永善县委、政府的领导及各乡(镇)的密切配合下,对向家坝电站库区涉及永善县沿江的青胜、桧溪、团结、佛滩,景新镇和溪落渡电站库区涉及的务基、黄华、黄坪、万河、大兴、码口等乡地上地下文物的分布与研究保护措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在金沙江边悬崖峭壁上发现的人悬棺葬,引起了考古学者的极…  相似文献   

3.
罗平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入滇锁钥"、"滇东门户"之称。罗平古地名为漏卧,春秋时期为百濮属地,战国时期为漏卧国;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漏卧纳入秦帝国版图。两汉时期今罗平县仍为漏卧县。唐天宝年间为罗雄部,属  相似文献   

4.
刘丽蓉 《黑龙江史志》2013,(23):309-310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土司制度问题区域研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注重史料的整理,或注重土司制度的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或关注某个民族的深入研究,或侧重研究具体地点和典型人物,或加强某个民族的文化研究。当然,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土司制度泛化、研究方法不新颖、研究成果不平衡、研究重点不突出,以及对土司文化不重视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5.
1985—1986间,陕西省周至县路逖、路通两次向国家捐赠家传文物5件,其中一件为“周至县印”.印铜质,正方形印面,钮为椭圆形.印面边长8、高2厘米,朱文.印文为汉、满、蒙三组文字,左侧为篆书“盩厔县印”,中为一竖行蒙文,右侧为满文.印面边框光滑完整,略呈弓形隆起,高于印心文字.边框左侧刻有编号及“同治十二年四月”字样.该印大概未使用过.据捐赠者口述,该印为其父于1906年在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从江县斗里乡白里村第十三村民组瑶族村民盘春文家,收藏着一枚古老的盘王印。印为木质,侧切面。印章正面为正方形,边长13厘米,厚2厘米。章的背面削有凸起1公分的柄,作为盖印时手捏处。从侧面看,形状象“凸”字形,从背面看,象个大团鱼一样,据主人介绍,盘王印的刻制时间,大概在12世纪期间,距今约有600至700年。盘王印的正面外围,刻着一条4毫米宽的方框。中下方有一个“n”形框,里面竖式刻着“盘王开天勒令”六个繁体汉字。上方左边刻有“月”字,右边刻着“日”字,中央上方刻着“金”字篆文。两侧刻有“田”字篆文,其余…  相似文献   

7.
《明史》卷三一三《云南土司传一》顺宁府条载:“顺宁府,本蒲蛮地,名庆甸。……元泰定间始内附。天克初,置顺宁府并庆甸县,后省入府”(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079页).同书卷四六《地理志七》载:“顺宁府,元泰定四年十一月置。”按:所说并见于《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及一五九.顺宁府设置时间一说“天历初”,一说“泰定四年”。孰是孰非?此为以元泰定四年置说为是。理由有三:1.《明史》除《云南土司传一》载顺宁府于天历初置外,它处不复见。而同书的《地理志七》明确记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十一月置。”《明太祖实录》也载此说.更为重要的是,《明实录》是  相似文献   

8.
洪武二十一年(1388)始,明政府在今云南边境以外的缅甸大部以及泰国、老挝北部设置了11个宣慰司、1个宣抚司、1个安抚司、6个长官司、1个土府.这些边区土司的设立将相关地区纳入了明朝的统治范围,拓展了中国的西南边疆.这些土司,在设置的历史条件、制度内涵、实施管理方面,均与内地土司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差异是导致明嘉靖以后边区土司体系崩溃、西南边疆萎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历代王朝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自汉代始中央王朝就对该地区采取了一整套特殊的羁縻统治措施,历经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时期;元实行的是羁縻之治下的土司制度,经明清两朝而不衰,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嬗递变化,既表现为在元明清时期国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实施政策法令的强制性变迁,也表现为民国时期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渐进的诱致性变迁.  相似文献   

10.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09,(23):10-16
从2007年开始,位于甘肃永登连城的鲁土司衙门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走入公众的视野,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拍摄《黄石的孩子》、汉藏佛教文化的最新发现……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报道,也再三显示着这块地方的不同寻常。 鲁土司是何许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鲁土司衙门为何有众多的惊世发现呢?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月,我们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临沂市九曲乡三官庙村收集到1方金代铜官印。据了解,此印出土于村东砖厂内。现将此印介绍如下。此印印面呈正方形,边长5、印厚1.8厘米。梯形纽高3、宽2.8~3、厚1.3~1.6厘米。印文为阳文九叠篆书"信阳盐场管勾之记"8字,直排,3行、(图一)。印背纽两侧刻款2行,右款为"泰和四年五月"6字,左款为"礼部造"3字。印上侧壁刻边款"信  相似文献   

12.
1984年4月,河北省遵化县新店子乡东南宅村一农民在院内挖沼气池时,在距地表1.5米深处挖出一方宋代铜印,当即送交文教局。1987年文教局将此印移交给县文物管理所。此印印面呈长方形,长5.3、宽5厘米,印体厚1.8厘米。矩形直纽,纽高3.1、宽3、厚1.5厘米。印面刻阳文篆书"广勇右第一军第八指挥第四都朱记"(图一)。印背  相似文献   

13.
1980年7月,江苏常州市电讯器材厂建造住房时,出土一方铜铸官印。铜印通高3.8厘米。印略呈长方形,长5.3、宽5、厚1.2厘米。板纽委角,素面无孔,高2.6、厚1.3厘米(图一)。印面阳文篆书"方山县酒税务朱记"(图二)。印背纽两侧自右至左分两行浅刻阴文楷书"崇宁三年四月少府监铸"。"方山县"历史上有二处:一在今江苏省六合县东仪征县之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四年(584年)改尉氏曰六合,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展厅里,陈列着一枚铜印章,这枚印章高3厘米,宽1.5厘米,上部雕有狮子钮,下刻隶书"杨靖宇印"。这枚已在军事博物馆陈列了40年的珍贵印章,作为东北抗联的历史文物,它向人们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壮烈史实,但这枚印章的发现始末却是鲜为人知。农民锄地捡到印章  相似文献   

15.
这份东西是一九五一年二月浙江永嘉的于越同志寄给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的。在他寄来的信里说:"浙江永嘉芙蓉陈族大众共同保存了七百年的黄金印——这是南宋灭亡时(帝昺),民族英雄陈虞之、陈规叔侄等率金族抗元兵失败,退芙蓉崖三年,孤军作战,粮尽援绝,跃马坠死芙蓉崖,部众五百人全部壮烈牺牲后,丢失在崖腰之物"。又说到这颗印的保存方法是:"由芙蓉陈族大众轮值之,众头家  相似文献   

16.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苗族聚居区,这里从元代到雍正改土归流的四百多年里,封建王朝以土司制度,管理着这里的各族人民。本文从元、明、清时期出发,探讨恩施地区的土司建置。  相似文献   

17.
1984年6月,上海普陀区工业分公司工程队在陕西北路挖下水道时发现两座清代墓葬。上海博物馆考古部派员前往作了清理。墓葬距地表0.5米。结构简单,只在棺外用糯米浆三合土封闭。其中一座为夫妇合葬墓,编号为陕M1—1(女)、陕M1—2(男)。另一座墓为单棺,编号为陕M2。两座墓棺外均髹黑漆,棺前宽后窄,棺盖凸起呈弧形。陕M1—2棺内后和钉有铜镜一面,陕M1—1、陕M2棺内后和各钉圆形铜皮一块。两墓尸体均已腐朽。陕M2未见随葬品,陕M1随葬有金银饰件和玉器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乾隆年问“云南边外土司”建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三十年冬初至乾隆三十四年底,中缅双方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清军四次攻入临边一带缅甸实际控制的区域。在战争进程中,该区域内的众多土司头人降附清王朝,清廷遂将其接纳并授予土职,称为“边外土司”,从而改变了战争的目的。虽说设置“边外土司”是恢复元明统治规模,但此地久为缅甸占据,此举无异于一次复土开疆。但在付出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耗费巨额财物后,最终却未得尺寸之地,对此后中缅关系以及清王朝治滇治策,均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滇西抗战与云南龙潞边区土司制度的延续王文成1942年日本侵略军由缅甸大举进攻云南西部边疆,云南龙潞边区沦陷,云南军民立即奋起抵抗。滇西抗战不仅是中国全民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云南龙潞边区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就滇西抗战与龙潞边区土司制...  相似文献   

20.
197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文物保管所在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一方“三安戍印”。该印是本县南关乡横河村九道河沟村民白景秀1976年在本村靠近路边的耕地中捡到的。 “三安戍印”,铜质,通高3.5厘米。鼻钮,钮高1.9厘米。印面方形,边长5.3×5.3厘米,厚1.4厘米。印文为朱文小篆,竖排两行“三安戍印”四字,除部分笔画残断外,章法匀称疏朗,笔画纤细,笔势流动圆转妩媚,给人以书法的美感。字深1厘米,用铜条焊成。 经与陕西西安市发现的“保林县印”[1]及河北隆化县发现的“契丹节度使印”[2]相对照,其书体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